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释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业科学院)是2000年7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所及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等8个单位组合,成立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研究型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7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1人;留学回归人员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三五人才”10人。

中心设置

设有遗传学、作物育种、植物资源与生产、种子工程、耕作与生态等5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棉花等4个研究所;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国家杨凌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农业部旱区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作物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品质改良实验室、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7个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麦类作物学报》杂志编辑部2个。

专业设置

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和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现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农学专业为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资源学、种子工程、农业推广、高等学校教师等6个涉农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人才培养

70多年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各类人才13423人,其中博士后4人,博士71人,硕士258人,本专科生5530人,成人教育学生7560人。学子遍布国内外,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院士、我国农业区划学科奠基人之一沈煜清教授、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现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现有在校学生1133人,其中本科生876人,硕士研究生198人,博士研究生59人,另有成人教育在册学生2400余人。

科研情况

学院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硕果累累。在作物育种及品种推广方面,以誉满华夏、成果卓著的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8亿亩。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全部是我院选育品种作为当家品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中,我院选育的品种作为当家品种有4次。赵洪璋院士等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小麦品种引领着当时我国小麦育种的趋向,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碧蚂1号推广面积迄今为止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李振声院士等选育的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育种的新途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宁锟研究员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陕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7项,其中973项目6项,863项目30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其他项目657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达8797万元,年均经费1466万元;科研成果获奖3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24项,发明专利19项;出版专著、教材50部,发表研究论文968篇。

对外交流

学院一直与国际知名院校和国内兄弟院校保持良好的学术往来。近年先后派出30余位专家教授前往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捷克、新西兰等国合作研究,邀请国内外专家19人来学院学术交流,在国际合作、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借鉴先进的教学科研理念和技术、提高我院的学术声誉和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发展情况

目前,学院正积极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渗透交叉,以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同时,加强新兴学科、新专业建设,以研究型学院为办学方向,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以“985”和“21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团结、求实、创新、奉献”为院风,踏实工作,开拓创新,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现任领导

院长

廖允成,男,1969年12月生,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农学院,199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同年留校任教迄今。1998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1月至7月在新西兰林肯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农学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分委会主席。兼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常务理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农作制度、农业生态。长期致力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本科生耕作学、农业概论、农业生态学等课程教学,为博、硕士研究生讲授作物学进展、高级耕作学、高级生态学、自然资源评价与分析、生态系统分析等课程。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8名1992年至今,一直致力于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实践。先后参加国家“八五”“九五”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课题“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海原)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农业部跨越计划“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机械化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中试与示范”等课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西北旱区降水资源化及降水生产潜力增进技术”“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覆盖微集水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多熟种植模式耗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潜力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助主持完成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子课题“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分养分效应及模式研究”、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与优化模式”、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环境变化机理及技术体系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中平原农田循环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型农作制关键技术集成及模式示范”、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烟草施肥专家系统”等课题研究工作。2001年“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宁南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研究”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旱作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07年“宁南旱作农区集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研究”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党委书记:

惠安堂,男,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1962年11月生,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7-1999年在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从事烟草育种和科研管理工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和推广奖3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2篇,出版编著一部。

1999年9月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工作,从事科研管理工作,2001年5月至2003年元月任杨陵区副区长,2003年7月任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6月任农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奚亚军,男,1969年生,陕西白水人,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导师。1991年西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同年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西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客座研究。2006-2007年在美国诺贝尔基金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中国作物学会和遗传学会会员,2006年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 。

副院长:

海江波,男,1966年5月出生,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领域或方向: 致力于农业资源管理与开发、农业生态经济、薯类作物生态 生理及农业推广理论等方面研究。1988年9月–1992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大学本科,获农学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年9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从事科教工作; 1999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从事管理工作; 2003年7月:埃塞俄比亚农业部执教;2004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从事科教工作。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生态经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主编与参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小杂粮》等教材和著作8部。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18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关中平原农田循环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和《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农业部农业工艺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有《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农业部948项目有《西北旱作农区节水型农作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退弱基理研究与模式构建》,还有陕西农业厅一县一业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科技厅《生物质能型甘薯品种选育与推广》以及陕西科技厅《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奖2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1等奖1项。

承担科研

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产业体系

农业部

胡胜武

关中平原农田循环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秸秆高效沼气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课题

科技部

廖允成

海江波

冯永忠

黄淮海小麦抗旱康干热风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行业公益

中国农科院

高翔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多熟种植模式耗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潜力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基金委

廖允成

来自野燕麦的抗小麦条锈病新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基金委

韩德俊

生物能源植物柳枝稷人工穗芽转基因体系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基金委

奚亚军

作物抗旱节水遗传性状鉴选与利用

863子课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谢惠民

航天小麦变异规律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863子课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王成社

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科技部

贾志宽

环塔里木盆地杏农间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科技部

陈耀锋

陕西小麦综合试验站

产业体系

农业部

高翔

渭河棉花综合试验站

产业体系

农业部

邢宏宜

向日葵杨凌试验站

产业体系

农业部

肖恩时

西北区食用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产业体系

农业部

柴岩

关中玉米试验站

产业体系

农业部

薛吉全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西农9718、陕农138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

成果转化

科技部

李学军

王成社

华山新麦草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基因向普通小麦的导入及其分子克隆和品质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基金委

赵继新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应性评价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

李轶冰

黄土高原旱地苜蓿-粮人食作物轮作效应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

李军

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型农作物关键技术集成及模式示范

行业公益

中国农科院

廖允成

秦巴山区生态群落与生物种质资源调查

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工作

科技部

杨改河

硕士培养

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

为了保证攻读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规范该领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农村信息化等涉农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密切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热爱农业推广事业,并致力于农业推广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2.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的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农业相关学科知识及有关的农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和农业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攻读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实行多学科综合、较宽口径培养原则,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

2.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可以由具有农业推广、农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农业推广或农业管理部门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以脱产与非脱产形式对其理论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3.学习年限

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包括课程学习,生产和社会实践,论文撰写等环节。在职研究生要求至少在3年时间内相对集中脱产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工作实际完成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