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畴润楠 |
释义 | 乔木,高约7米。枝条初时明显压扁,其后近圆柱形,干时呈黑褐色,无毛。顶芽小,卵珠形,长约3毫米,芽鳞紧包,卵圆形至宽卵圆形,锐尖,边缘膜质,外面略被黄褐色微柔毛。产云南东南部。生于路旁湿润处或常绿阔叶林内。 中文学名:西畴润楠 拉丁学名:Machilus sichourensis H. W. L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木兰亚纲 目:樟目 科:樟科 族:黄心树亚族 分布区域:中国东南部 基本信息所属科:Lauraceae 中文名:西畴润楠 其它中文名:假樟(屏边) 文献来源:Machilus sichourensis (1979). 形态特征乔木,高约7米。枝条初时明显压扁,后为近圆形,干时呈黑褐色,无毛。顶芽小,卵球形,长约3毫米,芽鳞紧包,卵圆形至宽卵圆形,先端急尖,边缘膜质,外面略被黄褐色微柔毛。叶互生,远离,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7—16(21.5)厘米,宽2.3—5(6.8)厘米,先端长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近革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绢状微柔毛,老时上面全然无毛,下面多少被绢状微柔毛或有时近无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9—13条,弧曲,在叶缘之内消失并网结,两面明显,横脉和小脉密网状,上面多少呈蜂窠状小窝穴,但下面却隐约可见;叶柄长0.5—1.5(2)厘米,腹凹背凸,无毛。花未见。果序圆锥状,长达12.5厘米,生于新枝基部,少果,在中部以上分枝,总梗长7—8厘米,与序轴及果梗略被黄褐色微柔毛,扁平且变红色。果球形,直径不及1厘米,无毛;宿存花被片长圆形,先端急尖,长3—4毫米,宽2—3毫米,外轮较小,两面密被黄褐色微柔毛,反折;果梗粗约1.5毫米。果期5月。 分布及生境产我国东南部(西畴、屏边);生于路旁润湿处或常绿阔叶林内,海拔(800)1200—135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