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陵之战 |
释义 |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战役简介西陵之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就在此时,晋廷派杨肇等率军援救步阐进军西陵(今湖北浠水西南),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很了解吴军的部署情况,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历史典故吴凤凰元年(晋泰始八年,272年),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凤凰元年八月,吴帝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九月举城降晋,送侄步玑赴洛阳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十月,吴镇军大将军陆抗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郡治秭归,今属湖北)以救援步阐。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溪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吴军日夜筑围,异常辛苦,部属建议抢在晋援军之前攻下西陵,无需筑围。陆抗认为西陵防御坚固,粮草充足,且其防御设施均为当初己亲自设置,不可能很快攻克,若晋援军一到,内外受敌,无法抵御。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不克。时陆抗坐镇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欲亲赴西陵督战。吴诸将闻羊祜率5万晋军进至江陵,皆请陆抗至江陵督战。陆抗以为江陵城固兵强,无须担忧,即令被晋军攻下,也难以固守;倘若西陵为晋所占,则江南诸山群夷必随之叛吴,后患无穷。遂奔赴西陵。羊祜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陆抗命江陵督张咸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十一月,晋杨肇军到西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至建平。陆抗分令张咸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孙遵于长江南岸机动,防备羊祜军南渡;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拦截晋徐胤水军顺流东下;自率大军凭据长围与杨肇对峙,以待战机。将军朱乔、都督俞赞叛逃。陆抗料朱、俞降晋,杨肇必知吴军虚实,连夜调整部署。次日,杨肇果集中攻击原吴兵防区弱处,陆抗即命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十二月,杨肇夜逃,陆抗本欲率众追击,因虑步阐出城袭击,遂擂鼓,佯作追击。杨肇大惧,丢弃铠甲溃逃,陆抗派轻兵追之,晋军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陆抗转兵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此役,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 名家点评陆抗为人正直,有一定头脑,善于治军,这就是羊祜这时对陆抗的认识,陆抗在西陵之战以前,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并没有机会得以充分显示,也不怪羊祜轻视。陆抗建筑那个大坝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水淹晋军,那么大的工程很难不被人察觉,对方不是傻子,他自然不会傻呆呆地把脑袋往枪口上撞。但是这里是必经之路,你不敢从这里过,你就无法完成救援任务,你要从这里过,你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计划能不能淹死人,能淹死多少人先不说,那水一旦放开,道路的破坏将更加加剧。这就是陆抗想要的效果,尽量延缓羊祜军的行进速度,赢得时间。 这一点羊祜当然是知道的,那水一旦放开,无论是那种结果对他都是一种损失,可是他居然扬言要破坏大坝,说得那么大声,好像深怕别人不知道似的,陆抗脑子灵光一闪,就什么都明白了。 陆抗简介陆抗(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三国末期吴军著名军事家。经典战役:西陵之战。 陆逊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时,陆抗时年20岁,被孙权拜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陆抗葬父,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所谓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才消除了对陆逊的猜疑。 赤乌九年(246年),升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到后,俨然若新。而诸葛恪的柴桑驻地却颇有毁坏,诸葛恪深为惭愧。 太元元年(251年),陆抗还都治病时,孙权召见他,流着泪对他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三国志·吴书·陆抗传》)。 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 太平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在寿春叛魏降吴。吴主拜陆抗为柴桑督,去寿春接援,败魏牙门将偏将军,升为征北将军。 永安二年(259年),拜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翌年,假节。 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建衡二年(270年)四月,大司马施绩去世,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