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夏镇 |
释义 | 西夏镇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西15公里,辖27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5.74万人,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7.6万余亩。东与中原明珠黄泛区农场场部接壤,西与中州名镇逍遥镇相连,南靠沙河,北倚颍河,漯双公路、开巩公路在境内交汇,村级柏油路实现了村村相通,程控电话国际国内直播,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历史西夏亭镇历史悠久,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镇内现有陆城遗址(传:商、周时期),胡寨遗址(秦汉时期),庄子墓等历史文化遗址,战国古墓群遍布镇城,镇中心千年古槐生机盎然,记录着历史沧桑巨变,沙河柳堤春晓,颍河金辉夕照,前集丛桑碧浪,构成了迷人的西夏自然风光。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西夏亭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高、一低、一稳定”的战略目标。2001年底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360元,财政收入654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 以内,综合实力排名全市20强以内。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势头强劲。目前,全镇已建成各类企业69家,其中西夏工业小区被命名为“河南省东西合作示范区”。涌现出了华光饲料有限公司,益丰隆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宏达缸套厂、果蔬保鲜冷库群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其中华光饲料公司被列为省重点扶持企业,益丰隆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西夏特色的芦笋产品已远销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企业。 西夏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切实治理向企业乱收费现象,政策倾斜,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优化、宽松发展环境,引进外来技术、设备、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万头育肥猪厂一个;益丰隆食品有限公司同济南食品进出口公司合作,引资50万元,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投资120万元的华裕包装厂投产运行,实现了新世纪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有力地推动了西夏经济的发展。 农业农业基础牢固,并初步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西夏镇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排灌两利,旱涝保收,生产条件优越。近年来,西夏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芦笋为代表的蔬菜种植、林果栽培,优质麦棉套种的农作物布局。目前,全镇芦笋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成为黄淮海地区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杂果面积3000亩,蔬菜种植5000亩,塑料大棚350座,食用菌栽培500棚,优质麦、棉间作套种面积4.8万亩,经济效益逐年凸现。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西夏镇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依靠与黄泛区农场毗邻,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芦笋、杂果、蔬菜等本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保鲜、储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已建成保鲜冷库30多个,年贮存果蔬达1200万公斤,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果蔬冷藏、销售集散地、商户遍及全国各地。 畜牧业畜牧业生产兴旺发达。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西夏的优势产业。多年以来,全镇年出栏生猪稳定保持在10万头以上,2001年更是达到了12万头,创效益近1200万元,全镇目前已建成年出栏300头以上猪厂147个,养殖户达8620户,形成了以华光饲料有限公司为龙头,集饲料产销、仔猪供应、防疫、灭病、屠宰、分割、冷藏、熟食加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完整链条。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镇政府又与省良种猪育种中心合作,同美国PIC公司洽谈,进行种猪改良,引进推广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把畜牧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促进了农业商贸繁荣活跃。新建、改建28000平方米临街门店、路灯,绿化、排水设施齐全,工商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全镇70%的农民参与了各类商业活动。 文化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镇共设小学23所,中学两所,在校中小学生9780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招升学率位居全县前列。电影放映队7个,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全镇网络覆盖,达到了“三化”标准。中心医院设备齐全,合作医疗全面普及。 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西夏镇党委、政府历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切实做好政法、信访、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在全镇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弘扬正气,反对迷信,抵制邪教,打击震慑各种犯罪,有效地安定了社会大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治安政法工作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