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藏狼尾草 |
释义 | 形态特征多年生。根茎粗壮,蔓延而分枝。秆高25-75厘米。叶鞘常被毛,基部者密集而跨生,上部短于节间;叶舌具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线形,长14-45厘米,宽0.4- 1.3厘米,无毛或被短刺毛。圆锥花序长5-15厘米,宽1.5-2.5厘米;主轴疏生短纤毛;刚毛暗淡绿色,长0.5-1.5厘米,通常两层,生长柔毛而呈羽毛状;小穗通常单生,卵状披针形,长0.4-0.5厘米;第一颖微小或长为小穗的1/2,先端钝;第二颖长为小穗的1/2,长椭圆形,先端锐,具3脉;第一外稃和第二外稃与小穗等长,披针形,锐尖头,具5脉;鳞被2;雄蕊3,花药顶端无毫毛;花柱基部联合。颖果长圆形,长约2.5毫米。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为上下皮表不同;上表皮脉间最中间1-3行为筒状五角形、壁薄、无或微波纹的长细胞,两边1-2行为筒状、壁厚、有波纹长细胞与短细胞交叉排列;下表皮脉间为长筒状、壁厚、有波纹长细胞与短细胞交叉排列。 花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产我国西藏西部;多生于海拔7000-9 000米的较干燥的山坡上。 缅甸、斯里兰卡以及喜马拉雅山区也有分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