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院 |
释义 | 五院是五权宪法的体现,是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即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司法院掌管司法律政事务;考试院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监察院负责监察。各院皆可依据法律发布命令,并有权在职权范围内向立法院提出法律议案。现在台湾当局,依旧沿用这个政治体制。 国民政府时期的组织机构(行政院(Executive Yuan): 立法院(Legislative Yuan): 司法院(Judical Yuan): 考试院(Examination Yuan): 监察院(Control Yuan):) 国民政府时期的组织机构行政院(Executive Yuan):1928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下设内政、外交、军政、海军、财政、实业、教育、交通、铁道九部及蒙藏、侨务两委员会和一卫生署(以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屡有裁并增置),分掌各有关职权。各部设部长一人,政务次长、常任次长各一人;各委员会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一人。院长综理院务,监察所属机关,任免行政官吏,主持行政院会议,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院长代理。行政院会议得议决以下事项:①向立法院提出的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国际事项;②荐任以上行政官吏的任免;③行政院各部及各委员会间不能解决的事项;④其他依法律或行政院院长认为应付行政院会议议决的事项。 立法院(Legislative Yuan):1928年12月5日正式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但非代表民意机关。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国际事项等权,并得向各院及行政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院长综理院务,指挥所属机关,提请任免立法委员,主持立法院会议,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院长代理。设委员四十九至九十九人,任期两年,得连任,但不得兼任其他官职和律师业务。设法律、外交、财政、经济、军事五常设委员会,并得根据事实需要,增设临时性的特种委员会。 司法院(Judical Yuan):1928年11月正式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院长综理院务,提请任免所属官吏,主持司法院会议,并经最高法院院长及所属各庭庭长会议议决后,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院长代理。下设司法行政部、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分掌司法行政、司法审判、行政诉讼、官吏惩戒职务。 考试院(Examination Yuan):1930年1月6日正式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院长综理院务,领导并监督所属机关,提请任免所属官吏,主持院务会议,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院长代理。设考选委员会、铨叙部,分别依法行使考选和铨叙职权。 监察院(Control Yuan):1931年2月16日正式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审计职权。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院长综理院务,提请任命所属官吏,主持监察院会议,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院长代理。设监察委员十九至二十九人,任期无定,依法享有特殊保障,但不得兼任其他官职。下设监察使署和审计部。 唐朝时期组织机构唐代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后代沿用其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