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鞍山市地震志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鞍山市地震志编纂人员:戴国泰,王怡学,戴盛斌

出版单位: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05月

ISBN:7-80638-350-6

内容时限:1970-1996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鞍山市的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监测、地震预报、防震减灾工作等。

本书目录

题词

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利藩题词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岳明生题词

辽宁省地震局局长 徐心同题词

地图

鞍山地区地震中分布图

海域7.3级地震鞍山市内破坏强度分布规律图

图片

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7.3级地震后,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受毛主席、党中央委托,率中央慰问团深入震区进行慰问

全国各地发来的慰问信

解放军将救灾粮送到灾民手中

1975年2月,中央派直升飞机送药品和食品到震区

海城震后兴建的街道

修复后的海城宾馆(原县招待所)

海城震后在废区上新建的广场

立在震中区岔沟山上的海城地震纪念碑

立在震中区孤山河床上的海城地震纪念碑

立在震中区毛祁山上的海城地震纪念碑

1975年2月4日,地震海城县孤山公社地震陷坑

孤山公社村北河漫滩喷沙冒水

岔沟公社居民山墙破坏

小孤山二道沟雁行地裂

海城县招待所主楼严重破坏

鞍山市五一儿童商店严重破坏

海城县赵家堡西河铁路铁轨扭弯

海城县赵家堡西河铁路4号桥墩托盘下坏裂、错位、混凝土剥落、两头燥端混凝土挤碎

1995年6月16日国管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左一)到鞍山市地震局(台)检查工作

1989年12月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禺页)(前排左五)到鞍山市地震局(台)检查工作

1992年5月21日国家地震局地壳所刘瑞民等同志来鞍山地震台下体积式应变仪探头

1996年春节前,鞍山市长张利藩(前右二)到鞍山地震局(台)节日慰问

1996年1月3日鞍山市召开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

1986年10月朝鲜地震考察团在孤山进行地震考察

鞍山市地震局办公室

海城市地震局办公室

台安县地震局办公室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震局办公室

1995年5月国家地震局局长方章顺到鞍山市地震局(台)视察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主会场

国家地震局授予台安地震观测站奖旗

国家地震局授予台安地震观测站奖杯

奖状

奖状

奖状

奖旗

奖状

西鞍山井水位水温自动记录仪

海城观测站DD—2测震仪

鞍山市交警支队地震宏观场

鞍山地震台体积式应力变仪

鞍山地震台测震标时仪及DD-I测震仪

鞍山地震台计算机联网(数据数传)

台安县观测站核旋仪

岫岩地震台水位水温自动记录仪

宣传地震知识

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鞍山地震志》编纂委员会

《鞍山地震志》编辑人员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篇区域地震地质

第一章区域地质构造

第一节大地构造层及演化

第二节主要活动断裂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

第二章深部构造

第一节深部探测

第二节深部构造特征

第三节海城震源区的深部构造异常

第四节重力场及航磁异常场特征

第二篇地震活动

第一章历代地震

第一节历史地震

第二节现代地震

第二章海城7.3级地震特征

第一节基本参数

第二节前震活动

第三节余震活动

第三章邻区地震

第一节1548年渤海7级地震

第二节1597年渤海7级地震

第三节1888年渤海7 1/2级地震

第四节1969年渤海7.4级地震

第五节1940年熊岳5 3/4级地震

第六节 1974年辽阳莅窝水库4.8级地震

第七节 1978年营口官屯5.9级地震

第四章地震调查

第一节 1993年辽阳安平ML4.3级地震

第二节 1993年岫岩洋河ML4.1级地震

第三节 1994年盖县熊岳MLJ4.7级地震

第四节 1995年营口高坎MLJ5.0级地震

第三篇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一章地震区划

第一节地震区、带

第二节地震危险区划

第三节地震烈度区划

第四节岫岩镇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第五节鞍山市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第二章烈度鉴定

第一节烈度鉴定概况

第二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第四篇地震监测

第一章地震台、站及监测手段

第一节鞍山地震台

第二节蚰岩地震台

第三节台安县地震站

第四节海城市地震站

第五节观测质量评比成果

第六节群测群防测报点

第二章宏观监测

第一节海城7.3级地震前后宏观异常

第二节海城7.3级地震前动物异常

第三节地下水异常

第四节气象异常

第五节地气味异常

第六节地光和地声异常

第五篇地震预报和预防

第一章海城7.3级地震预报

第一节长期预报

第二节中期预报

第三节短期预报

第四节临震预报

第二章地震预报现状和水平

第一节国家和省地震预报现状

第二节海城地震站提出7.3级临震预报

第三节海城7.3级强余震预报

第四节邻区地震预报

第五节中强地震预报

第三章地震预防

第一节建立防震抗震机构

第二节宣传地震知识

第三节临震对策

第四节抗震加固

第五节海城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第六节鞍山钢铁公司震害预测

第七节海城市区震害预测

第八节平息地震谣传(误传)事件

第九节市政府地震办公室大震应急方案

第四章地震预报预防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第一节震前预报减少人员伤亡

第二节震前预报减轻其他损失

第六篇海城7.3级地震灾害

第一章地震烈度

第一节地震烈度分布

第二节地震烈度分布不均匀性

第三节地震烈度异常点

第二章地面震害现象

第一节地震裂缝

第二节地震陷坑

第三节喷水冒砂

第四节地拱、冰褶与冰拱

第五节水井变形

第六节滑坡与崩塌

第七节震害的影响因素

第八节下辽河平源区震害特征

第三章城乡建筑物震害

第一节城镇建筑物震害

第二节农村房屋震害

第三节不同烈度区房屋震害

第四节城镇公共设施、工业设备及各种物资的震害

第五节农村交通、水利设施、设备、生产资料震害

第四章人员伤亡

第一节地震当时人员伤亡

第二节次生灾害人员伤亡

第五章海城7.3级地震对鞍山市区的影响

第一节建筑物破坏程度及其分布规律

第二节破坏因素

第三节人员伤亡及建筑物破坏损失

第四节大震前后的宏观异常

第七篇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

第一章建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第一节建立市救灾指挥机构

第二节组成灾区指挥部

第二章抢险救护

第一节抢险

第二节救护

第三章安置灾民生活

第一节吃穿安排

第二节住房安排

第四章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第一节制定原则,下达任务

第二节筹措资金,调集材料

第三节组织力量,狠抓落实

第五章震后的海城

第一节重建家园

第二节今日海城

第三节震后的工农业生产

第四节震后的经济贸易

第五节震后的城乡建设

第六节震后的人民生活

第七节历史的经验

第八篇防震减灾

第一章国家和辽宁省防震减灾工作

第一节全国防震减灾工作

第二节辽宁省防震减灾工作

第二章鞍山市防震减灾工作

第一节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第二节纳入规划,同步发展

第三节编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四节加强抗震设防,制定地方法规

第五节开展鞍山市城市综合防灾研究工作

第六节制定《鞍山市防震减灾工作方案》

第七节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防灾意识

第九篇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第一章地震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

第一节鞍山地区科研成果

第二节仪器研制成果

第三节外地科研成果

第四节学术活动

第二章国外专家学者赴海城震区考察

第一节考察情况

第二节考察后的评述

第三章科技协作

第一节与国家地震局直属厂、所的科技协作

第二节辽南地震工作区域协作网

第三节辽宁省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协作会

第四节与辽阳市地震办公室协作

第五节与阜新市地震办公室协作

第四章纪念海城地震预报lO周年活动

第一节鞍山市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10周年活动

第二节海城地震预报10周年学术讨论会

第五章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学术活动

第一节活动概况

第二节学术交流及论文

第十篇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章地震管理机构

第一节鞍山市地震局(台)

第二节海城市地震局(站)

第三节 台安县地震局(站)

第四节蚰岩县地震局(台)

第二章科技队伍管理

第一节职工培训

第二节工作人员

第三节职称晋级

第四节授奖单位和个人

第五节科技队伍

第三章后勤保障

第一节鞍山市地震局(台)

第二节岫岩县地震局(台)

第三节海城市地震局(站)

第四节台安县地震局(站)

第四章地震事业管理

第一节业务管理

第二节科技档案管理

第三节财务和物资管理

附录

一、重要文件辑存

(一)国务院文件

(二)国家颁布重要法规

(三)辽宁省文件

(四)鞍山市文件

(五)慰问电、慰问信

二、地震目录

三、地震谚语

编纂始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