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周多友鼎 |
释义 | 多友鼎为西周晚期的文物,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详细信息铸于西周厉王时期。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二百七十八字,记载了西周历王时期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其铭文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铭文结构凝练,字迹秀丽,又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 出土过程西周多友鼎于1980年11月12日,由陕西省[url]长安县[/url]斗门镇下泉村的几个[url]村民[/url]在村头东北的[url]河道[/url]旁深约4米的细沙堆中发掘。西周多友鼎后来成为[url]陕西历史博物馆[/url]的“镇馆之宝” 之一。 多友鼎铭文唯十月,用严狁放兴,广伐京(追去掉辶)告追于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追去掉辶),武公命多友率(率加辶)公车羞追于京(追去掉辶),癸末,戎伐笱衣(以)孚(俘)。多友西追,甲申之晨,(干加尃)于厀(漆),多友右折首、执讯廿又三人,孚戎车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复笋人孚。或(干加尃)于共,折首卅又六人,执讯二人,孚车十乘。从至,追(干加尃)于世,多友或右折首、执讯。乃口追至于杨冢。公车折首百又十又五人,执讯三人,唯孚车补克以,有焚,唯马驱口复口京(追去掉辶)之孚。多友乃献孚、(上或下爪)、讯于公。武父乃献于王,乃曰武公曰:“女既静京(追去掉辶),釐女易女土田。”丁酉,武公在献宫,乃命向父佋多友,乃徙于献宫,公亲曰多友曰:“余肇事女,休不逆,又成事,多禽,女静京(追去掉辶)。易女圭瓒一、汤钟一口、(繑换成釒字旁)鍪百匀。”多友敢对扬公休,用乍尊鼎,用倗用(上友下甘),其 子子孙孙永寳用。 文物鉴赏青铜器发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渐趋向定制,尤其在进入晚期以后,各类铜器都进入了整齐划一的时代。以青铜鼎为例,该时期的青铜鼎主要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克鼎类,主要特征是盆形体,腹宽大而呈扁体形,蹄足上部一般有兽面装饰,装饰纹样一般为环带纹和窃曲纹,散伯车父鼎属于此类;另一种为毛公鼎形,主要以半球形体、蹄足为特征,装饰纹样简单,一般仅以弦纹、重环纹或窃曲纹装饰,多友鼎就属于这一类。 西周多友鼎,半球形体,器腹较深,蹄足。装饰花纹简单,仅在器腹上部装饰两道弦纹。器内壁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最多的青铜器之一。铭文记载的是西周厉王时期与猃狁的一场战争。猃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以多友重赏,赐给多友青铜一百多钧。多友特铸此鼎以纪念该件事情。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许多都记载着周人反击猃狁的事件。猃狁是西周时期北方地区重要的民族之一,与西周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猃狁是西北主要的边患,时常侵扰周,劫掠财物、人口,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在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中,西周多友鼎是最为重要的一件。这篇铭文对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专家在清理青铜鼎的过程中,通过对铭文的破译,发现该青铜鼎铸造于西周晚期。长达279字的铭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地区出土的西周铜鼎上铸刻的最长铭文。铭文中一共8次提到了“多友”,青铜鼎也因此被命名为“多友鼎”。史料记载郑桓公名友,或称多父,或称桓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的异母弟。对他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虽然西周时期对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条件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就当时而言,铜是极其珍贵的,铸造较大的一件铜器是寻常百姓难以负担的,而且按照西周的规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等级才能得到丰厚的赏赐,从鼎的铭文中可以得知,如果不是宣王的弟弟,没有爵位和官衔的普通人是不可能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和厚重的赏赐的,因此推测,该件铜鼎的铸造主人是郑桓公。铭文中没有直接说明鼎的铸造年代,因此只能根据其铭文中所提人物和鼎的形制特点加以考证。西周多友鼎的铭文中最为引人注意的人物就是武公,专家根据该线索经考证最后确定多友鼎是周厉王时期的产物。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