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音戏 |
释义 | 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戏剧简介五音戏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 据老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96年92岁)回忆,他父亲邓九星的老师叫荀兴旺,荀兴旺的老人叫铁笛,铁笛是当时有名的肘鼓子戏小生,从铁笛——荀兴旺——邓九星——-邓洪山,四辈相传的时间对照起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肘鼓子”戏最初分东路、西路、北路三支。东路、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缺少专业剧团沿袭,解放前已基本消亡,北路(又名“灯腔”或“腔”)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境内和桓台县乌河头村,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现在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属于西路“肘鼓子”,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 发展历程五音戏的发生、发展、定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雏形“秧歌腔”(“秧歌”和“姑娘腔”)时期:关于秧歌的起源,清翟灏在《通俗篇》中道:“今有秧歌,本妇所唱也。《武村旧事》元夕舞队之‘村田乐’即此”。相传,古时候章丘、历城一带,逢农间、节庆之际,农民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用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或庆丰收,或祝颂太平,进行自娱自乐。这期间,便有许多文化人加入进来,或为其填词,或为其编故事。据说清朝中后期,有个叫车丹的退隐老臣,受其感染,便根据制作豆腐的过程,编写出《拐磨子》一剧。此剧通盘都用“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即上下两句演唱到底,其表演也是模拟劳动中的动作。这种保留着秧歌痕迹的剧目,在五音戏中还有一大批,如:《借》、《逢罗》、《下关东》、《王小赶脚》等。 漫长发展“五人班”(肘鼓子)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肘鼓子戏的剧目逐渐丰富起来,有些不堪失去土地及天灾人祸重重压力的农民,便纷纷借助肘鼓子戏的这种演唱形式,成为乞食讨饭或谋生的一种手段,即是“一人唱门子”去讨饭,二人三人“扒地摊”,三人五人“盘凳子”。著名老艺人鲜樱桃,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走过来的,至死他在身上还留有当年他“唱门子”时,被狗咬过的痕迹。 后来,逐渐出现了许多一二人打锣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戏班,他们往往是一家四、五口人或一伙四、五人的演出帮伙,当地老百姓就习惯的把他们叫做“五人班”,这一名称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 二十世纪初,“五人班”开始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最初多是在简易的席棚内演,后来又进入茶馆内演出。如“风顺茶园”、“文举茶园”、“民乐茶园”、“鹊华居”等,都有他们的足迹。 最早在此唱红的是李德兴(艺名根柱子。1896--?)。一九一七年邓洪山也随父亲邓九星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单在“顺风茶园”就一唱唱了近三十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他的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这一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它的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他的表演也不再单一化,它的兴起使当地有名的章丘梆子戏逐渐消亡下去。 成熟时期五音戏时期:一九二五年,山东军阀张宗昌为其母祝寿时,从北京邀来了京剧名角梅兰芳和余叔岩,山东省唯一邀请了“鲜樱桃小戏班”,他们同时在珍珠泉院内的戏楼子上同台演出。这次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并从此结为好友,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都有记述。 一九五一年,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了邓洪山在《樊江关》中饰演“薛金莲”的表演,对他深表佩服,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武家坡》中的一句甩腔,后来用在《王小赶脚》中“奔走阳”(哎哟哟)关一句里,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一九三三年秋,鲜樱桃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八张“五人班”戏的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五音戏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五人班”在济南期间,经常与山东梆子、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称为“二六合班”。 一九三五年秋,经马彦祥(原齐鲁大学教授、后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长)介绍,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七个戏共计六张唱片,从此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人班”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广大农村地区据说有五、六个小戏班在活动。 红极一时的“五人班”没有个正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灌制唱片时“百代唱片公司”赠给自己的写有“五音泰斗”四个大字的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五人班”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变沿袭下来。 解放前夕,由于战乱不止,五音戏演职人员纷纷逃出济南,进入鲁中南部山区,或帮人排戏,或重新“盘凳子”,一时“五音戏”销声匿迹。邓洪山也逃进章丘县青野一带的山里以教戏为生。解放后,以邓洪山、明鸿钧、张方玉为首的三个戏班,重聚淄博,于一九四九年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剧社,一九五四年邓洪山率领一个演出队,到上海市参加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他本人被评为“表演一等奖”,并获金质奖章一枚,一九五六年,向当地政府登记注册,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 “文革”期间,剧团再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改行。直到“四人帮”倒台后,五音剧团才重新恢复了建制,于一九九八年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直延续到现在。 艺术特色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 传统剧目五音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由于表现的多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故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言简意赅,深得一方百姓喜爱。 有关典故五音戏,原名“周姑戏”。距今大约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长山(当时的县名)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周村是她常到之处(此时周村已是鲁中商业重镇,属长山县)。时值清末,朝廷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乞讨者甚多。 有一对年青要饭的,两口子特别喜欢周姑子的小曲调。每天要饭归来,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庙门下住宿,偷听她唱小曲。此时,周姑子回到庙中就爱唱“尼姑思凡”。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很多。从此,再上门要饭,就经常唱段小曲给人家听听,以讨得主人欢喜,多打发一点干粮。后来,别的要饭的,见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饭要得特别多,也跟着到庙门下住宿,学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要饭的便学会了唱周姑子小曲。 周姑子的小曲小调广泛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爱听这个调调了。乞讨者们有了更多的生存机遇了。于是,要饭的自动组织起来,打场子、赶庙会、唱堂会、庆宴会、忙红白公事…… 由原来的干口清唱,到加上锣鼓动静。这就形成了周姑戏的雏形。 章丘有个叫李德兴的艺人,原来是唱章丘梆子的。因为该戏占人多,往往是挣不出吃来。后来,听说一帮要饭的串庄赶会,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红火,占人不多,挣钱不少。就领着几个人跟踪他们,一边看,一边听,把这帮要饭的“玩意儿”学到手,重打锣鼓另开戏,大见成效。由于该曲调易唱易学,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文中的男婚女爱、打情骂俏,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逢场做戏、捧场逗眼,乡土气息,通俗易懂。倍受农村妇女青睐,称为“拴老婆撅子”。李德兴的儿子唱周姑戏唱红了!人们送给他一个艺名叫“根柱子”(意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许是他的乳名。未详。作者注)。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摸摸根柱子大辫子,三天不用想汉子(清朝男人都留辫子)”。“听见根柱子锣鼓响,烀饼子糊到门框上(指妇女慌着去看戏,忙中出错)”。周姑子唱腔流传开了,影响很大,当地一些戏班纷纷移植、改唱。据周村老艺人张金霞口忆,他的师父原来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学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的父亲,原来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后来,领着邓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戏”了。 周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戏”班,在周村唱响了,唱红了。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周村演出时,看了“鲜樱桃”的表演,大加赞扬。据说还向他学了一招(水袖功)。后又赞助戏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戏”正式改名为“五音戏”……这些自然就是后话了。 传承价值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清朝后半叶传入淄博,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在农闲季节,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民间最早的五音戏班社是1860年前后成立的大徐戏班(在今张店区傅家乡),演出的剧目有《狮子楼》、《彩楼记》等。此外,还有荣春戏班(今张店区石桥乡)。当时的戏班并不固定,演出既无化妆,亦无伴奏,用秧歌腔或小曲演唱,唱词多是顺口溜的形式,以跑圆场、土台子为主要演出场所。清末,在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始配以锣鼓伴奏,演员也略有装扮。 20世纪初,”周姑子戏”已遍及境内各区、县,民间的戏班(社)已很普遍,1914年张店王焕奎(艺名王妮子)成立的50余人的戏班在民间影响较大,这时期,“周姑子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传至今日,该戏的板腔主要有悠板、二玉应、鸡刨爪、散板。1933年,民间艺人邓洪山等经北京马彦祥介绍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该公司赠给邓洪山一面锦旗,上书“五音泰斗”4个字,自此“周姑子戏”正式更名为”五音戏”。 解放前夕,五音戏艺人有邓洪山、明洪钧等。 解放初期,张店东南村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曾上演过《拾玉镯》、《王二姐思夫》、《小俩口回娘家》,周村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博山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不久刘、邓两个戏班合并,成立了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并于1950年在博山向人民政府登记落户。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二赶脚》,邓洪山获演员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 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社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演职人员增至60余人。1958-1965年,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淄博大地。其间演出的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 1975年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余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1960年国庆期间,该团进京汇报演出,部分中央领导及文化界名人观看了演出,周总理还亲自接见了剧团的部分演员。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1985年剧团再次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目前,这支近100人的演出队伍仍然活跃在淄博市各区县之间,上演《墙头记》、《费姐》、《回龙转》等优秀传统剧目。剧团团址位于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共青团西路135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淄博市五音剧团,由政府任命著名的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邓洪山先生( 艺名“鲜樱桃” )为第一任团长。邓老毕生致力于五音戏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塑造了无数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并多次率团进京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是五音戏的奠基人。1935年,他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一张五音戏唱片,被誉为“五音泰斗”。 1969年,五音剧团受到文革浩劫的影响而暂时解散,改革开放之后,在淄博市政府的关怀下,这个剧种又逐渐焕发出独有的光彩,并于1992年得到文化部颁予的“天下第一团”称号。1998年,剧团正式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代五音人携着这个剧种迈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 近几年来,剧院坚持“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五音人才,在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难以尽数的荣誉。现拥有国家一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1人,二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7人,三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7人,有着较丰厚的人才储备。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聊斋系列剧”的编演成功;《王小赶脚》、《拐磨子》、《亲家婆顶嘴》等传统小戏的家喻户晓;《豆花飘香》、《换魂记》、《石臼泉》等自创剧目的获奖连连;《腊八姐》一剧国家最高奖项的获得,使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创作思路得以充分体现。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合影2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个大小奖项的获得,肯定了剧院的不断提高,剧院人也为五音戏事业的发展振兴而愈加努力。2005年剧院倾力打造了大型通俗聊斋戏《云翠仙》,公演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被上海国际演出中心定为2006年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剧目。现五音戏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与此同时,剧院悉心培养的五音戏新生代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明日的五音戏,这朵盛开在齐鲁大地上的梨园奇葩,会绽放得更加秀美,更加夺目! 精英人物曹培菊女,1960年3月生,籍贯山东淄博博山区。 1975年参加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演员队副队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淄博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淄博五音戏剧院支部主委。 多年来她曾先后在《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换魂记》、《乔女》、《赵美荣观灯》、《豆花飘香》、《续黄梁》、《啼笑姻缘》、《洞房遗恨》、《李二嫂改嫁》等几十出优秀剧目中担任主要演员。 1985年,她正式拜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为师,得到了老先生的亲传。通过不断的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在演唱方面,她根据民族和美声的发声方法,结合自身的条件,抓住五音戏的特点,找出了戏和歌的结合点,在演唱风格上有所突破。她的表演在《换魂记》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她扮演的东菊前面是旦角,后面是老生,剧情人物反差极大。她对人物成功的把握和塑造,使该剧获得极大的成功。1986年在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中,她获得表演奖。并于1987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汇报演出。1989年,该剧又作为优秀剧目赴南京参加第二届艺术节演出。在1992年,由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展演中,《换魂记》获优秀剧目奖,她获得优秀表演奖。省文化厅给予记功一次。淄博市精神文明办给予记功一次。 1997年,山东省第六届艺术节中,她主演的《乔女》荣获了表演一等奖。该剧还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她还在1989年、1997年、2001年分别荣获市专业剧团演员比武一等奖。除此之外,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录制了由她主演的《赵美蓉观灯》并多次播放,2001年9月,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山东代表团的演出。 王荣花女,1957年6月出生于山东临淄梧台镇。1971年参加剧团。主工青衣、花旦。五音戏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曾先后在《换魂记》、《春打六九头》、《姊妹易嫁》、《王小赶脚》、《赵美蓉观灯》、《半把剪刀》、《屠夫状元》、《血冤》、《五品芝麻官》、《费姐》、《鸳鸯泪》、《女儿恨》及连台本戏《回龙传》、《苦忠义》、《狸猫换太子》等剧目中担任主要演员。 1985年,她拜鲜樱桃(邓洪山)先生为师,得到了老先生的亲传。她的表演和唱腔广受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戏剧丛刊》、《戏剧通讯》、《齐鲁晚报》均对此作过专门报道。 她主演的《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在山东省地方戏青年演员比赛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在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她主演的《换魂记》的“西菊”,在此次活动中也获得优秀表演奖。《换魂记》还参加了1986年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荣获表演奖。她扮演的《春打六九头》中的“寒露”在1989年全省第二届艺术节中获表演二等奖。 在1988年淄博市第二届柳泉文化艺术节中,荣获戏剧最佳主角奖。她还在1992年全市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文艺创作成果”评奖中,获得优秀文学创作成果奖。1993年,在建设淄博立志立功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功。授予淄博市劳动模范的称号。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选拔为淄博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年被推选为淄博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吕凤琴女,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齐鲁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席、副秘书长,淄博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首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最高奖“红梅之星”称号获得者。 吕凤琴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980年考入淄博市五音剧团,工青衣花旦。从艺之初,师从刘艳梅老师操习基本功,为日后艺术表演的精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拜五音戏创始人“五音泰斗”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先生为师。邓老对吕凤琴甚为器重,不仅将其收为关门弟子亲传绝艺,而且将自己珍藏30余年的一套戏装送与吕凤琴,以示衣钵相赠之意。之后,又得到邓洪山先生之子邓吉利(艺名“红樱桃”)师哥的亲传。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吕凤琴得以学习了《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换魂记》、《姊妹易嫁》、《墙头记》、《回龙传》等多个传统剧目,掌握了五音戏在唱腔、表演等多方面的特色技艺,老艺术家的精湛才艺在吕凤琴的身上得到传承。 吕凤琴的自然条件好,扮相俊美,音色圆润,表演细腻,刻画人物个性鲜明真切,成为院里的主要演员。先后主演或参与了一批精品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2002年7月,荣获了山东省戏曲金旋律大赛金奖;9月,演唱《王小赶脚》荣获全国戏曲“名家名段”电视演唱大赛一等奖;200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大拜年的演出;9月,荣获福彩杯“红梅奖”山东选拔赛一等奖;12月,参加首届全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从4000余名参赛演员中脱颖而出,夺得大奖并荣获“红梅之星”称号。2004年4月,获淄博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10月,作为山东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艺术团赴香港演出;同年,被破格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2006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这是淄博文艺界首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2005年底,由吕凤琴担纲主演的根据蒲松龄原著《聊斋志异》改编的大型五音戏《云翠仙》(饰“云翠仙”)立于舞台,引起了轰动。2006年10月31日,《云》剧受邀赴沪参加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得到了袁雪芬、何占豪等业内专家的高度好评。12月,荣获淄博市“特别贡献奖”。2007年4月,吕凤琴因在《云翠仙》中的出色表现获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提名奖;7月,《云翠仙》入选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7年6月,在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吕凤琴主演的五音戏传统剧目《王小赶脚》受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展演,获得了国务委员华建敏、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等领导的高度好评。2007年8月,被授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优秀传承人称号。2008年3月,荣获山东省“德艺双馨”演员奖。 吕凤琴在传承五音艺术,服务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她居功不自傲,出名不图利,依然牢固保持一名演员的本色,坚持“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被行内同仁和社会各界称为“德艺双馨的五音传人”。近年来,吕凤琴的演艺活动和先进事迹多次被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向社会介绍。 王德位男,1956年6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国家二级演员曾任演员队长,业务科长,剧务主任等职。 1971年参加剧团,先学习吕剧表演,1976年改唱五音戏。他的唱腔以字带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刚柔相济为特点,有自己鲜明的演唱风格。他主演过的剧目有 《换魂记》、《家庭公案》、《啼笑姻缘》、《朝阳沟内传》、《窦女》、《半把剪刀》、《春打六九头》、《八哥戏柳》等十几台大戏。 他在《换魂记》中饰演的“土地”,在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中获得表演奖,并于1987年晋京到中南海作汇报演出,还在中央党校和长安剧院公演,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专家观众的好评。1989年该剧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省第二届艺术节,他在《春打六九头》中饰演的“芒种”获得演员三等奖。1988年,主演的《八哥戏柳》荣获柳泉艺术节最佳主角奖。1992年在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优秀配角奖。1994年在建设淄博竞赛中,荣立二等功。2002年,他在中国戏曲名段演唱大赛中获二等奖。同年在省戏曲“金旋律”比赛中获得银奖。 1994年被北京大学文艺名人丛书编委会列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词典》。 秦建萍女,1962年生,国家二级演员。 1977年9月她进入五音戏剧团工作。1985年,她正式拜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为师,多年来,她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先后主演了《王小赶脚》中的“王小”,《郑小娇》中的“郑小娇”,《墙头记》中的“大乖妻”,《乔女》中的“小乌头”,《续黄梁》中的“东邻女”,《血冤》中的“刘翠娥”,《王华买父》的“田虎妻”、“杨文广”,《苦忠义》中的“瑞姐”,《红丝错》中的“章榴月”,《清风亭》中的“大夫人”,《鸳鸯戏水》中的“银娣”等十几台大戏,成功的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艺术形象,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她在淄博市文化局主办的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比赛中,她饰演的《王小赶脚》中的“王小”,《石臼泉》中的“鲁丫”均先后分别获得演员二等奖。1996年在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中,她饰演的《墙头记》中的“大乖妻”荣获演员一等奖。1993、1995、1996年她参加省第四届、五届、六届文化艺术节演出的剧目《续黄梁》、《腊八姐》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 刘爱琴女,1956年11月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 1975年她考入五音戏剧团,1985年,她正式拜鲜樱桃(邓洪山先生)为师。多年来一直是剧院的主要演员之一。她在《王小赶脚》中饰演“王小”,《杨三姐告状》中饰演“杨三姐”,《费姐》中饰“费姐”,《血冤》中饰“刘翠娥”,《墙头记》中饰“二乖妻”,《新人骏马》中饰“赵小莲”,《换魂记》中饰“林宝”,《法魂》中饰“张丰华”,《窦女》中的“莲嫂”,《回龙传》里饰“田虎妻”,《苦忠义》中饰“连氏”,均成功的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行当的角色。受到专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1978年,在市文化局首届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比武中,她扮演的《王小赶脚》中的“王小”,获演员一等奖。 1981年,在市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比武中,她扮演的《五凤岭》中的“吴月英”,获演员一等奖。 1992年,在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她参加演出了《王小赶脚》、《换魂记》、《窦女》,其中“王小”和“林宝”分别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1986年,省第三届戏剧月,扮演的《换魂记》中的“林宝”获表演奖。 1989年,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在《春打六九头》中演“婷婷”获表演三等奖。 1996年,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中,扮演《墙头记》中的“二乖妻”,获表演二等奖。 1993年,在山东省“多星杯”曲艺大赛中演唱的聊斋俚曲《婆婆悔》,获演员一等奖。 她主演的《王小赶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齐鲁精萃现场直播演出,并被编入《中国戏曲精品库》,由省电视台、电台录音录像多次播放,并由齐鲁音像公司制成盒式磁带发行。 郭英女,汉族,山东曹县青岗镇人。1962年12月出生。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级演员。 她十岁从艺,学习山东梆子。豫剧艺术家陈素真曾亲授《秦雪梅》一剧。 1987年她在菏泽地区会演中获演员一等奖。88年,山东梆子大赛中她获得演员三等奖。90年,她在济宁市戏剧会演中获演员三等奖。1989年,她在山东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煎石记》中主演“王氏”。89年她拍摄的《抬花轿》在中央及省电视台播放。 1993年她调入淄博五音戏剧团。先后在《续黄梁》、《墙头记》、《窦女》、《侠女》、《王华买父》、《拐磨子》、《女儿恨》、《苦忠义》等十几台大戏中担任主要演员。 1993年在山东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上,她饰演的《续黄梁》中的“连儿”,获得表演奖。1996年12月参加省剧协举办的“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中她饰演的《拐磨子》中的“李妻”荣获表演一等奖。 朱素霞女,汉族。1963年6月生,山东莘县人。国家二级演员,中共党员。 她原为山东聊城地区莘县豫剧团演员,受到豫剧皇后陈素真亲排《叶含嫣》、《宇宙锋》;豫剧艺术家崔兰田、张宝英老师亲自指导《买苗郎》、《窦娥冤》;豫剧艺术家闫立品老师亲授《秦雪梅吊孝》。 1993年她调入淄博五音戏剧团工作。现已成为五音戏青年演员中主要力量之一。她曾先后主演过《云翠仙》、《窦女》、《墙头记》、《姊妹易嫁》、《苦忠义》、《回龙传》、《王小赶脚》、《狸猫换太子》等多部大戏,成功的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广受观众好评。 主要荣誉: 1995年市专业中青年比赛中获一等奖 1997年市大型文艺演出获优秀表演奖 1997年市专业中青年比赛中获一等奖 2001年市国际陶博活文化活动评为先进个人 2001年市专业中青年比赛中获一等奖 2002中国戏剧家协会名段演唱大赛获专业一等奖 2002年黄河戏剧协会活动获表演奖 2002年《王小赶脚》在省戏剧“金旋律”比赛中获金奖 2002年《秦雪梅吊孝》在省戏剧金旋律获银奖 2002年在河南省联通杯比赛获银奖 2003年《二姑娘回娘家》中国戏剧红梅奖、山东省赛获一等奖 2003年《窦女》获中国戏曲福彩杯山东赛获一等奖 2003中国戏曲大赛红梅奖评选获提名奖 郭阜娜女,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国家二级演员,工老旦。 她自幼酷爱表演,15岁就参加了山东建设兵团某师部宣传队。1975年被五音戏剧团招收为正式演员,并且成为了剧团老旦行当的主要骨干。 先后成功塑造了《红楼梦》中的“贾母”,《李二嫂改嫁》中的“张大娘”,《半把剪刀》中的“曹母”,《郑小娇》中的“贵母”,连台本戏《回龙传》中的“杜老夫人”和“佘太君”,《换魂记》中的“林母”等十几个风格各异的形象。 她嗓音洪亮,感情真挚,表演细腻成功的刻画了许多不同性格、不同身份背景的老年妇女的形象,获得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了演出的需要,她还在拓宽戏路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她在《费姐》中饰演的“陈氏”,《拾玉镯》中的“刘媒婆”,《亲家母顶嘴》中的“婆婆”等角色,广受观众的好评。 司维圣男,1958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淄川区龙泉镇。国家二级演员。 1980年9月他考入五音戏剧团。20年来,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1986年,他在《换魂记》中饰演的“牟复生”获得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表演奖。1987年进京到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扬。1989年此剧代表山东赴南京参加了中国第二届艺术节演出。1992年该戏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展演活动。他获得优秀配角奖,并荣立“市精神文明建设”二等功。 1995年,在《腊八姐》中,他扮演的男主角“长命”,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中,获得演员二等奖。1996年,他在《墙头记》一剧中,扮演的“大乖”,在山东省地方戏邀请赛中获二等奖。1997年全省第六届艺术节,他扮演的《乔女》中的“乌头”荣获演员一等奖。近年来他在《费姐》中饰演的“候氏”(彩旦),为拓宽戏路又作出了新的尝试。 韩超美女,汉族,山东淄博市人。1960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唐山炮兵学校)。1975年参加工作,国家二级演员。 自1975年她参加工作29年来,一直主攻小生行当。她在传统戏、现代戏中扮演了很多主要角色,得到了专家、同行及观众的一致赞同。她曾在《回龙传》中饰陈琳,在《姊妹易嫁》中饰男主角毛娃,《郑小娇》中饰男主角桂中必。在大型聊斋戏《续黄梁》中饰李生,在连台本戏《五凤岭》中饰男主角李怀玉,荣获淄博市专业剧团青年艺术比赛二等奖,在《红楼梦》中饰男主角贾宝玉,荣获淄博市专业剧团青年艺术比赛一等奖。以上剧中人物,既有文弱书生,也有威武勇士,她都刻画的细腻逼真。 为了拓展自己的演出技能,搞好五音戏的创新,在舞台上展现五音戏新的艺术生命力,她从小生改为旦角(青衣)。在淄博市中青年专业艺术比赛中,她在《半把剪刀》中饰演女主角“金娥”,获得一等奖。在《窦女》中饰演女主角“南夫人”,获一等奖。受到了省市专家得一致好评。她还在传统戏《苦忠义》中饰演女主角“姚氏”,在现代戏《焦裕禄》中饰演“焦妻”,在《啼笑姻缘》中饰演“雅琴”等角色均有不俗的表现。 裴九海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山东定陶县,国家二级演员。 他15岁从艺,1986年拜山东梆子演员将吉田为师,主工丑角艺术。1988年,他参加了省电视台举办的“古贝春杯”地方戏丑角电视大赛,在《罚赎》中饰演“皮筋” ,被评为“山东八大名丑”之一。 1990年,他参加济宁专业剧团演员比赛,获表演二等奖。1988年他在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煎石记》中饰演“知县”。 1993年调入淄博五音戏剧团工作。曾演出过《王华买父》、《苦忠义》、《亲家婆顶嘴》、《墙头记》、《腊八姐》、《续黄梁》等多出剧目。他在舞台上塑造的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1993年他参加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演出的《续黄梁》,获得“剧目奖”,并获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他参加演出的剧目《腊八姐》,95年获剧目奖及省级“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000年该剧目获人口文化奖。 王平男,汉族。195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桓台陈庄,国家二级演奏员。 1970年至1985年他在桓台吕剧团任司鼓。1974年在省戏校和省吕剧院培训一年。1986年调入淄博五音剧团工作。 自进入淄博市五音戏剧团至今,他参加了十余出剧目的演出,其中《石臼泉》在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中获乐队“优秀伴奏奖”。并于1988年进京演出。在市级中青年艺术比武中,所伴奏的剧目多次获一、二等奖。 1992年在《窦女》中任司鼓,获得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团”展演乐队优秀伴奏奖。94年、95年、97年所演的剧目《续黄梁》、《腊八姐》分别在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演出中,获得一等奖及精神文明“五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2000年在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活动中,在《腊八姐》中担任司鼓,该剧获戏曲演出一等奖,并获中宣部颁发的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 梁刚男,1962年8月生人,自1980年参加市五音剧团至今,现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二级演奏员。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武场”工作,曾主鼓大型连台本戏《苦忠义》一至五本,古装戏《费姐》、现代戏《家庭公案》、《张海迪》等多出剧目。每年演出近二百余场,对五音戏的打击乐有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打击乐的技巧,在演出中起到了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他配合演员的唱、念、做、打更加使其锦上添花,熟练的业务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张苗先男,汉族。1963年生,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二级演奏员。现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乐队副队长,乐队主弦。 1978年他考入惠民地区吕剧团(滨州市吕剧团),担任二胡伴奏,1986年他调入淄博五音戏剧团工作担任二胡伴奏、主弦伴奏。1991年他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专科进修,师从唐春贵教授、王永德教授学习二胡演奏。1992年他从学校毕业,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乐队工作至今。 曹玉梅女,汉族。1963年4月生于淄博市张店区。现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二级演奏员。中国民管学会会员。淄博民管考级办事处秘书长。 1980年她参加淄博市五音剧团,担任琵琶、古筝演奏员。1991年考入山东省艺术学校音乐系。师从古筝演奏家韩庭贵先生。近年来先后在李萌、王中山古筝大师班进修,并成立曹玉梅古筝培训基地,为中国各大音乐专业院校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孙守平男,汉族。山东淄博淄川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二级演奏员。1979入团,现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主要司鼓。 他曾司鼓(指挥)剧目:《墙头记》、《血冤》、《费姐》、《侠女》、《姊妹易嫁》、《乔女》、《春打六九头》、《郑小娇》及《朝阳沟内传》、《狸猫换太子》、《清风亭》、《鸳鸯泪》、《红丝错》、《鸳鸯戏水》、《亲家婆顶嘴》、《王小赶脚》、《拐磨子》等。其中,由他司鼓的《窦女》、《豆花飘香》、《换魂记》等分别参加省多届戏剧月会演,获多项奖励,并应邀进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换魂记》还参加了中国戏曲艺术节展演,被誉为中国首出荒诞剧。同时,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指挥乐队获优秀伴奏奖。并由山东电视台录相,多次播放。享誉省内外。 1995年,参加省五届艺术节,演出剧目《腊八姐》获剧目一等奖。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2000年11月,在第八届人口文化奖评选活动中,该剧获戏曲类一等奖,并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路若平男,1956年4月生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路山乡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二级主任舞台技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淄博五音戏剧院支部委员。 1970年7月进淄博市吕剧团,1976年转为淄博市五音戏剧团担任圆号演奏员,1982年转为音响效果师。主要操作的获奖剧目有: 1984年《豆花飘香》获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优秀剧目一等奖 1986年《石臼泉》获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优秀剧目一等奖 1986年《换魂记》获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优秀剧目奖 1992年《窦女》、《换魂记》获中央文化部主办“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1995年《续黄梁》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1998年《乔女》获山东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剧目二等奖 2000年、2002年《腊八姐》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第一名,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获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典型演员在五音戏的发展历史中,早期的著名演员有铁笛、荀兴旺、曹然生、高桂芳(艺名“半碗蜜”)、李德兴(艺名“跟柱子”)、王焕奎(艺名“自来喜”)等。之后,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成为“五音戏”表演的集大成者。他的唱腔朴实简约、柔和婉转,被百姓形象地比喻为“一嘟噜一穗儿,喜的人掉泪儿”。邓洪山的表演细腻传神,其“飘眉”、“送目”、“飞老鸹”等技巧堪称戏曲表演一绝。20世纪30年代,邓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优美动听,唱片公司赠送他“五音泰斗”的锦旗,“五音戏”也由此定名。 邓洪山 邓洪山,艺名鲜樱桃。五音戏演员。1904年1月9日出生在山东历城(今济南),工青衣,花旦。他自幼跟随父母学艺,七岁登台,九岁唱红,又称“九岁红”,后又拜靳成章、靳成花为师。曾在济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淄博五音戏剧团团长、山东五音戏研究会会长。以演村姑、农妇著称。整理并演出剧目有《王小赶脚》、《彩楼记》、《王二姐思夫》等。 1996年12月7日,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邓洪山溘然长逝,终年92岁。 霍俊萍 霍俊萍,女,国家一级演员。1989.2—2003.8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 她从艺以来,主演了三十余部大戏,其中主演的《豆花飘香》获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主演的《石臼泉》获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首设唯一的最佳主角奖和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山东省戏曲界“零的突破”。主演的聊斋戏《窦女》获得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表演奖。主演的《腊八姐》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第一名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第一名。 代表作品《王小赶脚》 剧情梗概 王小赶脚送二姑娘回家,一个天真烂漫,一个爱说爱笑,二人唱不尽沿途景致,赶脚路上别有一番情趣。 《彩楼记》 剧情梗概 宋朝宰相吕蒙正未得道时,居寒窑、食周济。退休宰相刘懋之女翠萍在彩楼抛球选婿,择其而投。刘父不允,翠萍随蒙正回窑度日。一日,吕蒙正赶斋落空,怏怏回窑,发现雪地上有男子足迹(翠萍母遣仆送柴米时所留),怀疑妻有不贞,借题发挥,争吵。翠萍意会真情后反而故意挑逗之。后,重归于好。 续黄粱 窦女 墙头记 翠霞 姊妹易嫁 乔女 云翠仙 大型剧目: 换魂记 腊八姐 红丝错 血冤 清风亭 费姐 鸳鸯泪1-3本 苦忠义1-5本 回龙传1-5本 小戏、折子戏: 王小赶脚 亲家婆顶嘴 拐磨子 鸳鸯戏水 王二姐思夫 赵美蓉观灯 剧院院址位于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共青团西路135号。 专业网站五音戏的网站最早建立于2004年6月,是淄博市艺术院团中建立较早的网站。几年来,出现了版面老化、更新速度慢等情况,市五音戏剧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重新设计制作了现在的网站,解决了以上问题,方便了广大五音戏爱好者对五音戏动态的掌握,使五音戏剧院及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学习,也为这个古老的剧种适应现阶段的文化发展要求打下了多媒体、信息化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筹备,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主题网站——五音戏于7月中旬正式改版开通。此次改版,将网站由原来的静态改为动态制作,板块、栏目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图片、动画等的制作更强调艺术性和整合度;在内容上也有大量扩充,比如新增加了“聚焦非遗”板块,把五音戏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政策、最新动态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评论专题放在其中,使访问者对于五音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详尽、准确的认识。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