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伍光和 |
释义 | 伍光和,男,汉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教授。1937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56.9—1961.7 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习 1961— 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和西北开发研究所工作 1975.10— 1976.1 在北京大学进修 1980— 1985 兼任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研究实验站站长 曾任国家教委首届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冰川冻土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建设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现为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协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副主编、《生态经济学报》编辑部主任。 先后讲授过中国自然地理、普通冰川学、地理环境总论、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干旱区自然地理等课程。 参加过青藏铁路沿线科学考察,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及利用研究,中日合作天山博格达峰冰川考察,甘宁青自然环境及农业经济系统研究,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兰州经济圈城镇发展研究,陇海—兰新地带环境、生态平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以及井冈山、四川广安、云南石林、福建古田、甘肃天水等地旅游规划。 获奖情况 2003年,《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获甘肃省计委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本人为主要执笔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擦报告》(本人为主编)获国家林业局及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本人参与甘肃卷写作)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6年,《综合自然地理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沙漠——呼唤春天的土地》获广电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1992年,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获甘肃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1990年,《2000年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总报告》获甘肃省社科二等奖(本人为总报告组副组长) 1987年,获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优秀队员奖; 1984年,中国及毗邻地区第四纪冰川冰缘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获甘肃省教委一等奖,1991年1月同项目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1984年,天山博格达山冰川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 1981年,《祁连山冰川变化及利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二等奖; 1990年以来的部分著作 伍光和,蔡运龙.《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仇方道,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类型与开发模式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3,26(4)329-333 伍光和,潘晓玲.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星球地球出版社,2002; 仇方道,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战略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4):14-18 伍光和,王文瑞.地域分异规律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耕还林还草[J].中国沙漠,2002,22(5):439-442 杨根生,董光荣,曲耀光,张景光,伍光和.关于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带地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情况与建议[J],中国沙漠,2002,22(5):416-427 杨根生,董光荣,赵兴梁,曲耀光,李栋梁,伍光和.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不宜大规模开垦[J].中国沙漠,2002,22(5):409-415 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中国绿洲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1-8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伍光和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J].地学前缘,2002,9(2):321-328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伍光和等.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314-319 潘晓玲,伍光和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地理与资源利用》,科学出版社,2001 申元村,伍光和等.《中国绿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伍光和,张英. 中国绿洲地域系统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3)1-10 赵济,陈传康,伍光和等.《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王静,丁其涛,伍光和.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的自然基础及最适宜集水类型的划分[J].中国沙漠,1999,19(4):384-389 伍光和等.《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伍光和等.《甘肃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区划 载《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甘肃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魏虹,赵松岭,伍光和.黄土高原半干旱集水农业的气候学初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1996,10(1):64-70 伍光和.关于空间地理规律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48-49 伍光和,姚永玲,乃成龙.甘肃中部城镇发展的自然基础[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22(4):59-65 Wu Guanghe et al. The Mountain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rid Land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994.01 伍光和等.陇海——兰新地带西段城镇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1994 赵松岭,伍光和等.甘肃省榆中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 伍光和等.中国干旱区山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03-04 冯维波,伍光和.试论自然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4):1-6 伍光和.黄土高原重点县综合治理与发展规划中的地域分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6(1):1-7 郭绍礼,伍光和等.《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研究》(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徐建华,伍光和等.甘肃黄土高原区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01 伍光和.论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的高原地带性规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07 伍光和等.《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伍光和等.《柴达木盆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