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金手册 |
释义 | 手册内容五金手册 五金概念 五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五金行业国内最集中的几块市场主要集中在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这几大版块。五金行业产业集中的趋势也很明显,目前国内五金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传统的五金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只是给其他制造企业做配套、配件,对制造性企业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也很迟缓。传统的五金企业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延伸,从而造成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欠缺,面对越来越专业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初期发展很快的五金企业都感到后续无力。 1.法定计量单位的性质 法定计单位就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要在全国采用的计量单位。凡属法定计量单位,在一个国家是,任何地区,任何部门、任何机构和任何人必须毫无例外地遵照采用。 我国的法定计量疮疤 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保留少数国内外习惯呈能用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图书信息作 者: 陈永,潘继民 主编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数: 937000 所属分类: 图书>> 工业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五金制品工业 内容简介本手册采用最新标准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五金材料及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用途。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金属材料相关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常用五金材料的规格及理论重量、五金工具、电动工具和气动工具、五金量具、建筑五金件、紧固件、传动件共10章。针对广大读者的需求,手册中增加了有关钢塑及铝塑板材管材、幕墙用铝合金型材、常用电线、开关及插座等相关内容,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手册中配备了丰富的实物图片,在众多五金材料及产品工具书中独具特色。 本手册适合从事五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采购的人员及五金产品用户使用。 推荐理由:本手册具有全、新、准的鲜明特点。全,即涵盖了工农业各研究、生产、使用部门常用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五金材料,紧固件、传动件及各种器材和附件,各类手工工具、气动工具、电动工具及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等。新,即本手册选用了至2007年的最新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市场标准等资料,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准’即严格核实资料数据,使其准确可靠。编者也力求将上述三方面做得完美。 目录前言 第1章 基础资料 1.1 常用字母及符号 1.1.1 拉丁字母 1.1.2 希腊字母 1.1.3 俄文字母 1.1.4 罗马数字 1.1.5 常用数学符号 1.1.6 常用元素符号及相关知识 1.2 法定计量单位 1.2.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2.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1.2.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1.2.4 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1.2.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1.2.6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1.3 常用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1.4 常用公式 1.4.1 常用截面面积计算公式 1.4.2 常用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 1.4.3 常用三角公式 1.5 极限与配合 1.5.1 基本偏差系列 1.5.2 公称尺寸的分段 1.5.3 标准公差计算公式 1.5.4 标准公差数值 1.5.5 轴和孔的基本偏差计算公式 1.5.6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1.5.7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 1.6 表面粗糙度 1.6.1 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及加工方法 1.6.2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意义 1.6.3 不同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1.7 有关标准的相关知识 第2章 金属材料相关知识 2.1 金属材料的分类 2.1.1 钢铁材料的分类 2.1.2 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 2.2 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2.2.1 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2.2.2 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2.3 常用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3.1 常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术语 2.3.2 各种硬度间的换算关系 2.3.3 钢铁材料硬度与强度的换算关系 2.3.4 有色金属硬度与强度的换算关系 2.3.5 常用钢铁材料的主要性能 2.3.6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4 金属材料的交货状态及标记 2.4.1 钢铁材料的交货状态及标记 2.4.2 有色金属材料的交货状态及标记 2.5 金属材料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2.5.1 钢铁材料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2.5.2 有色金属材料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2.6 金属材料的储运管理 2.6.1 钢铁材料的储运管理 2.6.2 有色金属材料的储运管理 2.7 金属材料废料的分类分级 2.7.1 废钢铁的分类分级 2.7.2 镁及镁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2.7.3 铝及铝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2.7.4 铜及铜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2.7.5 锌及锌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2.7.6 钛及钛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2.7.7 镍及镍合金废料的分类分级 第3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1 生铁及铁合金 3.1.1 生铁 3.1.2 钒铁 3.1.3 硅铁 3.1.4 磷铁 3.1.5 铬铁 3.1.6 锰铁 3.1.7 钼铁 3.1.8 铌铁 3.1.9 硼铁 3.1.10 钛铁 3.1.11 钨铁 3.2 铸铁和铸钢 3.2.1 灰铸铁 3.2.2 球墨铸铁 3.2.3 蠕墨铸铁 3.2.4.可锻铸铁 3.2.5 耐热铸铁 3.2.6 抗磨白口铸铁 3.2.7 高硅耐蚀铸铁 3.2.8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 3.3 结构钢 3.3.1 普通碳素结构钢 3.3.2 优质碳素结构钢 3.3.3 普通合金结构钢 3.3.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3.5 易切削结构钢 3.3.6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 3.3.7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 3.3.8 高耐候性结构钢 3.4 工具钢 3.4.1 碳素工具钢 3.4.2 合金工具钢 3.4.3 高速工具钢 3.5 不锈钢和耐热钢 3.5.1 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3.5.2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3.5.3 耐热钢的力学性能 3.6 铝及铝合金 3.6.1 铸造铝合金 3.6.2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 3.7 铜及铜合金 3.7.1 铸造铜合金 3.7.2 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 第4章 常用五金材料的规格及理论重量 4.1 生铁的供货状态及规格 4.2 铁合金的粒度要求 4.3 钢板和钢带的规格及理论重量 4.3.1 普通钢板和钢带的规格及理论重量 4.3.2 花纹钢板的规格及理论重量 4.3.3 冷弯波形钢板的规格及理论重量 …… 第5章 五金工具 第6章 电动工具盒气动工具 第7章 五金量具 第8章 建筑五金件 第9章 紧固件 第10章 传动件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