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龙村 |
释义 | 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五龙村五龙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山东省、江西省、湖北省、浙江省以及福建省等11个省份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五龙村位于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公里处,五龙河从村东北流过,在村西北与石门河交汇。该村北与埠落村隔河相望,西与华阳村、五龙涧村毗邻,西南与七峪村、南与鸿园村和北涧村隔山相望。该村包括五龙、五龙北沟两个自然村,现有村民185户,398人,有阎、宋、王、苏、姜、毕、傅、宫、石等姓氏,其中王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40%。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王氏先祖从即墨城西迁来此地,依山傍河而居,因村南山上有一个山洞名曰“五龙洞”,村名因此叫做“五龙村”。 五龙村山清水秀,风景名胜较多。有幽深的五龙洞,高二三米,长二十余米,这么大的天然山洞在崂山地区是很罕见的,传说洞里曾经住着五条龙,该洞因此而故名。还有著名的“崂山七十二庵”之一的莲花庵,让人不禁想起“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语,虽然只剩断壁残垣,亦可想像当年繁荣兴盛的景象;南山顶上偌大岩石上有一个直径约2米,深0.6米的天然石盆,浑圆光洁,传说是仙女的洗澡盆,与华楼山上的梳洗楼遥相呼应,令人称奇;西南山上巍然屹立的雾露顶,终年雾气氤氲、云霞缥缈,人在其上恍入仙境。雾露顶之峭壁神水、高山甘泉,涝而不溢、旱而不涸,水质清冽醇厚,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被誉为“金泉玉液”。 该村有耕地118亩,山峦1200余亩,在大集体时就种植了大片苹果树,优质苹果出口日本、美国等。改革开放后,引进了优质高效的水果新品种,有个大酸甜的北斗苹果,高产崩脆的大枣,红艳甘美的各种桃子,肥厚多汁的“五龙梨”……其中“五龙梨”以产量大,价格高,销路广而深受果农的喜爱,积极推广种植后,成为该村的一大特产,远近闻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村逐步兴起了绿色养殖业,有的村民自办养鸡场并获成功,带动了其他村民的创业热情,十几个养鸡场相继建立,并以优质鸡蛋、生鸡供应岛城市场,尤其是以放养形式生产的山鸡蛋和山公鸡,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有的村民办起了养蝎场,成为当地的养蝎大王。还有许多村民各显才智,纷纷经商务工,经济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2004年五龙村经济总收入856万元,人均收入4161元。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文件崂政发[2004]228号《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沟崖等36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批复》,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2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夏家庄镇五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以南一公里。四周受淄博工业陶瓷厂等近十个单位包围。 地势较平。设一个村委会。共1,260户,4,384人。系工农插花区。耕地198亩,以种蔬菜为主,是我区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年产45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均收入195元;l983年人均分配466元。增加2.39倍。 工副业有石灰窑、陶管厂、磷肥厂、饮食服务业。全年总收入78.1378万元,利润31.1001万元。 《丁氏宗谱》载:“始祖禄,字九思。明洪武八年迁居颜神杌子岭。”《苏氏族谱》载:“吾祖于洪武七年,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南乡焦庄。九世祖志礼迁杌子。”《般阳孙氏长支家谱》、《笼水白马张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均在明万历年间。据此,明代初年(1368年)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雍正《重修三圣祠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杌子”或“务子庄”的村名记载。据该村老人李其祥讲:该村因处杌子岭得名,后演变为务子。村民嫌村名不雅,就以村中五条弯曲如龙的河沟形状,更名为“五龙庄”。后简称“五龙”。 3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五龙村五龙村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南大门,隶属章贡区沙河镇。赣州火车站、五龙客家风情园、赣州预备役二团、赣州天燃气站、沙河工业园、赣州蔬菜批发大市场坐落其境内。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亩,山地40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437户农户,总人口1489人,分布四个小区。该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发展以物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引进了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兴建了五龙大酒店和标准厂房4栋。目前,村组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以上,每年村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新村。该村还以社区建设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平台,兴建了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演艺大舞台,组建了五龙艺术团、龙灯队、秧歌队等10支文体队伍,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4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五龙村五龙村位于鸦鹊岭镇西南部,东与云台村、枝江市罐头咀接壤,南与长寿村交界,西与长寿村毗邻,北与梅店村、云台村相接,地势为丘陵地带,全村版图面积6.9平方公里,是五山四田一分水的格局。新中国建立前五龙村隶属宜都县安福寺区第十三保,下辖四个甲。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1949年秋建立宜都县安福寺区五龙乡,在乡农会领导下,1953年12月试办农业互助组,同年划归宜昌县,1955年冬由互助组转入初级合作社,1954年底由初级合作社转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辖四个初级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五龙村更名为五星大队,1961年建立石桥公社,五星大队分为两个大队一个大队名为五龙大队,一个名为翟家大队,1984年9月由于政社分设将“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3月村级规模调整,两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名为五龙村,由20个村民小组合并为5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组,村委会办公室设大龙路旁,属全村中心地带,占地15亩,有4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距镇政府8公里。全村总耕地面积3735亩,其中:水田2933亩,旱地802亩,林地1000亩,水面400亩,柑桔24万株,菜地300亩,全村651户,2042人,劳动力1224个。2005年粮食总产2510吨,油料总产410吨,生猪出栏13288头,柑桔总产4000吨,全年农业总产值2634万元,比1979年增135%,农村经济总收入2534万元,比1979年增115%,农民纯收入4594元,是1979年的3倍。村“两委”班子按照“抢抓机遇重调整,两大产业作支撑,增产增收增效益,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指导思想,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明,曾多次被县委、镇委授予文明村、先进党支部、特等先进单位等称号。 5 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五龙村位于武康镇城区东部,东至秋山村,西至春晖社区,南至三合乡,北至兴山村,总面积 4.98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即:五里牌、山坞里、沈长圩、九重下村,19个村民小组,452户,1523人,村委驻地五里牌。辖有耕地面积1792亩,其中水田1581亩,山林2564亩,其中:530亩,薪炭林1632亩,毛竹山32亩,早元竹370亩,桑地80亩,鱼荡60亩。近年因城市扩建,耕地逐渐征用,至2005年底,尚有耕地1452亩,其中水田1241亩,旱地211亩。 五龙村唐宋时为太原乡,明时为太原乡十五都,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二庄、三、四庄,七、八、九庄。民国时为长安区兆丰乡五保,下辖10甲。1949年仍为兆丰乡五保,下辖10甲。1950年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秋山乡五龙、新龙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社队规模调整,为秋山公社五龙、新龙大队,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为秋山乡五龙村、新龙村。1999年秋山并入武康镇,2000年4月26日,合并为武康镇五龙村。 五龙村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一保二庄、三、四庄。民国时为兆丰乡五保。解放初期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五龙高级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为秋山公社五龙大队,“文革”时曾为“五星”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1983年为秋山乡五龙村,2000年与新龙村合并。 五龙村辖有3个自然村,即:五里牌、山坞里、沈长圩,11个村民小组,257户,948人,村委在五里牌。合并之前有耕地1070亩,其中水田945亩,旱地125亩,桑地115亩,山林1314亩,其中:用材林100亩,薪炭林1032亩,毛竹山32亩,早元竹150亩,内荡50亩,是以水稻为主的粮产区。 新龙村,清时为北乡十五都下管一保七、八、九庄。民国时为长安区兆丰乡五保,1949年沿用民国旧称,1950年为城郊区五里乡五龙村。1956年为新龙合作社,1958年为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1961年为秋山公社新龙大队,“文革”时改名新农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1983年为秋山乡新龙村,2000年与五龙村合并,为五龙村。 新龙村,一个自然村,名为 下村。相传唐玄宗始建此村,为九重天下有一村,故名 下村。九重,万岁所居之地。《楚辞》:“君门合九重”。韩愈诗:“一封书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解放初期,五里牌与重下村合建行政村,各取首字,因“五”形似“龙”字,取名五龙村。1961年分置时,将五字改新字,故名新龙村。 新龙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48户,551人,村委驻地在 下村,辖有耕地722亩,其中水田636亩,旱地86亩,桑地112亩,山林1250亩,其中用材林430亩,薪炭林600亩,早元竹220亩,内荡10亩,是以水稻为主农产区。 五龙村在农业上有三大特出的创新:早元竹覆盖、水稻轻型栽培与大棚草莓。 1993年搞水稻轻型栽培试验。1994年试验大棚草莓。 五龙村于1974年创办砖瓦窑。后开办领带厂、毛纺厂、爆竹厂。目前,尚有求新铸造厂,上武汽车大修厂。 五龙村有幼儿园2所。 6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五龙村◎ 地名含义村周围有五条小丘陵,贯称五陵,因“陵”和“龙”方言同音,故名五龙。村前原有一座旧桥名“嘉福桥”,村名亦称嘉福村。 ◎ 历史沿革明、清属二都。民国33年(1944年)属碧山乡云岫保。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区张林乡;1961年属磁灶公社五龙大队;1984年改磁灶镇五龙村委会。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五龙村位于沈海高速公路晋江出口处,东邻西园苏塘社区,西接磁灶镇锦美村,南与磁灶镇张林村接壤,北与西园车厝社区划山为界。政府驻地磁灶镇五龙村加福新区1号。 ◎ 村落与居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4个居民小组,全村人口1600多人,370户。 ◎ 村容村貌五龙村村容整洁,该村在2007年、2008年度被评为磁灶镇“清洁家园”示范村。 ◎ 历史人文五龙村的两个自然村即加福村与五龙村,均于300年前张林村分衍而成,据张林村《族谱》记载加福村为张林的长房即“莲池一甲”谱裔。明朝著名人物张登岗即为该族裔的裔孙。 ◎ 交通运输五龙村交通便捷,即将建成通车的泉三高速公路与原沈海高速公路于该村交接,双内公路由村中通过,形成十分便利的公路交通网络。 ◎ 下级组织加福、五龙两个自然村。 7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五龙村位于上杭县古田镇镇区东北角,紧临古田会址,距古田镇政府约1.5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746亩,人均2.65亩,山林面积29000亩,人均44亩,属山多地多的典型村庄。 五龙村2006年现有人口284户1144人,其中男584人,女560人,全村共有劳动力男342人,女317人,党员38人,党员的平均年龄为47岁。全村劳动力659人,2005年生产总值479.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5元,收入来源为种植水稻、反季节蔬菜及毛竹,养殖业、运输业、务工和企业,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 目前,五龙村外出打工人数较少,约占全村人数的2.6%,有8家在镇上开店,4家在家里扎扫把,4家养猪厂,5个米酒小作坊,一个竹席厂。全村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约为750亩,主要种植西红柿、大白菜、状元豆。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为西红柿,其他都是小面积种植。大面积种植西红柿的有四家,其中最大种植户是龙岩东肖镇人,种植约60亩,还有种植40、20、10亩的,这些都是本地人。种植西红柿今年亩产可达一万斤以上,进口品种每斤批发价目前为2.0元,本地西红柿批发价为1.5元。这些种植大户雇佣的工人都是本地村民,工人的年龄大约在45—55岁,基本都是妇女,她们的工资为每天20元。下市的蔬菜大都销售到闽南、广东一带。 五龙村现在村道基本硬化完成。主干道宽4米,贯穿整个五龙村。由于村山地较多,很多道路的转弯处这边看不到那边,为了提高村里的行车安全,在村的各急转弯处现都装有路面反射镜。 五龙村飞出欢乐的歌 3月2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从五龙村民俗文化广场传来一阵阵“年年好,节节高!年年好,节节高!”的歌声,令人振奋。这是由村民组成的艺术团演员与游客互动表演的场景。 清澈的五龙溪绕着村庄静静流淌,田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沿着村道而行,处处春意盎然,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 “去年,在上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施了村庄规划建设、村庄‘绿亮美’工程、农田及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一个鲜明客家风格、白墙黛瓦建筑的村落基本建成。”村党支部书记廖德方告诉记者,今年,村两委将按照总书记重要回信中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乡亲们优化产业结构,美化村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和“农家乐”经济、大田经济,加快致富步伐,把五龙村建成“幸福村庄”。 该村红军桥北桥头沿五龙溪至村部游客中心的长2公里、宽10米的生态观光道路,是村里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征地现场,记者碰到积极配合征地的村民廖德良,他告诉记者,他在五龙圣地艺术团的舞龙队表演,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次修路要被征一亩多土地,但是能使村庄更美丽感觉很值得。他激动地说:“来村里的游客多了,农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是五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去年五龙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态旅游乡村。今年以来,该村结合邻近古田会议会址“红”色区位优势和生态“绿”色环境优势,继续引导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在观光路沿线已建设千亩生态观光农业长廊,共流转土地1300多亩,其中还规划了100亩“圣地菜园”,出租给游客进行种菜等劳动体验,成为村里新的旅游项目;此外,他们还引进了菊花鲜切基地项目,目前已种植50亩菊花。 如今,该村“农家乐”发展已初具规模,注册成立了“节节高”酒业有限公司,大力开发五龙米酒、酒饼、糖枣等特色农产品;投入300万元、占地7200平方米的“农家乐”管理中心已基本建成。为促进“农家乐”旅游和谐有序发展,该村成立了五龙生态农家乐旅游协会,通过 “支部+协会”的模式,组织带动全村群众参与,促进农民增收。在25户农家乐旅游接待点中,党员创办的就有6家,农家乐党员示范户亮牌上岗,主动公布服务项目,让游客明白消费。 “为做大做强五龙农家乐旅游,我们同时依托五龙圣地艺术团,每天参照游客量组织客家民俗表演,并不断深化、拓展游客体验内容。”廖德方说道。在民俗文化广场,记者看到,刚表演完一场的村民演员们又投入新节目的排练,表演队领队谢伟荣高兴地对记者说:“到这儿表演的村民积极性都很高,因为我们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在古田会议会址前和五龙村民俗文化广场周边,游客们余兴未了,还一边敲击竹筒,一边和着节拍高声大喊“年年好、节节高!”拍照留念,祈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在阳光的照耀下,古田会议会址后山上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熠熠生辉。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五龙村会结出新的硕果。 8 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五龙村◎ 简介五龙村位于巩义市城区以北约3公里处,是巩义市河洛镇的一个行政村, 邮政编码为451251,。五龙村大部分人都姓尚。 ◎ 五龙村传说相传,四千年前的夏朝太康在位时,贪图享乐,丧失民心,被夺取了政权,太康兄弟五人狼狈逃出京城,来到神都山下,在今天的五龙村所在的地方居住下来。 每天,太康兄弟五人除了正常的劳作外,晚上便讨论各种问题,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祖先的基业一夜间竟丢失得干干净净。于是,他们来到神都山上的喜神庙里求神指导。焚香叩头之后,太康抽了一签,展开一看,见是一幅画,画上两只船,一只在水上,一只在水下,但画上的水和船却水不像水,船不像船,五人就坐下来反复细看,仔细揣摩,终于明白了:原来,画中的水是由无数的人形成的,那船则是一个王冠,这分明是喜神启示:民犹水,君犹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太康对兄弟们说:我们过去只知享乐,所以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天下。我们要记住这些经验教训,复国还是有希望的。 从此以后,太康兄弟五人和百姓一起劳作,一同游乐,还经常修桥铺路,为公众办好事。时间长了,附近百姓没有一个不熟识他们五人的,一提起他们,都竖起大拇指。失去的民心,又被他们赢了回来。 时光一天天过去了,五兄弟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太康感到自己这一代复国无望了,于是便把五兄弟召集在一起,感慨地说:“江山得之难而失去易,我们的经验应让后辈人知道。”于是,他们合伙创作了一首《尚书·五子之歌》,流传后世。太康五兄弟,按迷信说法,都是真龙天子,后世人们就把他们隐居创作《五子之歌》的地方叫做五龙村。 ◎ 交通从巩义市的宋陵公园北门乘坐旅游专线即可到达。 9 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五龙村五龙村地处灵宝市区北郊,拥有六个村小组,338户,1500口人;村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河套地200亩,西塬地700亩,村民收入来源以畜牧养殖、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和二、三产业为主,截止2008年底,群众人均收入5600元。 该村位置优越,村南紧邻310国道,村东直通高速公路,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大胆实行老村搬迁改造、新村规划建设双轮驱动战略。聘请有关专家详细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建设。继续以菜、菌为主,以养殖、运输为辅,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高效特色农业所占比重。目前全村大棚菜是五龙村的传统优势种植业,菜农在技术上已日益精湛,拥有高档次、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60座,以种植黄瓜为主。2008年,全村每棚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特别是党建刚、闫军民输入都在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食用菌生产,由2006年51万袋发展到2008年的83万代,其中平菇81万袋,香菇2万袋,在去年30多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多户,特别是党战刚、张学贵、党结良等种植户,在镇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科学种植,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袋实现2000元的收入。养殖专业户20家,以规范养殖为重点,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疫病防治,加大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搞好畜禽标准号生产,三组的党海军、五组的党银豹每人在去年3500只鸡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了8000元增加1000多只。 为了全面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村部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全民教育活动。投资3万元购各类书籍5000余册,健全阅览制度,方便进步青年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功过远程教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投资28.5万元,在村建五龙剧场,8月份动工,11月18日完工落成剪彩。扎实了五龙文化大院实体。填补了多年没有剧场的空白,活跃了群众文艺文化生活。不及如此,还建起了五龙村文化长廊,村主巷道悬挂道德经版面82块,使广大村民受到很大教育树立了崇高的道德风尚。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积极配合上级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目标,积极做好育龄妇女季度查体工作,全村320名育龄妇女,孕检率达到99%。农村的义务教育方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关心救助困难群众方面,危房困难户5户15间,投资4万多元,低保户54户109人,发放救济面粉100多袋,油、米各50份。 2008年争取项目资金共筹资26万元,硬化巷道1000米,排洪渠300米,工程5月份开工,8月份完工。大大改善了村民今后生产生活条件,深受赞评。为了改变村巷道卫生条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发放垃圾桶300多个,从而改变纸片到处飞,垃圾不归池的不良现象。利用三年时间,在村中主干道两旁连续在职绿色苗木、女贞、红叶梨、冬青等。同时,在镇补贴基础上,村对新发展沼气户补100元,组补50元。村干部分包到组,层层动员,抓好落实,今年来全村新农村发展沼气池40多个,现已正常使用。 10 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五龙村◎ 乡村概况五龙村位于偃师市西南,寇店镇万安山脚下,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之一,也是省定贫困村之一,距镇区7.6公里,居住海拔最高300多米,辖山窑、石楼沟、高窑、王窑、马窑、姬窑6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6户、2200口人,村民世代以耕种为业。据传古时此地苦于水灾,玉皇大帝派五龙下凡,穿透一个山谷,使洪水下泄,水灾消除,百姓安泰,为纪念五龙治水,百姓在谷西建庙供香,因此得名五龙峡,以后人口增多,沿沟建村,故称五龙沟。 ◎ 社会建设近年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起了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310平方米,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的村部大院,使我们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好改善;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投资130万元,劈山凿石,修路筑桥,处理路基,硬化路面,新修一条五龙至水泉,总长4公里长的西出村道路,为寇店镇8个村村通项目中距离最长、投资最大的一个;投资6余万元,完成了对学校两幢教学楼顶渗水及其他教学设施的改造和修复,改善了教学环境;投资6万元,实施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200多人的吃水问题;投资13万元,新上牡丹石加工厂一家,新上50头以上养猪户2家,500只以上养鸡户3家。 11 河南省邓州市腰店乡五龙村五龙村位于湍河南岸,距离腰店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离名镇汲滩1公里。五龙村3335人,305户,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8名村干部,41名村民代表,经济能人30户,优势农户15户,养鸡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3户,养猪规模在30头以上的有4户,养猪规模在50有以上的有5户,养猪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有3户,养猪规模在200有以上的有2户。 利用离湍河比渐近河沙资源十分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沿河开办了沙场。在省政府关闭粘土砖窑的高压形式下,在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又办起了灰砂砖厂,年产灰砂砖5000万块,提供了了120个就业岗位,产生经济效益1500万元。同时交通运输发展迅猛,解放重卡等商用车拥有量已达27辆。小型拉砖车更是不计其数。摆脱土地的束缚,走上第二、第三产业的致富道路的农户,正迈步走在新农村新小康的幸福大道上。 村有小游园、医疗室、幼儿园、学校、文化茶馆,藏书3万册农家书屋一个,生产资料超市1,生活小超市1个等文化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8台,安装有线电视23户,建成沼气池64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路通、街亮、树绿、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村新面貌。2009年以来,运用“4+2”工作法,做了合作医疗、农村低保、三夏秸杆禁烧、修路等工作。 12 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五龙村五龙村委会隶属于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位于社富乡南部,距离社富圩镇13.1公里。辖有17个村民小组,分别为 圩上、街上、胜利、里龙坑、大坑、三子口、村头、庙脑、高龙、洞内、新屋、老屋、油槽、葫芦、上屋、定家、新屋下,538户,2174人,国土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4亩,山地面积12145亩。 13 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五龙村五龙村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南端,与黄土坎镇接壤。宝(山)黄(土坎)公路穿越境内。 农业体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情况:五龙村共划分11个村民组,全村共有水田7000余亩,是龙王庙镇水田面积最大的村。农业经济主导产业为温室大棚草莓生产,现有保护地草莓面积1000余亩,年产草莓3500吨,创产值700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