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本愿寺
释义

1.日本京都西本愿寺

西本愿寺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大本山。文永9(1272)年创建于东山,以京都大谷所建的净土真宗开祖亲莺圣人庙为开基。天正19(1591)年由丰臣秀吉捐赠京都的土地,使得安定于现在的场所。原有的伽蓝1617年遇火烧失,现在的御影堂是1636年,阿弥陀堂是1760年所建造的。两者都被指定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它是日本京都最大的寺院,为日本佛教净土真宗愿派总寺院。在日本国内及世界各地拥有10500所寺院,1200万的信徒。西本愿寺的建筑反映了绚烂豪华的桃山时代的艺术风格。寺内安置有开山始祖亲莺圣人坐像。西本愿寺内的唐门、白书院、黑书院、日本最古老的能舞台等是日本国宝级建筑物,其它还有壁画、枯山水样式的虎溪庭院等精彩景点。飞云阁与金阁、银阁共称为京都三阁,是日本国宝之一。西本愿寺1994年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地址:下京区掘川通花屋街

交通:自四条堀川搭市巴士,西本愿寺前下车

开放时间:5:50~17:30(夏季5:50~18:00冬季6:00~17:00)

票价:免费

2.中国台湾西本愿寺

西本愿寺本建物群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中华路1段,是台湾日治时期建于台湾地区台北市新起町(今台北市万华区)的寺院,正式名称为“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台湾别院”。西本愿寺的大部分建筑于1975年焚毁,2006年台北市政府指定残存的西本愿寺钟楼、树心会馆为市定古迹,轮番所、参道、本堂、御庙所等遗迹为历史建筑。

3.中国上海西本愿寺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455号。

原为日本佛教庙宇西本愿寺上海别院。日籍建筑师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室承建,1931年建造。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呈印度佛教建筑特征。坐西朝东,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置巨大拱形莲瓣券面,巨大的浮雕莲瓣由外向内侧排成扇形,围绕着中央的窗户。莲瓣的外缘为半圈草纹浮雕,顶端隆起,高踞其巅的狮子雕像已毁。窗户的下缘为连成带状的10块长方形浮雕,饰有不同的禽乌。带状纹样和下方的莲花纹样之间有一大块高浮雕,表现热带丛林中白象出没,众僧膜拜的情景,已于“文革”中被填平。券下有上下3行圆形莲花浮雕,每行7朵,共21朵,朵朵形态不同。该寺于1906年8月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口)114号开院。次年设立龙谷会,开始对中国人传教。1931年在现址新建该幢穹形花岗石寺院,作为参拜神道、僧人住所和暂存骨灰盒之用。1944年增建九层高佛塔。在抗日战争期间,该寺不仅藏有大量军火,而且多次为侵华战死日军举行“和军大超度”活动,大门口还挂有“英灵奉安所”的木牌,将战死者的骨灰盒集中存放,定时中转去日本。充分反映西本愿寺“神国”思想和侵略帮凶者的面目。抗战胜利后佛塔废,寺房一度作和平博物馆。现已改为他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