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周冬簋 |
释义 | 西周冬簋出自中国西周中期,该器形呈侈口垂腹,双耳,带盖,短圈足,盖顶有圈足形捉手;其簋属器、盖分铸,耳、身合范浑铸,被称为中国西周青铜器中珍贵的艺术精品之一。 基本信息名称:西周冬簋 类别:青铜器 年代:西周时期 出土时间及地址:1975年在陕西省扶风县白家出土 收藏:扶风县博物馆 尺寸: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深12.5厘米 文物鉴赏西周冬簋,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深12.5厘米。该器形呈侈口垂腹,双耳,带盖,短圈足,盖顶有圈足形捉手。两耳作昂首竖冠的立鸟形,鸟首高出器口,钩喙朝外,挺胸翘尾,垂珥足。簋盖及腹身以雷纹为地,通体饰垂冠大鸟纹。簋身以两耳为界分两面构图:每一面以颈部中间突起的兽头状饰及其下延至腹底的一条竖棱纹为对称轴,两边对称分布两只垂冠大鸟,鸟首相对。每只大鸟构图完全相同:巨目,钩喙,鹰爪,大卷翅,颈项饰鳞状花羽;冠羽分三条:一向颈后折垂与鸟身相贴,两向前下垂至地,形成大垂冠;尾羽有三条,与翼身相勾连,向上折卷下垂。簋盖纹饰除无突饰外无腹身几乎完全相同。圈足饰三道弦纹。 簋类器受形制限制,装饰纹样一般在耳足部分变化较大。该西周冬簋将耳作成的圆雕立鸟,其鸟依形就势,隐身于耳,藏足于珥,栩栩如生而又与全器浑然一体,整个器形生动别致,独具风格。腹、盖纹饰采用大手笔,鸟形硕大,冠、尾长大而折卷,显得繁复而不失和谐、鲜活而不失稳重,与器耳的圆雕立鸟相得益彰。因而,西周冬簋是一件珍贵的艺术精品。 该簋器、盖分铸,耳、身合范浑铸。腹、足两侧及耳上可见明显的范痕。其腹底边侧有一微小砂孔贯穿腹壁。簋盖表面两侧亦可见明显的范痕,捉手下部范线穿过处有两镂孔。盖内壁有十数处指头般大小的凹坑,经修补打磨使平,边侧尚有一穿孔未修补。盖内及腹内壁各铸铭文十一行,内容与行款均同,每行十二字,加重文二,共一百三十四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