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漕汶东村 |
释义 | 地理位置西漕汶位于山东省青岛胶南市王台镇驻地北5.4公里处,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坦,是胶南的北大门,村域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该村地下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据传,宋初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以村前有槽渠,村西北有汶山,河沟途经村中心,故名漕汶,曾有过两个进士牌坊、壹个贞节牌坊、石人、石马等享有盛名,西漕汶设有两个村委会,以东为西漕汶东村村委会,该村实有耕地1030亩,其中林地面积385亩,现有户数218户,人口775人除张姓外,尚有尤、马、孙、王、苏、赵姓等。 经济发展西漕汶东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菜及民间艺术为收入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特别近几年对农业结构调整,以冬暖大棚、弓棚蔬菜种植、苗木种植、畜牧养殖等较大规模的支柱产业,村级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该村建立了占地达150亩的农业蔬菜示范园,建大棚90余个,在村北兴建占地4500平方米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649元。 社会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增长,2002年扩建了7个村的漕汶小学,随之兴建了一类幼儿园,该村近年来有近200名学生考入大、中院校,该村对独生子女由村集体统一交纳备用金,同时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多次被胶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佳文明村庄”和“社会主义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该村有耕地总面积45.亩,人均耕地1.67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6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9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亩,荒山荒地139亩,其他面积4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9户饮用井水。有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辆。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9 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3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万元,占总收入的29.55%;畜牧业收入7.02万元,占总收入的32.9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头,肉牛15头,肉羊50头);林业收入6.2万元,占总收入的29.08%;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4.69%。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34.48%),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粮食、烤烟、核桃、茶叶,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8.14%。该村发展花椒特色产业,计划发展花椒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有农户9户,乡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4人。其中农业人口29人,劳动力15人。该村农户全部为彝族。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5人,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该村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9户。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中山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公郎中学、南涧二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人,其中小学生2人,中学生2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有固定资产0.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有党员总数1人,为男性党员,有团员1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