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安邮电学院理学院 |
释义 | 概述理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2年的基础课部,2003年成立应用数理系。2009年随着学校学科调整,成立理学院,下设应用数学系(含)、应用物理系、大学数学教学部、大学物理教学部、工程制图与CAD教学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数学与CAD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下的密码与信息安全方向和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方向。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3人。博士19人,硕士30人,24人博士在读。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承担着全校本 、专科生的数学、物理、工程制图等公共基础课10门、本院两个专业的专业课36门及全校研究生的数理基础课。现有硕士研究生60名,本科生411名。 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共30余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近几年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有百余篇,连续多年在我校的论文论著奖励中名列第一。 在师德建设方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两次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院级先进集体、优秀分工会。 在学科竞赛方面,自95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国家奖14项,省级奖116项,共130项。在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理学院学生的考研率近几年一直都是全校第一,2010年应用物理专业考研率高达33%。 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社会声誉高。主要去向为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电子、信息、软件、材料、金融、证券等行业。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院领导院长:徐建刚 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高军安 副院长:惠小强 办公室主任:马红 办公室干事:谢玉霞 教务办副主任:李丽萍 教务办干事:马凯 学工办主任:刘冰 应用物理系主任:査新未 应用数学系主任:李昌兴 大学物理教学部主任:田秀劳 大学数学教学部主任:谢淑翠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部主任:李彩琴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邹志纯 科研成果教学获奖1 “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昌兴 罗卫民 吕建平 韩炳黎 史克刚 2005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李昌兴 谢淑翠 2005 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一等奖 3 《大学物理》 田秀劳 2006 院级优秀课程三等奖 4 《高等数学分级辅导》 罗卫民 2006 院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5 《大学物理》 徐建刚 2006 院级优秀教材三等奖 6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香柯 罗卫民 高军安 姬兴民 苟素 2008 院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林椹尠,李昌兴 2008 院级优秀课程三等奖 8 《线性代数》 赵美霞,李昌兴 2009 院级优秀课程二等奖 9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含教材) 田秀劳 徐兰珍 查新未 2009 院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科竞赛2005年 陕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成功参赛奖3项 2006年 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3项,陕西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2个项 2007年 国家一等奖2项,陕西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6项、省三等奖3个项 2008年 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2009年 陕西一等2项、省二等8项 自编教材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简明教程 /李昌兴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7-04-016628-3 2005 2 高等数学(上册) 罗卫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1445-1 2007 3 高等数学(下册) 罗卫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1997-1 2007 4 物理学导论 查新未/ 西安交大出版社 ISBN978-7-5605-2542-6 2007 5 初等数论 /张小蹦 陕西师大出版社 978-7-5613-3764-6 2007 6 高等数学释疑解惑 高军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369-4417-6 2009 7 大学物理学习与指导 田秀劳/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5605-3174-8/O.301 2009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 李昌兴/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978-7-5450-0371-0 2009 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 /史克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978-7-5450-0371-0 2009 1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 /林椹尠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978-7-5450-0371-0 2009 11 线性代数辅导讲案 赵美霞/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2-2693-3 2009 12 线性代数辅导讲案 /李昌兴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2-2693-3 2009 13 线性代数辅导讲案 /陈芳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2-2693-3 2009 专业培养应用物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按照“加强基础,注重应用,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相协调,兼顾就业,突出应用物理与通信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特色。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工兼备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物理基础,了解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初步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开拓性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适宜到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的工作。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应修最低学分 199学分,其中必修课122学分,限选课27学分,任选课10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课外8学分。 四、主干学科 应用物理,电子信息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路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信息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电子技术基础和量子信息技术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授予学位:学士 一、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学科。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或者更简明地说,研究定向于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遵循学院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突出计算数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信息和计算科学的复合与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计算机技能和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初步能力,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初步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软件的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四年,毕业应修:课内学分190 学分,其中必修课120学分,限选课 25学分,任选课13 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 学分;课外学分 8学分;总计198学分。 四、主干学科 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科学计算。 五、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大学物理、信息与编码、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数理逻辑与图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工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