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舞蹈服装 |
释义 | 舞蹈服装 dance costume 舞蹈演出时的衣着和服饰。它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综合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够形象地说明角色的年龄、职业、身份、性格,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特征;同时能够突出不同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服装特点①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舞蹈表演的需要,即轻便合体,舒展自如,能够适用于各种幅度的动作。某些为特定舞蹈设计的服装,用特殊的结构和材料,如飘带、披纱等,造成动势。 ②舞蹈服装通过造型手段,以不同的形式和色调去渲染角色的意想和情绪,烘托出不同舞蹈的不同感情色彩。 ③根据舞蹈表现方法上的虚拟、夸张、浓缩以及抒情优美的特色,舞蹈服装的设计必须运用装饰风格,避免与日常生活服装雷同,即在服装的结构和用色上也要给予变化或强调,使之达到与舞蹈表演协调,从而提高其审美价值。 ④每个民族的民族舞蹈虽然各不相同,但各民族的民族舞蹈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 ⑤常言道“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各自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迥然不同。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使同样的艺术形象有着不同的处理,不同审美观念显示出不同文化传统与艺术手法 服装功能舞蹈服装的功能:能够形象地说明角色的年龄、职业、身份、性格,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特征;同时能够突出不同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舞者为了练功方便,也会在平时穿着基础体服,像丹诗戈舞蹈服装类 设计制作服装设计包括创作构思和具体体现两个阶段。创作构思阶段包括与舞蹈创作者沟通、进行作品分析、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草图设计、考虑舞台(或表演场地)、演出光效等综合构思以至完成最后的造型效果设计图。具体体现阶段,即服装制作加工,是体现设计意图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设计者和制作者(包括制版师、造型师、制作公司跟单人员等)要默契合作,在拟定各项具体制作方案如用料、染色、特殊裁剪及细部装饰等方面,设计者要直接考虑舞台(表演场地)、光效等使用的效果,并负有艺术效果责任。 同时服装的使用也分舞台服装设计和平时练习服装。 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中的群舞《团扇》的美丽魅力: 在服饰造型、面料、版型、色彩上扬长避短的选择创新: 首先深刻理解宋立老师在这款服饰的设计意图。在选择服装面料上动脑筋。因晋商时代服装宽大和富有的真丝绣花缎面料与展示舞蹈演员形体存在矛盾,和影视剧服饰没有多大区别,会把舞蹈演员好的肢体条件显的又矮又胖。 精心选择的面料半透明、柔和的光泽、质地薄而有骨、易染色、在舞台灯光下显华丽而吸光、同时双层面料的设计运用上、虚与实、薄与厚、宽大与合体强烈对比下,创造出美丽和谐。 在版型设计上,赋予演员体型美的同时又不脱离晋商时代服饰肥大特点、这是两种材料.两个不同肥瘦尺寸、进行有机结合 。 色彩:直接选用了最有山西代表性的色彩“娇月蓝”,直接染色 这种色彩,在舞台灯光下沉稳而明亮,华丽而不俗。为多彩绣花做衬底色,更显出服装色彩的亮丽。 舞鞋:三寸金莲舞鞋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制作中,重在线条分割和色彩的明暗,创造出视觉上的视觉错! 同时又用代表性舞鞋的高跟,体现了三寸金莲的历史特征,增加了演员肢体长度。 中国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的不同点1、审美追求不同 在表现人体美的方面戏曲强调服装造型的强烈对比每种服装都具有极强的人物身份性格的特征性,而舞蹈服装强调人体本身的美感采用直接的有生命的人体作为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手段。人体是舞蹈美的物质基础。舞蹈服装款式相对开放直接暴露演员的身体多一点四肢经常直接曝露在外面显示演员的人体美而戏曲服装几乎是全封闭的不暴露演员的身体通过服装丰身的特定性格和身段表演来表现含蓄美。 舞蹈演员从古到今部是有男性和女性而戏曲演员最早只有男演员旦角都是男扮女装的。汉画舞蹈常有俳忧伴舞,如南阳汉代回像砖中的双人舞,舞女秀颈束腰舞臂甩袖,舞姿轻盈对面伴舞的男优,上体裸露……。那时就强调女性的人体曲线美男性人体的阳刚之气。舞蹈的动作幅度很大过于繁琐的服装不利于演员动作的表演。短小轻便开衩多的裙摆幅度大的服装,才便于舞蹈动作的完成。 戏曲几百年的历史中只有男旦。而男旦不可能通过曝露身体来表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反而要将男旦的身体遮起来通过身段表演来表现女子的人体曲线美。这与舞蹈服装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戏曲是唱做念打的艺术但相对于舞蹈它的动作幅度小得多速度也由于戏曲以唱为主它的舞蹈动作只是它的一个辅助表现手段,它的动作幅度不像舞蹈那样大速度相对缓慢得多便台下的观众能很清楚地看到演出服装的具体细节这就要求演出服装精美耐看经得起观众仔细品味和观赏。因此戏曲服装成为刺绣之服,刺绣成为戏曲服装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唯一的艺术手段舞蹈动作是全方位的身体的局部全部都是传情达意的载体。舞蹈始终处于动作幅度大速度快的运动状念。通过舞蹈的动作带动服装的衣片(裙片袖片等)的动感造成服装的新造型。因此舞蹈服装具有动态美。 2、设计理念不同 传统戏曲服装最大的特点是程式化很强有一套严格的穿戴规制——衣箱制。 衣箱制核心(或称本质)是:以一套固定戏曲专用设备及其应用制度服务于不同题材古典剧目的一切演出。它吸收了不少明朝生活服装进行了艺术化加工后来又将清朝生活服装融入戏衣之中。 舞蹈服装也有程式,但它与戏曲的衣箱制不同。它有古典、民间、芭蕾、现代等等限制两者都是要表现人物时代和主题但采用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各异。此外戏曲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没有布景等其它说明性的附属手段所以服装本身几乎承载了需要说明的全部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式并且各具鲜明的特色包括其造型和色彩。 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相比更为简洁、浪漫和写装的色彩更多的是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舞蹈服装强调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特征人物情绪性格等等舞蹈服装的色彩更多地是表现人物的情绪烘托气氛。 例如同样是《霸王别姬》中虞姬自刎那场的服装造型。《霸王别姬》中廑姬身穿鱼鳞甲,鱼鳞甲又名虞姬甲。首创于梅兰芳先生主演的《霸王别姬》后来成为梅派古装的代表作之一。舞剧《霸王别姬》是以民族舞蹈元素为基础强调历史时代特征吸收运用了不少现代舞蹈语汇,加上华丽的舞台制作给人印象最浑的是戏剧感染力和民族舞与芭蕾现代舞的结合。 通过以上虞姬的服装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舞剧的服装更为筒洁写意抒情、浪漫传统戏衣不分时代也就是不强调历史时代特征。但现在很多新编历史戏曲部强调历史时代特征。京剧《霸王别姬》的服装不强调故事发生的历史时代特征。新编的越剧《虞美人》的服装则强调历史时代特征同时它又继承了传统戏衣的元素。由于舞剧和戏曲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及戏曲中京剧与越剧不同的艺术风格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的设计理念。 戏曲的剧本严谨通常是以人为本主要通过描写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类的思想性格情绪精神面貌社会道德等内容的。而舞蹈一般只有简要的故事提纲更注重表现情绪情感。除了表现人类情感以外舞蹈还擅长动植物等拟人化表演。戏曲可以通过唱词来交代故事情节,来转换舞台时空。而以身体动作为主体话语的舞蹈服饰却有着与戏曲服饰所不同的独到的演艺品性和演艺风格。 舞蹈服装的造型丰富多彩。刻画角色形象的服装除了有贴近真实历史生活服饰的服饰款式外还有夸张的各类服装。夸张是舞蹈服装设计的最重要的创作手法。它分为意象夸张造型夸张息象与造型夸张三种方式。到意夸张服装的某些的部位以使裙摆硕大衣袖衣撰超长等使之成为舞蹈动作的延伸强化乃至舞蹈动态形象创造之本身。也有模拟强化动物、植物景物造型特征的仿生设计的服装这是舞蹈服装所独有的。 舞蹈服装的种类我国舞台演出服装一般可以分为话剧服装、歌剧服装、舞蹈服装、戏曲服装四大类。各个不同剧种的服装形态和表现形式以及创作理念上有较大的差异。话剧形式更接近生活原型本身,同时是以人物对话、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的表现手段,一般更接近人的生存状态。所以话剧服装通常是以写实的方法为主进行设计的,话剧虽然也有写意性的服装设计呈现,但总体来说,写实性是其最主要的形态特征。歌剧服装介乎于话剧和舞蹈服装之间,更强调整体性和造型感。但歌剧较之话剧则具有较大的写意夸张空间,例如朱迪.泰摩的《俄狄普斯王》。而中国歌剧一般更像歌舞剧,所以服装设计空间很大,风格也更多一些。 舞蹈服装是更写意和夸张的门类,这是由于舞蹈本身的艺术形式决定的。舞蹈短于叙事而长于抒情,所以舞蹈服装要承担更强的说明性和标示性,因而呈现出更夸张和写意性的特征。舞蹈服装与戏曲服装也有写实性的服装,但这种写实完全不是再现生活的真实形象,更多的是取其形似表其神韵。中国歌舞服装的发展与中国戏曲服装存在着相承相融的关系,在设计理念和审美层面上有很多相似点,它们特有的审美形态是在千百年来无数人的不断积累继承和创新中完成的,所以研究舞蹈与戏曲服装的关系,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舞蹈”,顾名思义,舞蹈服装是由“手舞”与“足蹈”所构成,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已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戏曲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念、唱、作、打”中的“打”和“作”也有很舞蹈化的成分,但它与舞蹈动作的“语言”不同,它更多的具有展示技巧和说明情节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