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德
释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或非官方缩写BRD)建立於1949年5月23日,其初期范围包括二战后由英国、美国和法国所占领的德国领土。

中文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简称:西德、联邦德国

所属洲:欧洲

首都:波恩

主要城市:西柏林,波恩,法兰克福

国歌:《德意志之歌》

国家代码:de

官方语言:德语

货币:马克

主要民族:德意志人

主要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简介

此条目主要是介绍1949年-1990年间存在於今日德国西半部、以西德之简称为人所熟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於1990年後的同名国家,相关介绍请参考德国一文。

在1990年两德统一还都至柏林之前,西德的临时首都是设置于波恩(Bonn)。而除了德国西部的领土外,东德境内、德国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区西半部在当时也属于西德领土,由于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使得它成为一个孤立在其他国家境内的"飞地"。

邻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东邻波兰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西部与西南部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壤,北临波罗的海。领土面积约为10.8333万平方公里,柏林(东柏林)为其首都,官方货币是民主德国马克。

成立与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DDR)(即东德,德语: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前苏军占领区)和联邦德国(BRD)(即西德,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美军占领区)两个国家。1955年又分别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德长期相互对峙。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民族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

9月12日,两德外长又与美苏英法外长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使德国的统一得到前战胜国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12月2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 走资本主义路线,称德国。

历任总统

特奥多尔·豪斯Theodor Heuss (1949.9~1959.9)

海因里希·吕布克 Heinrich Luebke (1959.9~1969.6.30)

古斯塔夫·海涅曼 Gustav Heinemann (1969.7.1~1974.6.30)

瓦尔特·谢尔 Walter Scheel (1974.7.1~1979.6.30)

卡尔·卡斯滕斯Karl Carstens (1979.7.1~1984.6.30)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Richard von Weizsacker (1984.7.1~1990.10.2)

地理气候

地形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面与波兰和捷克接壤,南面临奥地利和瑞士,西面与法国、卢森堡、比利时以及荷兰相界,北面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357021平方千米,国界线长3757千米,海岸线长2389千米。德国地势呈现北低南高,呈阶梯状,南北农业有较大差异,分为4个地形区:德国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势低平,气候夏季凉爽,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和马铃薯;中部是由东西走向的高地构成的山地;西南部是莱茵河谷地区,莱茵河两旁谷壁陡峭的山地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东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河谷地带日照时间较长,土壤肥沃,盛产烟草、葡萄等水果和用于酿造啤酒的啤酒花,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楚格峰(海拔 2963米)是德国境内的最高峰。德国境内有多条欧洲主要河流穿行而过,包括了莱茵河(长865公里)、易北河(700 公里)以及多瑙河(686 公里)等。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德国面积的53.5%用于农业,29.5%是森林,12.3%用于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余的是荒地。

气候

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多变,盛行西风。德国气温适中,气温变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摄氏0度左右,山区约摄氏零下10度,12月至3月为冬季,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最热月份为6月至8月。

行政区划

德国被划分为16个“联邦州”(Bundesland),其中有三个是独立的“城市州” (Stadtstaat):

1.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

2.巴伐利亚州(Bayern)

3.柏林(Berlin,城市州)

4.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

5.不来梅州(Bremen,城市州)

6.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

7.黑森州(Hessen)

8.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Mecklenburg-Vorpommern)

9.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

10.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

11.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

12.萨尔州(Saarland)

13.萨克森州(Sachsen)

14.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chsen-Anhalt)

15.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

16.图林根州(Thüringen)

德国进一步被划分为36个“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e)和438个“县” (Kreise)。

历史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基础上建立,德国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国家。由此往后的历史才称为德国历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据推测,日耳曼部落的进化发生在青铜时代或者最晚是铁器时代。公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除了史料记载的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以及考古发现外,科学家对早期日耳曼人历史知之甚少。

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德意志地区,日耳曼部落在抵抗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与罗马军队相类似的战斗战术。公元9年,舍罗斯克人首领阿米纽斯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瓦卢斯所领导的罗马军团,位于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区才得以独立于罗马帝国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如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3世纪,出现了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和弗里斯兰人等。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376年,匈奴人对日耳曼的一支西哥特人发动袭击。西哥特人在得到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后,以“同盟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控制的土地,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此后日耳曼多个部落陆续跟进,并在今天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国家。由于不堪忍受压迫,476年,日耳曼人与部分罗马帝国人联合,推翻了罗马帝国。

5世纪末,克洛维一世建立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进入法兰克时代。法兰克王国延续了数个世纪,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欧地区。由于领地内各地区间缺乏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后陷入一片混战。

神圣罗马帝国(843年-1806年)

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其中莱茵河以西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莱茵河以东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也是其后神圣罗马帝国和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部则成为后来法德争端的起源。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开创德意志国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王国由洛林、萨克森、弗兰肯、士瓦本、图林根和巴伐利亚多个公国组成。962年,王国国王奥托一世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在弗兰肯王朝统治期间(1024年-1125年),意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圣罗马帝国,但主教叙任权之争使皇帝的权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统治期间(1138年-1254年),帝国势力进一步扩张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城镇因汉萨同盟而繁荣发展。

1356年金玺诏书颁布,规定帝国皇帝由七位选帝侯选举产生,选帝侯则来自帝国内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和地方大主教。这一规定成为帝国的基本国体,直至其灭亡。从15世纪初起,帝国皇帝几乎被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质问罗马天主教的《九十五条论纲》,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宗教战争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战争使德意志领地遭受破坏。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战争,但也使帝国实际上分成了众多的独立公国。从1740年开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争占据了18世纪的德意志历史。1806年,在拿破仑战争中,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

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随着拿破仑·波拿巴战争失败,1814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一个由39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成立。由于不满意复辟,德意志人民兴起了追求统一和自由的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被邦联议会主席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策划的措施所镇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极大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经济统一。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德意志人民特别是年轻知识份子中迅速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来代表此次运动的黑色、红色和金色后来也成为了德国国旗的颜色。

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的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缓和群众的反抗情绪,同意制定宪法和成立议会,使运动暂时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与议会斗争日益激烈并引发了军事变革,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成功赢得了1864年普丹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联之外。

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

随着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开始统治新的帝国,首都柏林。帝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国家,称为小德意志。1884年初,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统一德意志后的最初时期内,帝国皇帝威廉一世采取的外交政策是通过建立同盟以巩固德意志强国地位、孤立法国和避免战争。但是在威廉二世统治期间,帝国又采取了新帝国主义政策,导致与邻国关系紧张。原先有帝国参加的联盟不复存在,而新的联盟又将帝国排斥在外。与此同时,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作为被协约国战胜的同盟国的成员,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此次谈判与以往的战后和谈不同,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被排除以外。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成功后,魏玛共和国成立。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经德国总统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签字生效。1918年,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创立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德国工人党成立,后来成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

革命过后,德国选民渐渐倾向支持反对民主的政党,无论是右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纳粹党或是左派的共产党。大萧条以后,政局两极化明显。1932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分别得到37.2%和33.0%的议席,而共产党则在第二次选举中得到17%的议席。因此,共和国后期的议会中有很多成员都不是民主派。社民党一类的温和民主政党的票数也愈来愈少。

1930年代开始,德国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党如纳粹党使用准军事化部队威吓选民,并借助高失业率与民众的贫困争取民意。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党,经常借用魏玛宪法第48条允许联邦大总统以紧急法令统治国家,令民主制度渐渐崩溃。

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别无选择的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右翼部属建议下,于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

第三帝国(1933年-1945年)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发生,随后颁发的紧急法令将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取消。1933年的《授权法案》赋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投票反对,而共产党由于其国会议员被杀或被捕,已无法表达反对意见。在一系列行动和法案之后,德国成为一党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兰非武装区,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被证明是不恰当的。1938年后,希特勒在膨胀主义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为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于1939年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很快就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有组织地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约1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约25万德国籍残疾人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条约,打开东方战线并入侵苏联。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德国对美国宣战。虽然一开始德军快速深入苏联境内,但随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整个战争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红军占领柏林后,德国投降。

分裂和重新统一(1945年-1990年)

1945年德国被分区占领情况战争使近千万德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国土丧失,约150万名德国人被从原占领国驱赶回来,多个大城市被炸毁。战后德国领土和柏林全市被盟军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及法国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合并,成立以波恩为首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或“联邦德国”);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于波恩的联邦政府。同年10 月7日,苏联占领区(包含东柏林)则单独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或“民主德国”),设立首都即为东柏林。

西德遵循自由主义,是个民主议会制共和国,施行“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英国和法国联盟。西德从195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长期的经济成长,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8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东德于1955年与苏联结盟,施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并迅速成为华沙公约组织中最富有、最现代化的国家。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而于1961年建造的柏林墙被认为是冷战的标志。1970年代,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日益增多的东德人从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东欧剧变,东德于1989年 11月突然撤除了柏林墙,这一举动加速了东德的变革,最终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两德统一。根据两德协议,合并后的东、西柏林再次成为新国家的首都。

交通

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称。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欧洲第二大机场,也是货运量第一大的机场。而莱茵河优良的通航能力使得德国水运也相当发达。

密布在德国的铁路网约达48215公里(2006年)长。每日约有50000辆的载客与载货列车在行驶。 自1994年1月起由私人企业德国铁路股份公司接管原东德与西德的国家铁路局,成为德国境内交通重要的一部份。除了德国铁路股份公司之外,另外尚有约 350家其它的私人铁路公司在营运,共同组织成德国铁路网。当德国政府将铁路营运交给德国铁路公司之时,也资助它一大部分金钱,以建构德国铁路网和地区铁路。

地区铁路有区域特快铁路(RegionalExpress, RE)、区域铁路(RegionalBahn, RB)和城市铁路(Stadtbahn, S-Bahn);远程铁路则有欧洲城际快车(EuroCity, EC),城际快车(InterCity, IC)和城际特快列车(InterCityExpress, ICE),都依照每日固定的时刻表行驶。远程铁路行运的范围约达总长2000公里之长。

政治

德国自1949年起是一个采用议会民主的联邦制国家,联邦议会由两院组成,各联邦州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享有高度的独立主权。

德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Bundespräsident),任期5年,由联邦大会间接选举产生。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议员以及同样数目的各州代表组成,专门负责选举国家元首。联邦总统的权利受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是象征性的。

德国联邦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两院一起组成了德国的立法机构。联邦议院现拥有598席,代表由直选或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设有联邦议院议长一人,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仅次于联邦总统的第二高地位。联邦参议院拥有69席,代表来自16个联邦州,联邦参议院议长由州总理轮流担任,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第三高地位。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虽然在国内外礼仪上仅享有第四高地位,却是德国联邦的政府首脑。联邦总理往往是议会多数党的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联邦政府设一位副总理,由联邦总理从各政府部长中确定一人,在联邦总理缺席时代理行使联邦总理的职权。现行的德国《基本法》力图避免重蹈魏玛共和国的覆辙,规定了例如总理的间接产生、政党必需获得5%选票或3个直选席位才能进入议会、只有下院全体议员都同意继任者后才能免去总理、军队除救援外不许使用于国内事务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的历届德国政府都是联合内阁。此外,基本法中的1 至20款(“人的尊严不可被侵犯”等)被看作是不许被更改的部分。德国联邦的宪法体制(Verfassungsrecht)由基本法、统一协议(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国际协议组成,各州另外有自己的宪法,但受联邦宪法体制约束。

经济

概况

德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国土面积中的一大部分用于农业,但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仅占从业人员的2%至3%,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2.2万亿欧元(2004年),在欧盟国家中高居第一位,国民经济排名世界第三,是全球第三大工业国。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德国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21位。2006年因国内需求增加,经济增长率达到2.8%。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几十年来,德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被誉为“出口冠军”,2006年出口增长13%,达到8940亿欧元。

德国是全球工业科学含量第三高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然而它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却出现重大问题,长期为许多社会问题所拖累。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高失业率,成为长期而非周期性的经济问题,人口高龄化问题也带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东德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耗资巨大的挑战。德、法主导的欧元区计划之启动,给德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空间。

随着目前大联合政府所推进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加之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德国正在逐步复苏经济,消费力开始提高、失业人口逐年下降。

工业

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克(宝马汽车总部所在地)、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克一带。

德国的主要部门有电子工业、航太工业、汽车制造、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生产等。德国工业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成本较高。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

农牧业

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2007年共有农业用地1690万公顷,约占德国土面积的一半。2007年农林渔业产值为218.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农业就业人口85万,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2.14%。 德国鸡蛋的“身份证”

服务业

包括商业、交通运输、电信、银行、保险、房屋出租、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部门。 德国鼓励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旅游业

德国旅游业发达。每年有大量国内外游客在德国旅游。著名景点有科隆大教堂,柏林国会大厦,波恩文化艺术展览馆,罗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亚新天鹅石宫,德累斯顿画廊等。 慕尼黑啤酒节

交通运输

德国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全面发展,特别是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民航运输业发达。

财政金融

德国主要银行:

(1)德国联邦银行:1948年成立,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决定国家货币政策、负责货币发行并管理外汇黄金储备。

(2)德意志银行:1870年成立,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1998年11月,该行收购资产总额在美国占第八位的信孚银行后,资产总额高达8200亿美元,超过瑞士联合银行,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

(3)德累斯顿银行:1872年成立。2001年7月,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增持其股份到96%。2007年底资产总额为5002亿欧元。

(4)巴伐利亚抵押联合银行(又称德国裕宝联合银行):1997年7月,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和巴伐利亚抵押和汇兑银行宣布进行合并后,总资产达7430亿马克。2005年,该行被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兼并,2007年底资产总额达4221亿欧元。2008年9月1日,德国商业银行宣布收购该行。

(5)商业银行:1870年成立,2007年底资产总额约为6165亿欧元。

对外贸易

德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德国出口业素以质量高、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而享誉世界。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化学品、通讯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通讯技术和钢铁产品。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其中进出口一半以上来自或销往欧盟国家。

1986~1990年,德国的出口额曾为世界第一,从1991年起次于美国。2003年之后,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外贸长期顺差,2007年德国出口额达9691亿欧元。2003年至2008年连续六年保持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地位。2008年,德国出口额达9949亿欧元,同比增长2.7%。德国2007年继续荣膺“世界出口冠军”

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

军事

联邦国防军为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统称,于1956年正式建立,兵力约25万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为联邦总理。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

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建军重点是: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制定新军备规划,压缩部队规模,裁减武器装备。实行征兵制,服役期为 9个月。

人口

德国人口主要是德意志人。在德国北部有丹麦少数民族居住,萨克森地区则有少部分索布斯拉夫人口,全国仍有少数犹太人居住。德国境内有大约七百万定居的外国人,包括了外国雇员、政治庇护人士及其家属。还有一些来自土耳其、克罗地亚、意大利、俄罗斯、波兰以及越南的移民。德国境内有外来背景的居民有一千五百三十万,约占全国人口两成。1940年到1945年期间,在德国及其邻近国家,有超过600万犹太人被毒杀。

宗教

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德国的两大主要宗教,现在各占总人口的3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除此之外还有1.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26.3%的人口则没有宗教信仰,或属于其他较小规模的宗教。当今德国的犹太人人口为约12万人。

德国是16世纪早期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的原乡。总数超过5500万的人正式属于某个基督教教派。

大部分德国新教徒属于基督教路德教派(德国福音教会)。 此外还有几十万东正教徒(主要来自希腊和塞尔维亚)

将近320万穆斯林。其中大部分来自土耳其,包括土耳其人和库德族人。

今天,德国的犹太人数量居西欧第三位。

在前东德地区,宗教热情明显低于前西德地区。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而西部有 14%。总人口中约有30%。

文化

哲学

德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有库萨的尼古劳斯(Nikolaus von Kues)、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德国是许多重要哲学流派的发源地,如德国唯心论,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者和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文学

德语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代表人物如诗人福格尔魏德的瓦尔特(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德国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学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保罗·海泽(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马斯·曼(1929年)、赫尔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音乐

德国是音乐家的摇篮,为古典音乐贡献了多位世界级的音乐家,包括巴赫、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贝多芬。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还有亨德尔、克拉拉·舒曼、罗伯特·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劳斯、泰勒曼、马克斯·雷格(Max Reger)、奥尔夫、兴德米特、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 Werner Henze)和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博物馆

德国拥有超过6000家博物馆,其中包括私人展览、公共展览、宫殿和花园。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纽伦堡的日耳曼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拥有从史前史、古代史一直到现今的最重要文化和艺术收藏之一,而柏林则凭借博物馆岛及其它不计其数的世界级博物馆构成了博物馆业的重心。

科学

德国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ät)、工业大学(或称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和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拥有博士学位和大学任教资格的授予权。绝大多数德国大学是国立大学,但是大学的科研经费则由第三方资助,如德国科学基金会及其他基金会和企业等。

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德国诞生过许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关键基础,海森堡和玻恩等又将其进一步深入。在他们之前还有亥姆霍兹、夫琅和费和华伦海特等。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于1901年成为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赫兹在电磁辐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电信发展的关键。德国重要的化学家有奥托·哈恩(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辐射化学的先驱和“核化学之父”。李比希是有机化学的创立者和“肥料工业之父”。1879年,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实验室,建立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生物地理学的奠基人。

德国还拥有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例如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古腾堡,盖格尔计数器的发明者盖格尔(Hans Geiger)和全自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等。本生完善了科学实验室常用的高温加热工具本生灯,齐柏林伯爵发明了齐柏林飞船,是人类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多位德国科学家为汽车的诞生做出过革命性的贡献,奥托发明了内燃机,狄塞耳发明了柴油引擎,戴姆勒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运转的点燃式发动机和第一辆四轮汽车,本茨是汽车工业的先驱。此外还有电子工程的创立者和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西门子,火箭专家和宇宙飞行的先驱沃纳·冯·布劳恩,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滑翔飞行的航天界先驱奥托·李林塔尔(Otto Lilienthal),以及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

许多著名数学家诞生在德国,包括亚当·里斯(Adam Riese)、贝塞尔、戴德金、高斯、希尔伯特、埃米·诺特、黎曼、魏尔施特拉斯、约翰·缪勒和莱布尼茨。

其他重要的科学家还有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特奥多尔·蒙森、罗伯特·科赫和马克斯·韦伯等。

教育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教育体制因邦而异。学前教育端赖家长的意愿,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纯属非强迫性。小学阶段除了少数邦为六年(如柏林)之外,其余为四年。在中等教育阶段,德国主要采行的制度为"一本三枝",在晋升至中学阶段期间,存有一为期两年的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借此可以透过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种学校可供选择,依次为主干学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

学业程度次好的学生常常会进入实科中学,学程约五或六年。学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其课程以现代科目、现代语言为主要特色,特别强调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目,其中必修部分又可归纳为下列五类:1.外国语(常为英文)2.数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与生物。3.社会与经济:历史、经济学与地理。4.家政与社会科学5.音乐艺术。到了七年级有选修科目,如自然、工艺、美劳与第二外语(常为法文)。学生可以选择必修科目中的两至三类参加结业考试;毕业生泰半继续接受全时制的高级职业技术教育或科技类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所谓二元职业训练。

学业程度欠佳的学生则就读五年制的主干中学,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较简单,课程有宗教学、德语、地理、历史、音乐、美劳、工艺、经济学、英文、数学、理化、生物学及体育课,毕业生多继续进入二元职业教育体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学徒训练,并以从事手工业、制造业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综合高中(Gesamtschule),学年3-7 年视不同形式而定,是改革传统中学三分学流的产物;目标在提供所有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适当的学习环境,让个体独特的性向、能力能充分发展,避免过早分化与决定,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体育

体育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约2700万德国人是89000个体育俱乐部的成员(2006年)。

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德国足球协会有630多万会员和17万支足球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协会。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观众到现场或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比赛。德国国家足球队是世界老牌强队,除了1930年弃权和1950年因二战被剥夺参赛权外,参加了其余的每一届世界杯足球赛,7次闯入冠亚军决赛,3次赢得冠军(1954年、1974年和1990年)。德国主办了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唯一一个获得过女子足球和男子足球欧洲和世界冠军的国家。

德国手球联赛是世界顶尖赛事,德国国家男子手球队在2007年第三次获得世界冠军。德国男子曲棍球队是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奥运会的世界冠军,女子曲棍球队则是2004年奥运会冠军。射击运动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德国射击协会拥有约150万会员。德国的网球运动曾经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经历了辉煌,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缔造了德国网球的传奇,德国网球协会拥有百万数量的会员。迈克尔·舒马赫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7次夺冠的辉煌战绩,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也吸引了德国人对赛车运动的关注。扬·乌尔里希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世界最成功的自行车运动员之一。此外,排球、拳击、乒乓球、击剑、骑马、赛艇、皮划艇、田径、游泳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运动。

历史上,德国运动员是奥运会奖牌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德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排名第六。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以16枚金牌共41枚奖牌位居奖牌榜第五。冬季运动也是德国人的强项,在有舵雪橇、无舵雪橇、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等项目,经常在欧洲和国际赛事中夺得奖牌,跳台滑雪和高山滑雪是在德国很受欢迎的传统冬季体育运动,德国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排名第一。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事业十分发达,报刊种类繁多。

报纸

1999年出版的日报有367种, 1620个地方版和地区版,由380个出版社和135家编辑部出版发行,总发行量约为2500万份,人均报纸拥有量占世界第四位,仅次于日、英和瑞士;杂志1600多种,总发行量约1. 4亿份;各种专业刊物8000多种。1994年德国有新闻出版企业2661家,从业人员26. 3万。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图片报》,1999年第二季度达451万份。其它全国性大报有:《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时代》周报、《世界报》。

最大的地方性报纸是《西德意志汇报》,发行量113万份。时事政治性周刊《明镜》发行量103. 9万份,《明星》画报107. 8万份。大报业托拉斯施普林格报业集团垄断了全国报纸出版量的1/5。

通讯社

(1)德意志新闻社,1949年成立,为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200多个部门,属于世界大通讯社之一。总社在汉堡,图片新闻编辑总部在法兰克福。在波恩设有一个联邦分社,在国内其它50多个城市设有分社或编辑部,在80多个国家派驻记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国大众传媒的主要消息来源。德新社通过卫星、电传等通讯手段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每天发稿,内容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德国日报中的采用率达99%。

(2)德意志电讯社:1971年成立,总社在波恩,主要向国内报纸提供新闻稿,对外只用德文向瑞士、卢森堡发消息,德统一后,该社与前民德的德通社合并。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性通讯社:福音教新闻社、体育新闻社、联合经济新闻社等。

主要广播电台

(1)德国广播电台,由联邦政府和州广播电台出资兴办,主要负责对国内广播;

(2)德国之声电台,1960年成立,总部设在科隆,由联邦出资兴办,用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此外还有11家州电台。

主要电视台

(1)德国电视一台 (ARD),由各州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和德国之声电台组成德国广播协会,共同经营,播放全国性的“第一套节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节目”;

(2) 德国电视二台(ZDF),是德国最大的电视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组建,总部设在美因兹,播放“第二套节目”。另外一些卫星电视节目如德国电视台的“1 PLUS”和私营电视台如“SAT 1”、“RTL”、“PRO 7”也拥有大量观众。

对外关系

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保持同美国的紧密联盟,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大力开拓中东欧,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谋求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中国关系

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 10 月27日,民主德国与中国建交)。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日益加强。2003年12月,施罗德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并发表联合声明。在经贸合作方面,德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合作伙伴。 2003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418亿美元。截至2003年年底,德国在华投资总额已达885亿美元。

同法、英的关系

重视与法、英的合作,推动欧盟内的大国关系均衡发展。德法特殊关系是德欧盟政策的核心和对外政策的基石之一。二战后德主动与法和解,共同致力于欧洲联合进程,德法轴心成为欧盟一体化的“发动机”。德法领导人坚持6至8周会晤一次及每年举行两次联合内阁会议的机制。德重视英国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和英国在欧盟的实力和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德英两国外长发起共同倡议,建立采取有效的欧盟和多边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但双方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上出现严重分歧。

同美国的关系

对美关系是德对外关系两大支柱之一。重视维系和发展与美的盟友关系。施罗德政府曾坚决反对美对伊动武,导致德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德新政府上台后,将重新改善德美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德美交往明显增强,两国关系回暖。2008年4月,德外长施泰因迈尔访美并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议程”(new transatlantic agenda),认为面对贫富分化、资源紧缺、气候变化、亚洲崛起和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的挑战,欧美必须更新并扩大伙伴关系。2008年6月,布什总统访问德国,7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访问德国。

同俄罗斯关系

视俄罗斯为政治、军事大国,看重俄在解决全球与地区冲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欧洲政治、安全事务中的作用,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德俄及欧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默克尔政府上台后,坚持两国政府磋商、民间对话等各种合作机制,致力于继续发展和深化与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在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但同时突出对俄民主、人权等问题的关注。2008年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梅德韦杰夫总统5月就职后,施泰因迈尔外长作为首位外国政要访俄。6月,梅德韦杰夫访德。8月,默克尔总理在索契与俄总统会晤,双方重点就南高加索危机进行磋商。10月,德总理赴俄圣彼得堡参加德俄一年一度的“德俄圣彼得堡对话”。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德认为亚洲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迅速崛起,在未来政治、安全政策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看重亚洲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积极谋求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以谋取经济利益。同时认为亚洲的发展仍存在不稳定因素,正日益从战略角度认识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挑战。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不仅对本地区,也将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重视同日本的关系,希进一步发展与日密切而充满信任的关系,加强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默克尔总理上任后访华三次,访日、印各一次。2008年11月,施泰因迈尔外长访印。

同非洲、拉美国家的关系

德重视发展与非洲关系,加大对非投入,增加对非发展援助。德视拉美为全球治理伙伴,认为应全面提升21世纪德拉伙伴关系。2008年5月,默克尔总理赴秘鲁出席欧拉峰会,并首次访问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墨西哥。2008年9月,德外长在联大期间首次会见古巴外长。

民俗风情

九月“斯图加特啤酒节”

每年九月底的周日,装饰华丽的啤酒车、来自全国各地身着民族服装的团队,在音乐和沿街欢乐人群的阵阵喝彩的伴随下从巴特--勘施塔特的疗养院大厅一直行进到勘施塔特大草坪。伴随这多彩的游行队伍、鞭炮和打开的酒桶,斯图加特最大的民族节日“斯图加特啤酒节”又名:“勘施塔特民众节”拉开了序幕。24米高,装饰华美的水果柱矗立在节庆场地中央。该传统源自1818年。节日举办的期间,不论远近的客人都会齐聚斯图加特勘施塔特大草坪,涌入多个巨大的啤酒帐篷。他们在那里品尝烤子鸡、大口痛饮节庆啤酒,并沉醉在本土乐队优美的民族音乐中。外面,空气中弥漫着烤杏仁的香味,一台迷幻的摩天轮正盛情邀请人们到节庆场地上空一游,气球漂浮在空中,8字回旋滑道和鬼屋带给客人紧张刺激的难忘体验。射击棚有运气在等候神勇的人们。这一传统的节日持续15 天,这就是德国最魅力无穷的、第二大民族节日,节日的高潮则一定是美妙的焰火表演。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

慕尼黑正在过节,啤酒节时刻已经来临:铁钎上的牛肉在炭火烧烤中散发着浓郁的香味,穿着典型南德民族服装的啤酒女郎,面带诙谐的微笑,将装满新鲜啤酒的单耳大酒杯亲切的送到餐桌上,响亮的传统吹奏乐传遍巨大的帐篷里每一个角落。1892年玻璃做的大啤酒杯第一次在欢庆中进入大草坪,而许多传统主义者却坚持使用陶制的大啤酒杯。今天,十月慕尼黑啤酒节以600多万参加者成为德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主题盛会。祝您啤酒节快乐!

历史名人

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所著《视灵者的幻梦》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765年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但更醉心于艺术和自然科学,1770年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深受卢梭等先进思想影响。次年结束学业,回到故乡当律师,但主要精力却在文学创作。从1775年,他在魏玛公国从政十年,任魏玛公国枢密院顾问,主张改革,但未实现。歌德一生勤勉写作,确立了他作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之大达到惊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写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作。

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城,自幼随父学钢琴。1787年曾经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和创作。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反动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第三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以及《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

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南部斯图加特的一个绅士家庭。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毕业后当过六年家庭教师,后在纽伦堡中学当校长。1816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死于霍乱。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海涅(1797-1856年):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1815年拿破仑兵败后,曾在银行工作。1819年后,曾在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在柏林时结识法恩哈根·封·恩泽夫妇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凯等。恩泽夫妇家的文学沙龙是柏林的文学中心。在它的影响下,海涅的第一部《诗集》于1821年在柏林出版。1823年发表《悲剧——抒情插曲》。1824年1月重返格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并继续写诗,完成了《还乡集》。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还乡集》增订后与《哈尔茨山游记》和《北海纪游》中的第一部分组诗,于1826年汇编为《旅行记》发表,引起强烈的反响。1827年《旅行记》第2卷出版。从英国旅行回到汉堡后,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发表的大部诗歌,奠定了海涅作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地位。1829年《旅行记》第3卷出版。以后海涅陆续发表了《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的画家》、《德国近代文学史略》、《路德维希·伯尔纳,亨利希·海涅的备亡录》、《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文章和诗歌。1848年5月完全瘫痪,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口授完成诗集《罗曼采罗》,于1851年出版。后还写了一些散文作品。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门德尔松(Mendelssohn,1809-1847):生于德国汉堡,父母均为犹太人。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自幼喜爱贝多芬、莫扎特和韦伯的音乐,自学钢琴和作曲。同时,也受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的戏剧影响,15岁时就写了一出5幕的诗悲剧,晚年又受叔本华、尼采甚至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影响。1833年夏天在维尔茨堡担任歌剧指挥,并开始歌剧创作。1840年写成《黎恩济》,1841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代表作《漂泊的荷兰人》。1843年被任命为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指挥。1845年演出他根据德国传说所作的《汤豪塞》。1849年后,在国外流亡15年。1875年完成了《指环》的全部写作,并于1876年8月在新落成的拜罗伊特剧院上演,获极大成功。其著名的作品尚有《罗亨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等。其著作有《论德国音乐》、《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以及《歌剧与戏剧》等。1833年2月13日逝世。他的音乐戏剧的舞台作品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特点是都是由自己创作的(包括情节、人物、剧词、表现方法和音乐)。他对音乐形式本身从不感兴趣,只把它作为情感的和心理的表现手段而已。他彻底改革了作曲的技术,从而对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导致表现主义音乐的形成。

马克思(1818-1883年):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学,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和燕妮结婚并迁居巴黎。1844年和恩格斯会见,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11月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2月发表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回到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40年被驱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定居伦敦;1846年在伦敦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开展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和先他两年逝世的夫人燕妮一起,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1820—1895年):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1837年中学还未毕业,就到不来梅一家大贸易公司经商,1841年在步兵炮团服兵役,同时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1842年9月到英国曼彻斯特其父与人合营的企业工作。1844年在巴黎与马克思相见,并于当年合著《神圣家族》。1845年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同年春迁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2月又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曾亲自参加武装起义。1850年11月重返英国经商,在经济上支持和帮助马克思。参加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的工作。1877-1878年写成《反杜林论》;1885年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1889年领导建立第二国际。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51-1898):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雪恩豪森庄园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 俾斯麦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作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6年改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

贝尔托·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省奥格斯堡镇。年轻时任剧院编剧和导演。曾投身工人运动。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遭迫害,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金。他一直从倡导歌剧改革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史诗剧实验,特别吸收中国戏剧艺术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法。他的主要戏剧理论著作有:《梅辛考夫》等。代表性剧作有:《母亲》、《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等等。

海德格尔当代德国哲学界最有创见的思想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

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言》中,将对人类生存的研究看作现实的根本原则。他是当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本体论学者。其重要著作还有《存在与时间》《什么是形而上学》等。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逝世,享年87岁。这是海德格尔的画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