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圆鼓 |
释义 | 基本简介五圆鼓又称“打五圆”、“五子登科”,表演者要同时敲击一面大鼓四面小鼓(也有两面小鼓称为“打三圆”),伴有唢呐、大锣、小钗等乐器,打五圆共分引子、双凤朝阳(双锁呐)、打五圆、结尾四个部分,鼓手主要特技有缠项、单扫边、双扫边、对角线击、抛槌、转背击等,其槌法轻重有致,张驰得当,在音乐的节奏中,呈现出起伏、跌宕、顿挫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目前属于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南市第一批市级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合阳五圆鼓是合阳县一种独特的含民间吹打乐的舞蹈表演形式。合阳是《诗经》发祥地,鼓乐在远古时期即成为祭祀、战争的主要工具。初考,战国魏文候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五圆鼓产生并延续至今。 五圆鼓延续下来,是以民间吹打乐的形式用于葬礼表演,其敲击乐主要为鼓,即中间一大鼓,周围四个小鼓组成一个大圆,寓意“圆满”。敲击起来,节奏明显,张驰有度,通过振节作用,十分动听。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反复加工,五圆鼓逐渐进入广场表演和舞台表演,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独特的一种鼓舞形式流传至今。 基本特征五圆鼓自形成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如下基本特征: 1、把鼓舞动作置于极强的音乐节奏中去表演,给人一种质朴美和简约美。 2、唢呐在吹奏“双凤朝阳”时,双唢呐夹稍子(唢呐的发声体),把发声体的原音与唢呐的共鸣音结合起来,烘托了表演的气氛。 3、节奏极强的简朴与刚健并重的特征,表演者在特定的音乐声中,张驰有度,经重缓急的槌法变化,展示出一种协调美。 主要价值1、观赏价值。五圆鼓的舞蹈动作,诙谐逗人,动作夸张,应用于舞台或广场表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2、学术价值。五圆鼓把锣鼓与民间器乐结合起来的特殊作用,对于研究我国的舞蹈史、民乐史与民间风俗有着一定的研讨价值。 面临问题1、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一些青年人不愿学这种传统艺术,认为观众面太窄,不吸引人。 2、搬上舞台后,未从音乐、舞蹈上进行规范整理,仅靠口授传承,使传承步履艰难。 3、由于表演道具的缺乏,在葬礼活动中,观众虽然想看,但因村里无鼓而不能如愿以偿,民间艺人带鼓又很不方便,且鼓调不配,使这种表演愈来愈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