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史村 |
释义 |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西史村基本情况龙居镇西史村位于东营区西南部真政府二公里处,耕地面积1480亩。全村人口750人,205户。 村史简介西史,镇政府西北2.5公里,全村202户,712人,耕地1709亩。 明洪武二年,史氏由山西省上党县迁此立村,故名史家村,1945年改名西史村。 经济发展西史村创新思路,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示范村、模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西史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成员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下,在全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生产,大搞科学种田,大棚养鸡、养鸭等,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等,从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以上。 特色产品西史村的农业以植桑养蚕跟种植棉花为主。 所以该村的主要产品有蚕茧跟棉花。 村委会西史村村委会由全村村民选举产生,共有4人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使村庄呈现村美、民富、风正的良好局面。 2006年2月10日,召开村委会议。会议由村委主任主持,会议议题是讨论研究自来水的问题。经过村委提议和发表意见,最终决定该自来水管道。决定后,马上动工实施工程,挖沟450多米,动土方230方,使自来水正常放水。该工程共投资1300元,改造自来水管道650米。 2006年2月25日,召开村委会议。会议由村委主任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研究当年发展桑园的情况。经研究会议决定当年发展桑园12亩,补苗50亩。 2007年元月,召开党支部会议。会议由村支部书记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研究村中桑园地对外承包问题。经讨论研究,会议决定将村中桑园地40亩、10亩、11亩,分别对外承包,承包者共计25户。 2、西史村遗址西史村遗址于荥阳市城关乡西史村南侧。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49′11.5″东经113°19′0″,海拔135米。 该遗址位于黄滩海平原的西部,地势较为平坦,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冲沟贯通中北部,沟南部地段已被平整为耕地。1974年发现。1979年4月18日至5月19日,郑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分作五期。发表有《河南荥阳市西史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81年1期,该遗址的时代为夏、商,面积40万平方米。 在该遗址范围内采集有陶片和残石器,在穿过遗址的沟壁上散布着较多的陶片,经局部铲刮,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2米,灰坑为斜壁环底不规则形,采集陶片可辩器形的有:大口尊、簋、盆、罐、豆、刻槽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弦纹、附加堆纹和磨光素面,陶质以夹沙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该遗址现保存状况较好,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该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且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经过科学试掘,出土过青铜器等重要文物,保存较好,所以是一处具有多方面潜在重要价值的夏商古文化遗址。2008年6月25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