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释义

历史沿革

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原电气工程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经原煤炭工业部教育司的批准,该专业成立于1987年,西安科技大学在煤炭系统院校中是较早成立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自198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先后为煤炭系统和祖国各行各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水平迅速发展的时期,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需要输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种有利于计算机高等教育发展形式的促进之下,经原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考虑与决策,于1994年12月,由原计算机应用专业教研室、基础部计算数学教研室和院计算中心合并成立了计算机系。

学科建设

1998年,根据国家教委“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精神对专业进行了调整,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行了专业调整,统一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为了拓宽专业覆盖面,计算机系于1999年申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招生;2003年申报目录外“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招生;2005年申报目录外“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开始招生。

截止2005年10月,计算机系已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1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专业(2002年改为高职),本科专业具有工学与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2个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自1992年开始预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近百名硕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计算机系目前组织机构设置有计算机系党总支、系工会、系行政、五个教学教研室、一个专业实验中心(辖四个专业实验室)、一个计算中心(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及实验)和三个研究室,学生管理设置有团总支、学生会和各类社团等。全系教职工76人,专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工职称教师20人,具有博硕士学历的教师占总数67%左右。

计算机系在98年以前每年固定招生本科70人左右,专科45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0名左右。2000年后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尤其自2004年以来,经过艰苦的努力与发展,先后申报并获得两个目录外本科专业,目前本科招生数控制在280人/年,硕士研究生招收60人/年,工程硕士招收15人/年,目前在校生总数1400人以上。

基础建设

计算机系的业务范围除承担本系各专业学生(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外,还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含硕士研究生)的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验任务。

计算机系所辖学校计算中心目前拥有各类计算机设备数百台,包含小型计算机系统、微机及计算机局域网络等实验环境,设备价值一千八百余万元,充分满足了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要求;计算机专业实验中心含有8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设备价值五百余万元,满足本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

计算机系一贯十分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从1997年以来,先后建设校内计算机实习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8个,满足本系各专业外出实习的业务要求。

科研概况

计算机系多年来一直坚持面向工矿企业的网络系统集成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开发;科学计算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智能检测与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步形成了多个具有本学科特色研究方向。计算机系多年致力于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坚持面向社会,面向艰苦行业服务,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近3年来计算机系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从规模上,效益上以及数量上都取得优良成绩;2004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计算机系获得校先进单位;先后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大学生科技作品奖励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EI、ISTP检索4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其中列入“十一五”国家统编教材2部。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和实力。

科研成果

序号 单位 姓名 获奖成果名称 类别 级别 等级 获奖时间 备注

1 计算机学院 秋兴国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2 计算机学院 秋兴国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3 计算机学院 龚尚福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4 计算机学院 李占利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5 计算机学院 张卫国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6 计算机学院 武晓宏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7 计算机学院 朱宇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8 计算机学院 朱宁洪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9 计算机学院 赵亚敏 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奖 2009.06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0 计算机学院 李占利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序号 单位 姓名 获奖成果名称 类别 级别 等级 获奖时间 备注

11 计算机学院 龚尚福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2 计算机学院 张卫国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3 计算机学院 武晓宏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4 计算机学院 朱宁洪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5 计算机学院 许娣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16 计算机学院 赵亚敏 地下水自动监测测报系统 科技进步奖 计划单列市级 二等奖 2009.02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原件在科研处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良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综合素质优秀,能够从事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理论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工作,或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技术等。授工学学士学位。(本科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现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拟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具有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具有计算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学习与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具备信息系统和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信息论与编码学、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软件工程等。授理学学士学位。(本科四年)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系现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拟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具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学习与掌握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培养和技能训练,具备系统与应用软件分析、设计和开发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科技、教育和企事业部门从事各类软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方法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系统建模与UML、分布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专业化软件开发与管理、软件质量与过程管理、软件体系结构等。授工学学士学位。(本科四年)

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系现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和计算机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学习与掌握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分析、设计、实现大中型网络系统,特别是行业化、专业化网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技能的训练,能从事计算机通信网络硬、软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通信原理、IP交换与路由技术、现代通信理论与通信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信息系统集成、现代网络环境与设备、网络分布式计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创新工程学等。授工学学士学位。(本科四年)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专业培养良好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的组建、维护、管理,网站的建设与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与维护,IT行业网络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程序设计方法课程设计、网络安全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设备与组网技术、网站规划与管理技术等。(高职三年)

学院领导

院长:

龚尚福 男,1954年12月生,宁夏平罗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监测监控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现代教育技术。

龚尚福教授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学校计算中心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目前担任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带头人,学校拔尖人才与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兼任的社会工作有:陕西省计算机专业与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教学学会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信息化领域特聘专家。

龚尚福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术领域宽广,业务精湛,专业涉及到电气控制、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四十余项,研究课题涵盖工业自动化、智能监测监控、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现代教育技术等领域,主编出版著作、教材11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

龚尚福教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获奖二十余项次,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三项、教学成果2等奖两项和数项省级荣誉奖。2000年度获得西安科技大学首届优秀教师荣誉;2003年获得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2004年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2005年获得西安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2006年度获得教育系统陕西省“师德标兵”荣誉;2007年获得陕西省“教学名师”荣誉和省级优秀教材2等奖;作为团队带头人获得陕西省教学团队称号;作为主持人2004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两项省级精品课程荣誉。

龚尚福教授任现职以来已指导四十余名研究生,目前致力于大型企业信息化工程规划、设计与计算机信息集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副院长:

李占利 男,1964年8月生,陕西省周至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科学计算及其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与应用软件开发。

李占利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目前担任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李占利教授于1997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制造与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日本岩手大学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面向RP的骨骼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仿生建模技术研究”、“用于隐形牙套制造的牙齿数字模型生成算法研究”等十余个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完成多个软件的开发工作。已有5个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并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10余篇。

李占利教授讲授过"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前沿"、"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最优化方法","数值分析","计算机图形学","科学和工程计算基础"等近十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主持了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参加了三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4部。

李占利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获奖十余项次,先后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教学成果奖1项。曾被评为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优秀指导教师,西安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李占利教授任现职以来已指导三十余名研究生,其中3人的硕士论文被评为西安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英文名称: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