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汉玉兽面纹铺首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西汉玉兽面纹铺首 【类型】:玉器 【时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23) 【尺寸】:高39.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址】:1974年兴平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 【收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物鉴赏西汉玉兽面纹铺首体大,为整块青玉雕琢、碾琢,以浮雕和镂空技法表现,大眼睁目,长鼻下卷,额头上雕卷云纹饰,牙齿外露,四周雕青龙、白虎、朱雀与玄武四神图像。由于年代久远,青玉表面有侵斑,可能是蓝田玉。 西汉玉兽面纹铺首是镶嵌在门扉上的饰物,属建筑构件。多为兽首街环之状,还有其他形制,如蠡状、兽吻状、蟾状、龟蛇状、虎形等,皆取善守闻及镇凶避邪之意。铺首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基本都是作金属制成,玉质铺首是汉代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玉饰。在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均有发现,据《汉书·哀帝纪》孝元殿门铜龟蛇铺首注云:“铺首作龟蛇之形,以衔环者也。”从而可知汉代建筑物的大门装饰铺首比较流行。其纹饰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中的饕餮纹演变而来。饕餮用“百物”组成,包括兽鸟昆虫的部分形体特征,用综合、分解的手法组织起来的图案或虎头、或牛头、或羊头,并拼凑鸟足、蛇身等,既注重写实又强调变化,外貌凶猛而庄严,境界神秘。该玉兽面铺首有一对睁瞪的眼睛,以写实表现,眼珠作球形,显露出晶莹的光辉和眈眈的威力;鼻形扁宽,末端为卷形,可能是衔环的钮,鼻梁两旁的鼻筋与眉纹框相连,它的粗细与刚柔是性格和情感的表现。日缺少下嘴唇,上露一排牙齿,显出一种威武与凶猛,额头上的云纹,占主要位置,是惹人注目的纹样。四周所雕四神,次序井然,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它与阴阳五行说有关,起源于战国时期,秦、汉流行,是吉祥物,可以避邪。从该件铺首可以看出雕刻家根据人们的习惯心理和铺首的装饰作用,而予以突出表现,其装饰到门上,可以守好门户与赶走邪恶。背面平素无纹,有一突起的长方形钮,钮上有供穿样用的孔,用于固定在门上。 西汉玉兽面纹铺首从出土情况看,可能与茂陵有关,应属皇家器物。雕工精细,纹饰搭配和谐,是一件艺术性很高的实用工艺饰品,在建筑史和工艺美术史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