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一附院 |
释义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始建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设床位2000余张,年接待门诊患者100余万人次。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学位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有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8个,受教育部委托,每年承担60余名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任务,是国内少数能培养外国本科和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单位之一。 医院积极构建亚健康预防保健、医疗诊治、康复医学等学科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医学学科。泌尿外科、肾移植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心内科、泌尿外科、肾移植科、妇科、肿瘤外科、内分泌科为省重点学科,影像医学、普外科、肝胆外科、传染科、神经外科、为省优势学科,有5个卫生部临床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有临床研究室、实验室30多个,心内科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陕西省分子心脏病学重点实验室;有6个专业为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心血管疾病、肾脏移植、内分泌、麻醉、病理、护理、消毒供应等9个专业为陕西省医院质量控制中心。 近5年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863高科技专题探索类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6项,卫生部科研项目15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1项,省攻关项目223项,获资助经费6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成果近5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目前在省级医学会有18位专家担任学会的主委,全国学会担任常委以上职务的专家有27人,委员以上任职80人次。 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很多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先进、西北领先水平。拥有磁共振、伽玛刀、数字减影、CT、双光子直线加速器、体部X刀、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心脏监护系统等现代化大型诊疗设备;建立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重症监护中心(ICU)、消毒供应中心;拥有技术实力最强的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CU)、呼吸重症监控中心(RCU),为重危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小肠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等器官移植技术已成熟开展;各种内镜、腔镜、血管镜等诊疗技术广泛应用;微创外科、导管介入技术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在急、重、危、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均形成了突出的优势。 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实行了无午休门诊、无假日门诊制度;门诊检查集中采血,临床服务中心免费为患者送标本、取报告,护送重病患者;检验报告单发放时间缩短为2小时,CT、磁共振等报告单当日发放;院内开通了爱心服务车;医疗收费坚持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多处设立了电子触摸屏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示牌等。同时,还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机制,建立周边省内外县级以上规模的协作医院50余家,大力扶持基层医疗技术的进步。2006年医院被陕西省卫生厅定为首批整体进入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医疗定点机构;2007年,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疗单体建筑,医院8.3万平米的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新的门诊大楼已奠基兴建,在事业的发展中,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厚德、博爱、精医、卓越”是医院文化的积淀,“生命至上,患者第一、爱院敬业、求实创新”是一附院人的追求,在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年来,医院获得了各级组织给予的诸多荣誉,为卫生部全国“百佳医院”、“救灾防病先进集体”、为陕西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窗口单位示范点”;2004年护理工作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并顺利通过复审;肾移植科、肝胆外科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永久性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医院确立了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科教型医院”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诚信、质量、科技、和谐”的战略方针,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医疗改革新模式,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健全计划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实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领头羊的作用,目前已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