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台街道办事处
释义

地理位置

五台街道办事处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市长安区南部,距市中心25Km。西接子午街道,东邻太乙宫街道,南连商落市柞水县营盘镇,北靠王曲街道。境内有西康铁路、包茂高速、环山旅游公路等经过,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

《陕西通志》、《长安县志》等诸多史料记载,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山秀之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文殊、清凉、灵应、观音、舍身五个小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五台乡因此而得名。

建国初为留村乡,1961年建五台公社,1984年复改乡。属沿山丘坡果粮牧渔区。面积23.03平方公里,人口1万。环山公路东西通过,与西(安)弥(陀寺)公路在境内交会。辖西尧、东尧、团结、留村、星火、新农、星光、和平、东甘、西甘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谷子,盛产核桃、柿子、苹果等干鲜果品。工业有奶粉、农用机械、砖瓦、木器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行业。有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竹林寺等多处寺院和圣寿寺塔。

2002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同年,长安区撤乡并镇,将原五台乡、石砭峪乡合并为一个乡,采用五台乡作为合并后的乡名,乡政府驻地留村。

2010年,长安区撤销高桥乡、五台乡、王莽乡,分别设立高桥街道、五台街道、王莽街道。五台街道办事处驻地留村。

街道办事处概况

街道总面积162.9Km2,辖17个村,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为3058户 12424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8人,非农业人口476人,民族成分以汉族为主。辖区(包括留村)人口总数3589人。城镇化水平为3%,其中留村人口在三千人以上,青岔村是最小的村,人口只有151人。

街道办事处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日常工作以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主,为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目前街道内设机构主要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保障事务所及财政所等。

联系地址:西安市长安五台街道办事处留村甲字1号

邮政编码:710107

主要景点

南五台山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终南山中段的主峰,海拔1688米,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原山上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圣寿寺塔等。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半山腰密林深处的塔寺沟内,距五台街道办事处星火村南一公里,因坐落于塔寺沟内,又叫塔尔寺。

圣寿寺建造于隋代仁寿年间(601~604), 唐朝大历六年(771)称南五台圣寿寺,岱顶观音寺改寺为圣寿寺上院。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兵乱,圣寿寺遭毁。《陕西通志》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夏,岱顶前后六现圆光,宋太宗敕额为"五台山圆光之寺",自此圣寿寺又改为观音台圆光寺下院。因其为观音化迹之地,又有隋文帝建,宋太祖赦额之誉,故受到各个时期大德信士的重视。

道安、善导、道宣、牛头、虚云、来果等高僧,都曾往返于此。

圣寿寺塔

现存的圣寿寺,占地约9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向东,走势狭长,为清代修葺的建筑。有山门三间,前殿三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大雄宝殿一座,砖木结构,彩檐斗拱。殿内供有弥勒佛、韦陀护法、伽蓝菩萨等。另外还有法堂、僧房、客房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北侧矗立着隋代建造的圣寿寺塔,又称应身大士舍利塔,为我国年代较为久远的寺塔之一。如今诸多建筑早已颓毁,仅余大殿一座。

圣寿寺隋塔—— 大士应身塔,建于公元604年,高26米,塔底边长7.5米,仿木结构,距今已有1400余年,塔内楼梯板文革中毁。四面七级,塔身磨砖对缝,每层砌有突出的砖柱,形似一个个开间。内有楼梯可攀登,塔顶有圆形铁制相轮,塔四角有风铃,山风吹过,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傍山耸立,庄严、秀美。这种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史上的杰作。据传塔顶曾呈现过佛光。此塔结构极为罕见,是我国早期砖塔的典型代表。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陕政发[1992]35号文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印光大师影堂

印光法师影堂石塔,位于圣寿寺内,为方形石砌三层结构,通高8.41米,底边周长3.55米,中间有两层腰檐,塔身收分较急,顶端为石雕宝瓶式。塔的底层东面辟有方形的石门,修筑有方形的塔室,里面嵌有两方石碣。其门额为国民堂元老、爱国志士、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印光大师影堂"石铭。印光大师亦曾在圣寿寺闭关精进。印光大师,出生于陕西合阳,称为“莲宗十三祖”,系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大师21岁辞亲离家入沙门,一段时期都在终南山隐修,与圣寿寺结下了特殊因缘。大师圆寂后,十方信士于民国三十四年,将印公舍利移到圣寿寺内,建塔供养。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位于南五台山脚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总投资6.0733亿元人民币、占地571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西安市长安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项目。博物院规划有展厅,展廊,库馆中心,会议中心,关中民居(20院明、清老宅院原样搬迁至院中,20院仿建院落)剧场书院,文化名人院,食园食府,文庙,武庙,钟楼,鼓楼,县衙,茶楼,温泉浴场,戏水中心,农家小院,各种民间工艺作坊,七星阁,青云阁,古典别墅,祭坛广场,湖面及百余棵百年以上古树为骨架的古典园林小品花坞草榭。

五台街道办事处境内景点众多,其它著名的游览景点还有胜宝泉、紫竹寺、观音台、五佛殿、弥陀寺、西林寺,五百罗汉堂等。

唐代诗人咏南五台

望终南山

---唐.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出处 全唐诗第001卷第020首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唐.司空图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出处 全唐诗:第632卷016首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出处 全唐诗:第448卷023首

游终南龙池寺

- --唐.孟郊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出处 全唐诗:卷375_1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