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释义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特别在MEMS、网络化诊断、光电检测等方面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总体学术水平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2。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该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组成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4个系:工业设计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15个研究所和4个教学科研中心,1个机械基础教学中心,1个教学实验中心以及1个工程训练中心。

学院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在国内外具有很高声誉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学院现有教职工222人,其中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32人),副教授54人,高级工程师16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400人。

学院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2001年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4,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2001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2。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s硕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该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近3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20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1000余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简介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是1998年我国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通过“211”及“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本学科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在科研方面,本学科一直活跃在机械工程学科与技术前沿。在动力机械摩擦学、动力学、故障诊断、CIMS、激光快速成形、数控技术、激光红外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快速响应制造及摩擦系统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

科研环境

在科研环境方面,本学科包括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863/CIMS质量系统自动化工程实验室及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方面,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研与教学队伍。本学科现有教师12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主要目标

面向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要求,向以IC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速、高精密制造装备、制造信息工程、MEMS和纳米技术、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拓展。开展现代设计及理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工程、工业设计、摩擦学系统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工况监测与智能诊断及振动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还将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控制为手段,在高频响、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分布式能源系统(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的智能管理及智能控制,机电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智能机械等方向开展研究。力争实现本学科的跨越发展,使本学科成为国际知名的学科。

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

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全国高校中较早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包含有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本学科现有博士导师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其中博士学位人员超过60%,教授中45岁以下的超过40%,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近年来,本学科开展了MEMS、虚拟仪器、光电检测、智能诊断、智能传感器系统等学科前沿课题研究,已建立精密工程实验室、光学工程实验室、动态测试虚拟仪器实验室和西安交大-韩国三星联合实验室、西安交大-凌华科技联合实验室,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十五”攻关、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等重点、重大项目十余项,取得了国家级科研成果2项,省部级成果7项。

研究方向

该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精密测试与计量、智能传感器系统理论与技术、智能仪器与测试、光电测试技术、面向现场的计算机智能监控、机电设备网络化监测诊断、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等,特别在MEMS、网络化诊断、光电检测等方面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总体学术水平属于全国领先水平。

主要目标

今后,我们的主要目标是:①紧跟学科前沿,如MEMS与纳米器件,光学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虚拟仪器,网络化诊断,保持学科的持续发展。②在重大工程领域作出有影响的成果。③注重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化。以成果换资金、建基地、促发展。开展科研,促进成果转化。④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水平。⑤积极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级学科设计艺术学

简介

设计艺术学在我国属于“文学”学科,其一级学科是艺术学。它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以技术哲学、工业社会学、心理学、工业生态学、生态美学、艺术史论、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为基础,以各种工程技术为背景。

主要发展方向

我院设计艺术学主要发展方向包括:

1.以我国现代化为目的,探索“以自然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探索规划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生活概念、生产概念、能源概念、交通概念、城乡概念、人居环境等。

2.人与物的关系研究。当前主要以人机界面为研究方向,其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动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工程和交流理论。涉及到用户调查研究、用户模型研究、工业环境中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3.设计方法研究:包含(并不限)设计史论和艺术史论,传统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宜人化、跨文化等方面的设计方法研究。

4.审美心理学研究。这是从传统美学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方向。

5.科学造型研究。以仿生为基础,从自然形态中获取有益的形态和结构,我们在激光快速成型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信息设计研究。其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符号学,信息设计主要包括信息表达研究(CAD、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信息设计研究(信息含义、信息流、信息结构、信息理解)。

学位

我院设计艺术学设有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和工程艺术设计博士学位。

机械学院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前身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创建于1953年,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机械制造”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1992年经国家批准建立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这些年来,本学科开展了机械故障诊断、CIMS、激光快速成形、五轴联动数控、MEMS制造技术与微器件开发、IC压印光刻技术与设备等学科前沿课题研究。

研究方向

本学科有以下研究方向:(1)快速响应制造。该方向以激光快速成形集成制造为核心,研究成果国外瞩目、国内领先。该方向正在向重大工程应用(汽车开发、节水农业)及生物制造等方面发展。(2)现代设计与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CIMS中质量工程自动化方面作出了国内领先、国际上获得高评价的研究。在我国863计划CIMS方面为质量系统自动化带头单位。发展方向为基于网络的设计与制造。(3)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主要研究故障诊断、振动冲击噪声的控制,研究历史悠久,成果国内领先。该方向近期可望在智能监测与诊断、新型阻尼机理与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4)数控技术与机电控制方向。在多轴联动和虚拟轴机床的控制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IC压印光刻技术与设备的研究。(6)MEMS制造技术与微器件开发,新开展的MEMS研究在微型传感器方面已有重要突破,并已获得工程应用,新的发展方向为纳米器件。

今后的主要目标

今后的主要目标是:①紧抓学科前沿,如MEMS与纳米器件,生物制造等,保持学科的持续发展。②在重大工程领域作出有影响的成果。如制造业信息化、汽车车身开发、数控、RP/M、IT制造装备等。③要注重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化。以成果换资金、建基地、促发展。特别是拟在IT制造装备及数控方面建设基地,开展科研,促进成果转化。④注重队伍建设。⑤注意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机械学院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简介

本学科点的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为机械学博士点。目前,本学科点有院士1名, 兼职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8名,教授17名,副教授19名,形成了一支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经常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国际上同行的知名专家几乎都到此访问过,本学科的教授也曾应邀赴英、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做特邀报告。

科学研究与实验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首批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西安)”。自1958年以来,对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压缩机等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学从单个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学大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的概念,并注重于摩擦学与动力学的耦合作用的研究,为我国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分析程序、计算数据和试验技术。并制定了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个部颁标准。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在国内做了许多首创性的工作。在上述方面的研究居国内同行科前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系统和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为特色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点多年来一直倡导基于知识的现代设计的研究和教育,特别强调新知识获取是创新设计过程的核心,并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个学科点在支持产品创新的基础理论,如摩擦学设计、摩擦学系统的系统工程、纳米表面工程、流体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机械电子系统的控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诸多领域有着长时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历史。近年来,本学科涵盖内容还进一步拓展到结构振动控制和工业设计研究等方面。并开展了基于知识的现代产品设计和基于互联网的异地合作设计、资源集成与共享这个前沿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所有这些,都为基于知识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丰厚和坚实的知识基础,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设的主要目标

今后建设的主要目标:保持本学科点在若干研究方向上保持国内领先,并争取在有些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的思路为通过学科建设,高质量完成已有的各项国家科研课题并争取新的国家科研项目,培养和引进一批年轻学术带头人;借助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进一步将本学科在摩擦学、动力学、振动与噪声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械电子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融入基于知识与网络的现代设计中,形成比较系统的基于知识和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的理论体系,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点;使本学科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产品创新人才并能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建设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于1995年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和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新成果,发展制造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研究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制造理论和技术,形成一个制造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基地。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也为跟踪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为企业培训适用人才做出贡献。近年来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和调整研究领域,在先进制造及相关的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李涤尘,赵玉龙、高峰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主任为浙江大学院士谭建荣教授,副主任为高金吉教授、管晓宏教授。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三个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底进行的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中,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同时,实验室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学科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

实验室现有在编固定研究人员48名,教授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 ,副教授10人。研究人员中, 中青年占73%。专职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IEEE Fellow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4人(B类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同时,有2个研究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实验室主要从事: 先进制造理论及技术 (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快速工程、反求工程、质量工程等); 制造信息化与制造系统工程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调度、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等); 制造系统与设备的控制与集成 (工业系统与设备的动态分析及故障诊断、先进机械控制技术、机器人、微型机械电子系统与光、机、电一体化等); 先进制造系统的管理与决策 (发展战略、虚拟企业、供应链等) 。这些研究方向是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有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等特色,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五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研究课题231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1091万元;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发明奖20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72项;出版专著16本,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35篇,国内核心学术期刊论文958篇。

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 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为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 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 之一。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验室现任主任由国际知名微纳米摩擦及表面工程专家 刁东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教授担任。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建设以现代设计、摩擦学、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纳米机能等研究 方向为核心的机械设计及理论的自主创新科技平台,形成以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研究方向的国际高层次专门人才 的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设计重点研究现代设计理论体系,产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产品 性能特征的提取与表征,分布式设计资源的集成与共享等。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特别是可靠性、可监测诊 断性、可维修性、可回收性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于知识和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 产品创新的理论体系,通过网络向企业提供产品创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 知识获取,产品性能特征参数体系研究,网络环境下分布式资源的组织、集成与共享。

(2)摩擦学自1958年以 来,对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压缩机等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学 从单个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学大系统研究,提出了摩擦学系统的系统工程概念,并注重摩擦学与动力学的耦 合作用的研究,为我国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分析程序、计算数据和试验技术。以系统 和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为特色,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具体内容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摩 擦学系统工程,现代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

(3)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主要进行大型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磁悬浮 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大型旋转机械的耦合动力学问题,包括系统线性、非线性 动力学建模、系统辨识、系统仿真、现场实验、振动分析及振动控制等。具体内容包括: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 耦合动力学,电磁轴承转子系统,密封动力学。

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 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为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 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 之一。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验室现任主任由国际知名微纳米摩擦及表面工程专家 刁东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教授担任。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建设以现代设计、摩擦学、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纳米机能等研究 方向为核心的机械设计及理论的自主创新科技平台,形成以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研究方向的国际高层次专门人才 的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设计重点研究现代设计理论体系,产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产品 性能特征的提取与表征,分布式设计资源的集成与共享等。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特别是可靠性、可监测诊 断性、可维修性、可回收性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于知识和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 产品创新的理论体系,通过网络向企业提供产品创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 知识获取,产品性能特征参数体系研究,网络环境下分布式资源的组织、集成与共享。

(2)摩擦学自1958年以 来,对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压缩机等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学 从单个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学大系统研究,提出了摩擦学系统的系统工程概念,并注重摩擦学与动力学的耦 合作用的研究,为我国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分析程序、计算数据和试验技术。以系统 和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为特色,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具体内容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摩 擦学系统工程,现代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

(3)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主要进行大型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磁悬浮 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大型旋转机械的耦合动力学问题,包括系统线性、非线性 动力学建模、系统辨识、系统仿真、现场实验、振动分析及振动控制等。具体内容包括: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 耦合动力学,电磁轴承转子系统,密封动力学。

(4)机械电子工程面向工业过程控制,建设了机械电子系统仿真 和快速控制开发平台,进行了混合控制理论、方法的研究和软件“零件”的开发;建立了多智能主体仿真平台 ,开展了机群系统混杂控制和信息集成方面的研究;建设了基于多现场总线的机电设备测控网络体系。具体内 容包括:机械电子系统建模与仿真,快速控制工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

(5)纳米机能的设计及理 论以微电子工业、情报机械系统、微机电系统、超精加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装备的关键技术开发为背景,以 纳米摩擦学及表面纳米材料形状加工和超精密控制为基础,自主创新设计完成了表面、接触面以及所组成的机 械系统的纳米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浮动微纳粒子空间下的摩擦学系统的服役行为特征提取 和防护标准,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下的纳米机能表面的形成和评价,接触界面摩擦学性能的纳米精度测量理 论和方法。

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中心

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3月,挂牌于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蒋庄德教授任中心主任,赵玉龙任副主任。

目前,陕西省有西安交通大学、航空618所、航天16所、骊山微电子研究所(771所)、宝鸡传感器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展了MEMS的研究。为了推动陕西省的MEMS研究,陕西省MEMS研究中心作为组织协调机构,主要目的是发挥各单位的技术优势,取长补短,防止低水平重复研究;建立以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为龙头,以IC企业为骨干,研学产紧密结合的若干个国家级MEMS发展基地;使陕西省MEMS研究基础或西部地区的MEMS研究提高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争取国家级的MEMS研发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该中心拥有MEMS洁净室、各种MEMS加工设备(包括LPCVD、ICP、PECV、MCP等设备)、MEMS软件平台CoventorWare。现主要从事MEMS设计与工艺、各种MEMS器件、MEMS传感器和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已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两项发明、八项实用新型已授权。完成科技论文五十余篇。

陕西省MEMS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了以下项目中的课题任务:

“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实用化开发”,863重大专项(2002AA404470);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技术研究”,863预启动项目(课题编号:101-01);

“棉条检测FP传感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13研究所;

“集成微光机电系统研究课题-微机械材料力学特性相关问题研究”,973项目;

“针对高深宽比硅微结构等离子体低温刻蚀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05020);

“具有高宽比微传动机械零件的研制”,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光盘表面微观形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纳米结构样板的制造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微观表面形貌测量技术”,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

“基于计算机视觉反馈的微操作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基金;

“MEMS技术与应用”,陕西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微型火工引爆系统MEMS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研制”,中国兵器工业第213研究所;

“组织微阵列制备仪的开发制作”,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机构

精密工程与光学测试技术研究所

所 长:蒋庄德

副所长:赵玉龙 赵 宏

精密工程与光学测试技术研究所于2009年由原精密工程研究所和激光红外应用研究所合并而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MEMS与微纳制造技术、纳米测量技术与精密仪器、传感器技术、智能型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数控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机器人视觉和反求工程技术、生物仪器与测试技术、智能型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光学无损检测,三维形貌测量,光纤检测技术,光学图像信息处理,电子和数控技术,机器人视觉和反求工程技术等。该所是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该所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以及工程师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腾飞人才”特聘教授2人。研究所已培养毕业博士50余人,硕士160余人。现在读博士后及博士生5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

该所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国防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陕西省及西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航空航天部国家及省部委科研项目数十项。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0多篇。相关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等6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

该所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国内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有数十人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访问学者计划。

模具与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所

模具与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创办于1952年的锻压教研室。研究所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研究生100多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精干、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队伍,承担着全院关于模具与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相关科研任务。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模具设计、材料先进成形技术、材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材料成形设备智能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嵌入式计算机测控技术、三维光学测量技术、逆向设计等。

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 项,发明专利 12 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EI、SCI、ISTP收录的论文100余篇,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方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优秀教材2本。

电动汽车与系统控制研究所

电动汽车与系统控制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动车研究开发中心, 曹秉刚教授历任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长。研究所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特聘教授1人,副 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与研究生100余人。、横向科学研究课题。

曹秉刚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家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曹教授及其团队在电动汽车技术、汽车节能新技术、 机器人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有2项国际发明已被正式受理,授权国家发明21项。研究所王晶教授现任交大工程坊主任,其指导的交大机器人队在国际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多次夺冠。

研究开发中心与研究所在985项目建设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交大电动汽车1号(XJTUEV-1)和2号车(XJTUEV-2)的研发,并参加了当年11月举办的中日“新丝绸之路”挑战活动,完满完成任务。2007年成立了苏州研究院电动汽车与系统控制技术实验室,并被评为“苏州市重点实验室”。

2009年学校成立了车辆工程系,曹秉刚任系主任。研究所承担了“3D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传动与控制”等课程的本科课程教学,并同时为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开设了“机电系统控制”和“电动汽车技术”等课程。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所长:丁玉成

研究所是1994年由我国机械工程领域著名教授顾崇衔创办的机械制造工艺组发展形成的教学科研合一机构,现有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28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研究团队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是教育部“增材制造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8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5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研究所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依托研究室建设有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快速成形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承担“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本科教学课程。

科研方向:(1)高速高精度机床:研究机床动、静、热特性建模与结构优化、机床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机床误差前馈、补偿技术。(2)快速制造技术:研究快速制造的新原理、新工艺、新材料,研究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系统,研究与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3)生物制造技术:将制造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探索制造技术为制备生物体的新方法与新原理。(4)微纳制造技术:研究微纳制造中的新工艺新方法,为集成电路制造探索新方法;研究微结构环境下流动特征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并在节水器件中开展工程应用。(5)大构件装配技术:以飞机装配为背景,研究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的研制。(6)复合材料铺放技术:研究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的原位光固化铺放原理与关键技术,研制复杂复合材料构件自动化原位光固化铺放装备。研究所注重学科交叉与工程实践,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制造系统与质量工程研究所

制造系统与质量工程研究所是陕西省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863/CIMS质量系统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所在单位。 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工程师1人、科研秘书1人。在校研究生65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生51人。拥有企业应用服务器、大型关系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大型有限元计算工作站、三座标测量机、数控加工中心、双工质冷却实验室、光测量实验室等较为完善的教学及科研条件。

主要研究方向:

 质量自动化及检测技术

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技术

 大型装备关重件的质量评估技术

 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检测技术

 工业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 工业系统安全分析技术

 工业系统故障分析技术

 大型装备维护维修技术

 先进维护、维修理论研究

 智能维修技术研究

开设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

 企业信息系统设计

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

 电子制造技术

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实验)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制造系统建模、性能分析与优化

 设计及制造质量工程

 工程光学

 光学信息处理

承担的科研项目:

 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础研究超温服役环境调控机理与双工质冷却新原理(973)

 石化设备群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状态管理系统研究及开发(863目标导向)

 面向化工生产装置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863)

 基于特征动态分解的三维工艺规划技术研究(863)

 支持知识融合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863)

 面向约束元层的装配工差网络生成技术研究(基金)

 虚拟企业集成质量系统信息主动共享及安全机制研究(基金)

 测量数据的直接数控刀轨生成和工艺优化新技术研究(基金)

 提高并行式共焦测量系统信噪比和灵敏度的新技术(基金)

 直驱式工业平缝机控制系统研制(西安市科技局)

 东汽企业集成质量系统二期工程(企业)

 渭化采供与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企业)

 薄壁箱体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研究(企业)

装备智能诊断与控制研究所

装备智能诊断与控制研究所于2009年由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研究所和CAD/CAM研究所合并而成,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实体,是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组成单位和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之一。

装备智能诊断与控制研究所下设CAD/CAM研究室、数字控制与装备技术研究室、装备动态分析与智能诊断研究室、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研究室。现有教师30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9人,高工1人,讲师3人,实验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在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00余人。

承担了《数控技术》、《测试技术》、《工程制图》、《现代信号处理及工程应用》、《CAD/CAM基础理论与应用》、《机械系统集散控制》、《面向制造工程的计算智能方法》、《机械系统故障诊断》、《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应用》等20多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教学。其中《数控技术》、《测试技术》、《工程制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国家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留学人员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0余项,校企联合横向课题50余项,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科研成果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与教学成果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

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隶属于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1994年,经批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润滑理论及转子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相关领域中对国内外学者提供开放研究环境。 由于研究所已经在摩擦学和动力学领域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工作,并得到国家和省部委的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30余项,因此实验室在上述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研究所的研究范围已经超越了其名称所能表达的含义,几乎覆盖了高速旋转机械的所有方面。同时,一些上述未提及的项目也正在研究所中进行。例如,现代设计和机械电子控制。承接大项目和前沿项目并能及时完美地完成项目是本实验室的特色。

在40年的工作中,研究所拥有了一批团结、奋斗、工作能力很强的能面对任何挑战的研究人员。12位工作人员中有9位教授(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和1位副教授。研究所开设了一系列的博士及硕士学位课程,每年大约可以招收40名左右研究生在所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

研究所与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合作。所有提出的研究项目都是用于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的。例如,在钢铁制造石油化工以及电力和机器制造工业领域。

长期以来除了参加本室主办的两个国际性会议外,每年均有多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10人次左右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邀请和接待了包括 H.P.Jost 等著名学者来实验室访问、交流或讲学,一名英国学者来实验室作短期合作研究。实验室和英国Cranfield大学、美国南加州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市高等技术学院等对口系、所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签订了长期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协议。

智能检测与仪器研究所

智能检测与仪器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现有教授2人(博导1人),副教授4人(博导1人),讲师5人。目前,在读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已毕业博士5人、硕士40余名。本所是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单位,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西安交大--凌华科技虚拟仪器实验室”。

研究所主要从事监测诊断、智能机器人、嵌入式仪器等技术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国家机床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陕西省工业攻关计划、总装部和横向课题等10余项;所开发的监测诊断和维护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钢铁等行业,产生经济效益5千多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项;发明专利三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机械故障诊断学》、《测试技术》、《智能仪器电路设计》、《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训练》、《虚拟仪器设计》、《虚拟仪器设计专题实验》、《工程制图》。

承担研究生课程:《嵌入式系统及其电路的开发设计》、《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 。

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的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液压及机控教研室,1981年获全国首批“流体传动与控制”博士学位点。1994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原流体传动与控制二级学科改为机械电子工程。本研究所秉承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中将设备本体和控制方法紧密结合的特色,把握机械电子系统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轮式移动机器人设计、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监控应用、复杂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果。

研究所现有在编人员8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在读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研究所形成了一支由机电产品设计、状态监测、系统控制等领域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承担着机械工程学院《机械控制工程》、《机电系统控制》、《现代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原理》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省级教改项目2项,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本。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研究所参与“97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多项,企业合作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申报专利十余项。发表SCI、EI检索的论文7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移动机器人设计及路径规划、复杂机械系统的分析/设计/监控、新型驱动装置的开发与应用、现代加工制造过程控制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视觉的智能机器等。

智能仪器与监测诊断研究所

智能仪器与监测诊断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诊断仪器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融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利用信号传输、分析、识别等先进技术,进行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单位成立后在已故屈粱生院士的带领下,独创了全息谱理论和方法。全息谱理论和方法通过信息集成和融合,提高了监测诊断的准确性,在回转机械的监测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全息谱理论和方法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之后又将全息谱理论用于传统的机械动平衡中,发明了全息动平衡理论和技术,提高了动平衡精度,缩短了动平衡周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目前研究所有教师8人,均为博士毕业,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20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了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械信号处理,智能化监测诊断仪器与系统集成,设备全息动平衡及智能维护。

在科研方面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基金、基金重点、国家攻关、863、973项目13项,博士点基金、省攻关等项目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以全息谱为核心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被列为“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在乌鲁木齐石化、扬子石、兰州炼油厂、荆门炼油厂、镇海炼油厂、内蒙丰镇电厂、泸州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天津石化公司、渤海石油钻井公司、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山西化肥厂、石家庄炼油厂、独山子炼油厂、宝钢、燕山石化公司、陕西蒲城电厂、陕西渭河电厂、长岭炼油厂、陕西渭南化肥厂、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西安504研究所、东方汽轮机厂、中国船舶公司703研究所、陕鼓动力等几十家企业得到应用。目前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的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机床重大专项项目2项以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

机械电子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及信息系统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简称机电信息所。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5名。自研究所成立以来,共培养博士18人,硕士100余人。在读研究生近50人。研究所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方面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磁悬浮技术、机械电子学、转子系统动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复杂监测装备与系统集成技术等。

机电信息所拥有多种支撑的高速转子试验系统、快速控制开发平台dSPACE、数字逻辑测试系统、DSP开发平台、多现场总线测控平台、机电信息综合分析软件等,具有进行复杂机电系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和能力。承担包括国家基础研究、国家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研发在内的10余项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多项企业研发项目。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在工程制图教研室、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室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目前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之一。承担全校机、动、电、医、管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重点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实验。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并批准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任何正嘉教授,中心拥有专职和兼职教师70人,实验用房1800平方米,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制图”和6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开设课内基础和小型设计实验50余项、CDIO综合实验10余项和科研创新实践10项;正式出版教材39本,自编实验讲义及实验指导书31本;承担各种教改项目52项、科研项目19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校级奖12项;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5项;指导大学生获得包括亚太机器人国际大赛冠军等国际、国家奖15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