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乌珠穆沁旗
释义

西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周边与7个旗、县、市接壤。总面积22960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苏木、1个林业总场。现有人口72376人,蒙古族占68%,其中牧业人口39914人,占55.1%,城镇人口32462人,占44.9%。

中文名称:西乌珠穆沁旗

行政区类别:自治旗

所属地区:锡林郭勒盟

下辖地区:辖5个镇、1个苏木、1个林业总场

地理位置: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

面积:22960平方公里

人口:72376人

气候条件:大陆性气候明显

走进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旗资源富集。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镍、铅、锌、钛、钨、银、锰、大理石、莹石等。现探明煤炭储量达185亿吨,其中白音华煤田探明储量141亿吨,为优质低硫褐煤,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一五”期间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全旗有天然可利用草场202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

近年来,西乌旗认真落实抓转变、促调整、谋开放的各项措施,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4%和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08元和4820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2.5%。

“十一五”期间,西乌旗将逐步建设成全盟重要的能源及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独具特色的草原旅游胜地。力争到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00元以上。

地理位置

位于盟东北部,地处东经116°21′-119°31′,北纬43°57′-45°23′;北邻东乌珠穆沁旗,东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南和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接壤,西与锡林浩特市毗邻。旗府设在巴彦乌拉镇。

地形地貌

地处大兴安岭北麓,蒙古地槽东南,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835-1 957米;山地占24.9%,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上。低山丘陵和波状高平原分别占27.7%和40.5%,相间分布在中北部地区,高平原海拔1 000米左右。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6.9%,呈带状,东西向横穿旗中部。

气候

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春寒冷漫长,夏秋雨热同步,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9.5℃,极端最低气温-38.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5℃,极端最高气温36.6℃,年日均气温5℃持续期142天,年日均气温0℃持续期182天,霜期长达259天,年均降水量345毫米,最多550毫米,最少210毫米。

水文

河流均为内陆河,属乌拉盖水系。较大的14条,主要干流7条,全为南北流向,依次为宝日嘎斯台河、彦吉嘎河、高力罕河、新高勒河、巴拉根河、小吉林河、大吉林河,总长度1 789公里,平均年总径流量15 98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6个,其中淡水湖泊80个,碱水湖泊246个。山泉60处,其中有14处涌水量在20公升/秒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可开采量在1.5亿立方米以上。但分布不均,仍有缺水草场4 770.8千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铁、 镍、大理石、萤石等。其中白音华煤田储量141亿吨,为优质低硫褐煤。可利用天然草场19 687平方公里,80%以上为良质中产型,天然次生林131.2平方公里。是草原的东南屏障;还有蘑菇、蕨菜、山杏核、黄花等特产,林区和草原有黄芪、知母等二百余种药材,有百灵、野鸡、斗鸡、天鹅、狍、鹿、黄羊、旱獭等效十种珍禽野兽。

概况

西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大兴安岭中南段。旗人民政府驻地为巴拉格尔高勒镇(原巴彦乌拉镇)。全旗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45公里,总面积22 434.5平方公里,东与赤峰市、通辽市相连,西接锡林浩特市,北邻东乌珠穆沁旗。现辖5个镇1个苏木、1个林业总场、93个嘎查、5个居委会、5个社区。

人口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总人口72 376人,其中牧业人口39 914人,城镇人口32 462人,分别占总人口数的55.0%和45%。

经济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 701万元,较上年增长2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3 507万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 402万元,增长6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 591万元,同比增长71%,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239.8%,较上年提高5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 799万元,增长15.1%。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 040万元,较上年6 654万元增加8 386万元,增长126.03%。其中国税完成4 932万元,完成任务的89.51%;地税实际完成3 113万元,完成任务的103.77%。财政总支出完成24 2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9 056万元,同比增长125.9%,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盟第二位,增速位居全盟第一位。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人均7 002元,同比增长10.9%,恩格尔系数为35.4%,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 504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牧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 101万元,牧区零售额14 403万元。

畜牧业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年度大小牲畜总数262.8万头(只)。其中大畜14.07万头,小畜248.69万只。年度总增数为112.56万头(只),总增率37.54%。年内成活仔畜114.06万头(只),繁成率达103.4%,牲畜保畜率99%,牧业年度母畜比重达51.23%,良改畜比重82.3%,完成任务的109.7%,牲畜出栏124.54万头(只),完成年度任务的95.8%,完成打贮草28 384.2万公斤,完成下达任务的116.8%。全年对27 053头黄牛进行冷配工作,完成下达任务的93.9%。新建畜圈195处、4.68万平方米,畜棚462处、4.32万平方米,草圈202处、3.03平方米。全年完成生态治理面积3 268万亩。全年突出抓好30处标准化划区轮牧示范点。建棚圈120处,完成建设4 800平方米,建设标准为80平方米/户,畜圈暖棚建设完成12 000延长米,标准为100米/户。

林业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退耕造林0.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万亩,以封代造1.0万亩,沙源治理工程完成73 333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20.2%。人工造林完成1 000亩。飞播造林完成面积30 773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9.9%。封沙育林完成41 557亩。在飞播造林区完成平茬复壮任务1 423万亩,沙障设置完成4 761亩。义务植树完成6.5万株,四旁植树完成5.7万株。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8.0万亩,防治率达100%。全年检疫苗木1 733.6万亩,监测覆盖率88%。

水利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新打牧区基本井84眼,新增灌溉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解决饮水困难0.37万人,牲畜1.85万头(只),新增水保治理面积0.45万亩,保护面积16.7万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 236万元,招商引资150万元。全年共完成水源工程50处,节水工程5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 500亩,小流域治理3 000亩。

工业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累计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8 784.8万元,同比增加5 516.2万元,增长122%,完成全部工业现价产值87 545.8万元,其中限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 784.8万元,同比增长162.5%,完成目标任务的131.2%。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94.25万吨,同比增长153.4%;铅锌14 840吨,同比增长19.8%;鲜冻肉8 011吨;水泥35 123吨;自来水50万吨;供电量5 028万度。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11.04,完成任务的175.9%,产销率90%,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8%,利税总额完成6 627万元,较上年增长72%。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完成任务的118%。

城镇建设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城镇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 769.92万元。道路桥梁工程完成970.52万元;亮化完成投资16.8万元;绿化完成投资200万元;巴拉格尔河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投资396万元,敖包山公园建设完成投资280万元;给水工程完成投资240万元,排水工程投资228万元;公厕建设维修完成投资28.6万元;公共交通投资完成90万元,2005年房地产项目建设面积34 340平方米,投资2 865万元。建城区详细规划面积400.4公顷,覆盖率73.9%。

交通 邮电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货运量完成943万吨,货运周转量14 281万吨公里;客运量22万人,客运周转量3 143万人公里。邮政业务收入完成137.9万元,同比增长6.24%。通信业务收入完成1 077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净增收23万元,其中数据业务收入完成86.24万元,较上年增长21.37%,小灵通收入完成227万元;较上年增长27.52%。农话收入完成405万元;较上年增长8.94%,旗镇内收入完成358.76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6.79%。全年小灵通放号累计完成1 536部,ADSU宽带放号累计完成709部,固定电话放号增长镇内114部,农话392部。移动通迅完成运营收入400万元,同比增长10%,业务收入580万元,同比增长12%,全年累计净增客户323户,网上总数3 120户。

旅游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780万元人民币。

科技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科技“1315”工程实用技术培训班共举办30余期,培训领导干部467人(次),技术人员454人(次),企业管理人员77人;农牧民12 066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5 000份。组织涉牧部门骨干技术人员30余人到外地考察1次,集中办班1期,培训师资148人。全旗共建立科技示范园区8个,科技示范苏木4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科技示范嘎查7个,科技示范户63户。2005年申报科技项目共4项,其中申报国家科技部1项,核准上报自治区科技厅、科协3项。2005年到位项目资金33万元,共签订科技承包合同25份。全年引进科技人才79名。至2005年底,全旗专利申请量共计4项,授国家专利2项。

教育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入学率为117%。全旗共有小学12所,初中3所,高中1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1所。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2.41%,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阶段的0.85%,全旗非文盲率为99.28%。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被评为全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旗县。全旗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小学99%,初中96%,高中95%,小学教师专科率达74%,初中教师本科率为63%。全旗聘任上岗教职工721人。全年高中阶段获得教育补贴的学生共有919名,补助金额为47.72万元。有15名牧区贫困生得到广东省《羊城晚报》总编辑张宇航发起的“草原心”活动的资助。由锡盟和西乌珠穆沁旗两级妇联实施的中国儿童基金会资助旗蒙古中学30名女学生。2005年参加高考人数为233人,上本科线79人,上线率为33.91%,较上年提高了10.51个百分点。

文化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专业文艺团体演出50场(次),观看人数30 000人(次),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在2005年度获得“全盟优秀乌兰牧骑”荣誉。全年借阅图书1 181人(次)、1 492册(次)。接待阅览者1 484人(次),年内新增102册图书。西乌珠穆沁旗文物所馆中有1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多次搏克比赛中西乌旗共获得奖项34个。在2005年5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全区国际象棋比赛中,西乌珠穆沁旗哈里马克国际象棋俱乐部一队获得团体冠军。全年共播出电视新闻1 038条(蒙509、汉529条),开播电视栏目有《美丽的乌珠穆沁》、《草原星河》、《精彩草原》、《经济五分》、《科技之光》、《西乌旗新闻》等。制作专题节目80期。完成“村村通”工程400套,对无线发射台维护42台次,停播率保持在每小时1.8秒,全年播出时间总计为245 158.8小时,无线发射台:中央一台5 600小时,内蒙古电视台蒙语台4 278.5小时,有线电视台32个频道,共计播出235 280小时。结合城镇建设规划,投入15万元,完成改造有线电视主干线路4公里,支干线10公里。光缆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全年累计固定资产增值150万元。

卫生

2005年,全旗共有医疗机构19个,其中旗直2个、苏木镇15个,妇幼保健所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医务人员213名,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28名,拥有病床23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0.7张。

社会保障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发放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2 269万元,扶贫项目和社会帮抚扶贫资金到位440万元,解决85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自然地理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路性气候,大气运动在西风带环流中,在这种大气候背景下的基本气候特征是:春季风多易干旱,夏季温热雨不匀,秋季凉爽霜雪早,冬长寒冷冰雪茫。

西乌珠穆沁旗年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最多年降水量为564.5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为189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为37.4℃,极端最低气温为38.6℃;年平均无霜期105天,最多年136天,最少年84天;年平均大风(七级以上)日数62天,最多年148天,最少年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

西乌旗可利用草场面积达88%。草场类型有山地草甸草原、低山丘陵草甸草原、半荒漠草原、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草原等几种类型。灌木、林地面积7.45万公顷。境内河流有14条,其中主干流7条,大小湖泊326处,山泉60处,矿产资源蕴藏量较大,主要有煤、铁、铅、大理石、莹石等。

行政区划

全旗辖5个镇、1个苏木: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吉仁高勒镇、高日罕镇、浩勒图高勒镇、巴彦胡舒苏木。旗人民政府驻巴拉嘎尔高勒镇。 全旗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区域划分的设想

(一)以旗府所在地中心城市为轴心带动其他小城镇,再由各小城镇统领辖区经济发展。

实行撤乡并镇后,全旗共分五镇一苏木。分别是旗府所在地原巴彦乌拉镇,现更名为巴拉嘎尔郭勒镇(“十一五”期间争取撤镇设市);高勒罕镇;白音华镇;浩勒图郭勒镇;吉林郭勒镇和巴彦胡舒苏木。 (二)按不同经济和产业特征的“五方”(六地)划分。

中、为巴拉嘎尔郭勒镇,东为高勒罕镇与白音华镇、南为浩勒图高勒镇,西为吉林高勒镇,北为巴彦胡舒苏木。如下图:

西乌珠穆沁旗区域经济区划示意图

二、区域概况

中部区:旗府所在地的巴拉嘎尔高勒镇,由原巴彦乌拉镇、乌兰哈拉嘎苏木和巴拉嘎尔苏木大部合并而成。人口2.9万,占全旗总人口的39.9%,

东部区:由我旗偏东北的高勒罕镇和东部的白音华镇组成。高勒罕镇由原高勒罕苏木改制为镇(前身为国营农牧场)人口为0.45万人.

白音华镇,由原哈日根镇、宝日格斯太苏木、罕乌拉苏木和巴彦花苏木合并而成。人口1.1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16.1%,为人口之第二。

南部区:浩勒图高勒镇,由原浩勒图高勒苏木、达青宝拉格苏木和阿拉坦高勒苏木组成。人口0.79万.

西部区:吉林高勒镇,由原吉林高勒镇、巴彦高勒苏木和杰仁苏木合并而成,人口0.75万。

北部区:巴彦胡舒苏木,由原巴彦胡舒苏木、巴棋苏木及巴拉嘎尔苏木一部份组成。人口0.80万。

历史沿革

"乌珠穆沁"系蒙古语,译为摘葡萄者。据历史记载,乌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纪就生活在新疆北部蒙古国边界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17世纪中叶迁至这片风水宝地。1641年部落首领道尔吉恢复其"乌珠穆沁"名称。1949年在此成立了东部联合旗(乌珠穆沁右冀旗、乌珠穆沁左冀旗和浩沁特右冀旗),1956年改称为西乌珠穆沁旗,沿用至今。

2000年,西乌珠穆沁旗辖1个镇、19个苏木:巴彦乌拉镇、巴拉嘎尔苏木、巴棋苏木、巴彦胡舒苏木、巴彦高勒苏木、巴彦花苏木、乌兰哈拉嘎苏木、乌兰淖尔苏木、吉仁高勒苏木、杰仁苏木、柴达木苏木、哈日阿图苏木、哈日根台苏木、汗乌拉苏木、浩勒图高勒苏木、松根乌拉苏木、宝音图敖包苏木、阿拉坦高勒苏木、道伦达坝苏木、宝日格斯台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2163人,其中: 巴彦乌拉镇 25018、宝日格斯台苏木 2359、汗乌拉苏木 2562、巴棋苏木 2872、巴彦花苏木 2902、乌兰哈拉嘎苏木 2834、宝音图敖包苏木 982、哈日根台苏木 4913、道伦达坝苏木 1575、阿拉坦高勒苏木 1998、浩勒图高勒苏木 2193、巴拉嘎尔苏木 1274、乌兰淖尔苏木 1397、杰仁苏木 1698、吉仁高勒苏木 1830、哈日阿图苏木 1831、松根乌拉苏木 943、巴彦高勒苏木 2733、巴彦胡舒苏木 1868、柴达木苏木 1500、达青宝力格牧场虚拟乡 1713、高日罕牧场虚拟乡 4341、迪彦林场虚拟乡 436、他本林场虚拟乡 397。 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2004年西乌珠穆沁旗行政区划 全旗辖3个镇、12个苏木:巴彦乌拉镇、哈日根台镇、吉仁高勒镇、宝日格斯台苏木、汗乌拉苏木、巴棋苏木、巴彦花苏木、乌兰哈拉嘎苏木、阿拉坦高勒苏木、浩勒图高勒苏木、巴拉嘎尔苏木、杰仁苏木、巴彦高勒苏木、巴彦胡舒苏木、达青宝拉格苏木。(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

巴彦乌拉镇:辖 巴拉嘎尔、旱乌拉、巴彦胡舒区、巴彦乌拉区、哈日阿图区、哈达图、呼格吉勒7个居委会。

哈日根台镇:辖 乌兰沟居委会;额日登宝拉格、赛罕温都尔、哈日根台、巴彦浩勒图、查干宝格图、乌兰额日格6个嘎查。

吉仁高勒镇:辖 浩沁庙居委会;吉仁高勒、阿拉塔图、呼格吉勒图3个嘎查。

宝日格斯台苏木:辖 宝日胡舒、罕乌拉、巴彦温都日、巴彦胡泊、宝日温都日5个嘎查。

汗乌拉苏木:辖 乌仁图雅、萨如拉宝力格、乌兰敖道3个嘎查。

巴棋苏木:辖 巴彦柴达木、巴彦淖尔、达布希拉图、额日和图敖包、巴棋宝力格、巴棋、达布苏图、额仁淖尔、阿日胡舒9个嘎查。

巴彦华苏木:辖 兴安、唐苏格、巴彦都荣、乌兰图嘎4个嘎查。

乌兰哈拉嘎苏木:辖 巴彦敖包图、希尼高勒、萨如拉图雅、伊勒特4个嘎查。

阿拉坦高勒苏木:辖 阿拉坦敖都、乌日图高勒、敖干宝力格、阿拉坦高勒、巴拉嘎尔5个嘎查。

浩勒图高勒苏木:辖 巴彦宝力格、希尼宝力格、洪格尔、雅日盖图、萨如拉塔拉5个嘎查。

巴拉嘎尔苏木:辖 巴彦额日和图、敖干哈达、巴彦温都尔呼、巴彦胡舒、呼日勒图、疏图、哈日阿图、温都来、赛罕淖尔、萨如拉脑都格、柴达木11个嘎查。

杰仁苏木:辖 呼和希勒、宝力格、海流图、乌兰淖尔、山丹宝力格、扎格斯台、杰仁、都日布勒图8个嘎查。

巴彦高勒苏木:辖 巴彦塔拉、巴彦高勒、巴彦乌拉、巴彦青格勒、巴彦洪格尔、古日班宝力格6个嘎查。

巴彦胡舒苏木:辖 洪格尔、松根、萨如拉希勒、宝拉根、布日敦、巴彦查干、朝勒图7个嘎查。

达青宝拉苏木:辖 哈拉盖图、哈布其拉、道伦达坝、阿拉腾敖包、 达青宝力格苏木农业 嘎查、乌日吉勒、查干淖尔、温都日呼8个嘎查。

高日罕牧场:图力嘎分场、文根分场、巴彦海勒苏台分场、宝日宝力格分场、格日勒图分场、巴彦得勒分场、宝日胡舒分场、呼德淖尔分场、敖伦套海分场。

林业总场虚拟乡:迪彦林场虚拟嘎查、他本林场虚拟嘎查。

概括

2006年,西乌旗将原有的15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吉仁高勒镇、高日罕镇、浩勒图高勒镇和巴彦胡舒苏木。其中,撤销巴彦乌拉镇、乌兰哈拉嘎苏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和巴拉嘎尔苏木的8个嘎查合并设立巴拉嘎尔高勒镇,为旗政府所在地。

建旗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锡盟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草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草原旅游为特色和优势行业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底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3.9亿元,二产增加值1.3亿元,三产增值2.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3:17.5:29.5。财政总收入完成2768万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乌旗的各项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旅游事业日新月异,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为草原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昔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丰美、辽阔的大草原上,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和朴实无华的精神风貌建设着美丽的家园。

地理位置西乌旗位于华北、东北结合部(东经116°21′-119°23′,北纬43°52′-45°23′),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京津地区的重要屏障。旗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距北京直线距离500多公里。

自然环境

西乌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度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温度1℃左右,极高温度37℃,极低温度—39℃,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年蒸发量1600毫米。属富光能地区,全年平均日照数为2893.9小时,年平均日照为65.9%,太阳总辐射128.1大卡/cm2。≥10℃日数114天,积温1954℃;≥8℃日数137天;≥0℃日数113天,积温2486.2℃;≥—5℃日数221天;≤—5℃日数114天。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保证率80%。全旗地下水总贮量5.9亿立方米,共有大小河流7条,属乌拉盖水系,河流总长度1789公里,流域总面积为2243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980万立方米,较大的河流是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格尔河、吉林河、新郭勒河,大小吉林河。淖尔、泡约有47个,较大的32个,水面积8.6万亩,泉眼37个。年平均风速4米/秒,8级以上风日数年平均68天,≥6米/秒的风占总测数的1/3以上。以西北风为主。全旗土壤大体可分为灰化森林土、淡黑钙土、草甸土、溥体黑钙土、暗粟钙土、粟钙土、淡粟钙土、黑沙土、风沙土、盐化粟钙土、盐土、沼泽土等12种类型。

经济社会

1978年—2003年的25年中,全旗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3630万元,自1978年以来的25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1%,第二产业完成18385万元,平均每年弟增37.3%,第三产业完成24223万元,平均每年弟增11%。2003年出栏牲畜160.2万头(只),其中:旗内加工活畜62.4万羊单位,占牲畜出栏总数的38.4%。年末存栏牲畜163.5万头只,繁殖母畜129.6万头只,占存栏牲畜的79.3%;优良乌珠穆沁肥尾羊和白绒山羊达到100.1万只和17.6万只,改良牛2.8万头。1999年以来,全旗用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累计达到1.5亿元。目前,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已达到1301万亩,畜棚7953座/74万平方米,畜均0.5平方米,其中暖棚4472万元/35平方米,畜圈7078处/187万平方米,畜均1.2平方米,牧区各类水源工程2225处。肉食品加工业作为西乌旗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目前已初具规模。现有20户中上等加工企业,冷藏能力达5460吨,年加工能力为140万羊单位,主要产品有4个系列80多个品种。2003年全旗20户加工企业实现价值1396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6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691万元,占全旗工业经济总量的50%;沁绿公司作为旗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拥有资产2356万元,2002年起实施“产业化与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当年通过HACCP国际卫生管理验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切实抓好肉食品加工协会的同时西乌旗还积极组建其他各类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已建高产饲料基地合作经济组织、扶贫集资合作经济组织等3外,共辐射带动牧户300多户。2003年,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1166万吨公里,客运量完成20.5万人,旅客周转量完成2496.8万人公里。邮政业务收入128万元,业务总量113万元。电信业务收入905万元,电话放号累计达到12906部;小灵通放号2754部。2003年,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28874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641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4%;限额以下企业(现价)产值1245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975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428万元;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4547万元。年内利税总额1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028万元。财政总收入累计4336万元,剔除社会基金收入1005万元,财政总收入3331万元;财政总支出完成12086万元。全旗各项存款余额25537万元,同比增长14.63%;全旗各项贷款余额23589万元。2003年市政建设投资近5000万元,启动了硬化、亮化工程,美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完成道路硬化216765平方米,投资1444.8万元,其中主次干道8670平方米,小街巷51614平方米,人行道86481平方米。对全旗32个临街单位建筑物进行了夜景亮化和楼顶造型改造,投资324万元;建成占地1485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新建绿地面积26000平方米。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 2003年,全旗科技实施“1315”工程,实用技术培训12150人(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5人(次)。培训黄牛冷配、草原建设与保护等技术人员。全旗适用技术10多项,牧业关键技术覆盖率85%以上。 全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7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6.03%;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完成率为100%。安装远程教育网络的学校8所。全年专业艺术团体下乡演出共170场,城镇演出20场。9月23日在山西举办的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首届蒙古摔跤比赛中,西乌旗运动员获得2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名选手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广播电视共播出新闻稿件973篇,向自治区、盟级新闻单位供稿260篇。截止2003年底,“村村通”工程完成个体接收站348套,50W+10W电视发射系统3套,有线电视小型系统8套。

资源

全旗草场面积3517万亩,其中:有效草场面积3319万亩,有种子植物313种81科346属,其中20多种可驯化载培。全旗可利用草场占土地总面积的88.2%,面积为3040万亩。 草甸草原519.48万亩,干草原1483.2万亩,沙地植被291.1万亩,草场可分为9类,44组,83个型。全旗森林资源有三种:一种是相对集中的次生林;二是呈断续分布的疏林灌木林,三种是零星小片的国营天然人工林和集体人工林。林地面积279144.3公顷,林蓄积量56万立方米,年出材量4000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白桦、山杨、榆树,还有部分云杉、落叶松、柞树、五角枫及山杏树,森林覆盖率5.21%。本旗境内 芦苇有35000亩,正常年景亩产1000斤,总产量2万吨,哈拉图芦苇15000亩,年产500吨。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两个林场,主要有狍子、黄鼬、艾虎、鹌鹑、野雉、松鸡和少量的野猪等,北部地区有黄羊、旱獭、獾子、狼、狐狸、沙狐等,还有分布在泡淖河流一带的大雁、天鹅、地不鵏、鹰和分布在草原上的各种鸟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有矿点28 处。主要有煤、铅、铁、钛、锌、铬、金、镍、铜、铂族矿、多金属矿、水晶、孔雀石、莹石、大理石、石灰石、石膏、石墨等,尤其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主要有白音华煤田、跃进煤矿、哈达图煤矿等。

遗迹景点 本旗内有乌珠穆沁王爷庙的印度式二层“班禅活佛的拉卜楞寺”和浩齐特王爷的宝殿等。

名优特产

在西乌旗2.3万平方公里的这片热土上,矿产资源蕴藏量较大,主要有煤、铁、铅、大理石、莹石等。林区和草原有蘑菇、蕨菜、黄花等特产和黄芪。

文化教育

一、基本情况

全旗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217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其中蒙、汉语授课小学各2所,蒙、汉语授课初中各1所。全旗小学教职工361人,初中教职工198人。有综合高中1所,高中阶段在校生1419人,高中教职工94人。

1999年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达标验收,2002年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巩固提高复查评估验收。2000年我旗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扫盲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 “两基”巩固提高先进旗县。2007年作为锡盟唯一推荐旗县代表自治区接受“两基”国检。

近年来西乌旗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2003年以来投入资金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7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危房,教学用房全部实现了楼房化。2006年集中建设以蒙古族第二小学、旗综合高中新校区、旗第二中学新校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内的“教育园区”,三所学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预计校舍投资7000万元,加上仪器设备等投资总额将超过1亿元。教育园区还包括为教职工建设的园丁住宅小区,购买园丁小区住宅的教职工,旗政府每户将给一万元的资金补贴。2002年以来共投入597.8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配备了标准的语音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其中计算机室达到每所学校2套,按国家新行业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和图书。

2006年在全盟率先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将全部牧区学校撤并到旗政府所在地集中办学,使广大牧区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实现了“学生不失学、教职工不下岗、国有资产不流失、农牧民负担不增加”,2006年我旗被评为全盟“学校布局调整先进地区”。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在全盟率先实施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教职工全员聘任。2001年以来通过人才交流会在全区范围共引进88名优秀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强化教师激励机制,旗政府制定了《对教学成绩突出教师表彰奖励暂行办法》,教育部门出台了对体育训练和艺术辅导教师的奖励制度,旗政府为教职工提供住房补助,并为中小学班主任和小学舍务老师提供地方补贴。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扶困助学。旗政府出台了《西乌旗扶困助学办法》,将扶困助学列入苏木(镇)政府职责,设立了“扶困助学专项基金”,由旗财政每年提供6万元的专项资金,扶困助学工作走向规范化。2007年上半年共为本旗80名在读贫困大学生提供由政府担保、旗财政全额贴息的生源地助学贷款28万元。

结合全旗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全旗职业教育主阵地的西乌旗综合高中开设了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计算机、畜牧、旅游等骨干专业和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艺术专业课程,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积极拓展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领域,目前有70余名本旗学生在合作的职业院校学习。实施劳动预备役制度,2006年开始对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人员进行为期一年或短期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回乡务牧或进城务工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旗政府还对其中的牧区户籍学生提供全额的学费补助。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优先满足职业教育需要,2007年春季一次就为职业教育补充了24名本科生。

作为典型的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始终优先、重点发展,认真落实全盟民族教育助学金制度和牧区户籍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补助资政策,民族教育学生高中阶段入学率显著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抓好“双语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三语教育”特色,全旗现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民族中小学三教整改”实验基地1处和自治区蒙古语文整体改革试点学校2所。充分发挥在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方面的优势,蒙古中学建立了蒙古搏克训练基地,在2007年全国首届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上我旗蒙古中学两名学生分别获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民族中学都开设了马头琴、蒙古长调特长班,培养民族传统艺术人才。

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年”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落实“安全第一”,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2001年以来西乌旗连续四年评为全盟“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地区”,2004年西乌旗教育局评为自治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04年度盟级综合治理“长安杯”,2006年西乌旗评为自治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旗县”。在近年全盟教育责任目标考核中西乌旗始终名列前茅,2006年获得第一名。

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全旗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4年全旗汉语授课中小学教师和蒙语授课学校汉语文教师全部完成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现有两所全盟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经过不懈的努力,西乌旗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正向着旗委政府确立的在周边旗县中“创建一流办学条件和一流教育质量”的目标不断迈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师资情况

全旗现实有教职工763人,小学教职工人,初中教职工人,高中教职工人,幼儿园教职工人。全旗教职工中专任教师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小学100%,初中为97.47%,高中?。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未聘的人。教职工中少数民族教职工,女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中少数民族人,女教师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旗小学学生图书共87671 册,生均19.38 册,教师图书21390册,师均 59.25册;初中学生图书66608 册,生均34.64 册;教师图书9837册,师均49.68 册。

小学校舍建筑面积23705.59平方米,生均5.24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19939.11平方米,生均10.37平方米。全旗小学和初中教学仪器、器材配备均达到配备标准,配齐率均为100%;小学实验课演示实验开出率为100%,学生实验开出率为99%;初中实验课演示实验开出率为99%,学生实验开出率为96%。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列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共配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6 套,计算机教室12个,多媒体教室9个,电子备课室6套,语音室7个。

2006年我旗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确定建设“教育园区”。“教育园区”主要由三所学校和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成(蒙古族第二小学、综合高中、第二中学),三所学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预计校舍投资7000万元,加上仪器设备等投资总额将超过1亿元。

综合高中新校区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500万元,学校设30个教学班。学校建成后将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教育于一体,包括蒙语和汉语授课的寄宿制综合高中。第二中学新校区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800万元,设24个教学班。建成后将是一所高标准的汉语授课寄宿制初级中学。新建蒙古族第二小学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64平方米,计划投资1700万元。学校设24个教学班。是一所蒙语授课的寄宿制民族小学,目前该校主要工程已经完工,2006年10月八所苏木(场、镇)小学蒙语授课的学生全部到该校就读,这标志着我旗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部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设室内篮球场、排球场和摔跤、马头琴等教室。它的建成将为我旗青少年提供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对发展素质教育、增强本地区青少年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园丁住宅小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总投资5500万元,小区内环境优雅,有完善的物业管理,购买园丁小区住宅的教职工,旗政府每户将给一万元的资金补贴。

四、在校生情况

2006-2007学年度全旗在校生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217人,小学4524人,初中1923人,高中1419人。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西乌旗经济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旗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在改革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旗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西乌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铝、锌、镍、大理石、莹石、石油等,其中白音华煤田初步探明储量达141亿吨,为优质低硫动力用褐煤,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西乌旗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307省级公路由我旗经过,苏木级公路网初步建成。电力充盈,电网属华北锡林小网,建有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站。邮电通讯事业迅猛发展,开通了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业务,全旗电话装机总量近万门;ETS无线接入系统可辐射全旗90%的牧户。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缆传输,全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0:47:23演进为22:57:21。财政总收入达到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8元和482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协调。

交通线路美丽富饶的西乌珠穆沁旗(简称西乌旗)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敞开她宽阔的胸怀欢迎来自八方的宾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