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怀扬 |
释义 | 武怀扬,安徽省颖上县人,新疆兵团农四师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学过油画、版画,作品在南疆喀什、乌鲁木齐新疆美协等多次展出,主要作品有《智慧的结晶》等。 人物简介武怀扬,1951年生,安徽省颖上县人。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本科文化程度。1972年在关维晓老师、姚迪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版画创作。曾学过油画、版画,作品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美术展多次参展,并在南疆喀什巡回展。版画作品在乌鲁木齐新疆美协、新疆总工会、新疆兵团举办的展览中多次人选展出。其中美术作品《智慧的结晶》1994年参加新疆美协、新疆总工会举办的“新疆第四届职工美术作品展览”获三等奖;1995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智慧的结晶》被入选展出,并被选入1995年第6期哈文版《新疆画报》“新疆美术作品选”中刊登。1991年编辑出版《伊犁垦区画册》,1997年套色版画作品《三北晨曲》参加新疆兵团举办美术作品展,被评为三等奖。1997年9月3幅作品参加“艰难与辉煌”展览,并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近几年创作的作品有:《艰难岁月》、《在那遥远的地方》、《智慧的结晶》、《三北晨曲》等套色版画。现新疆兵团农四师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版画作品在乌鲁木齐新疆美协、新疆总工会、新疆兵团举办的展览中多次人选展出。其中美术作品《智慧的结晶》1994年参加新疆美协、新疆总工会举办的“新疆第四届职工美术作品展览”获三等奖;1995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智慧的结晶》被入选展出,并被选入1995年第6期哈文版《新疆画报》“新疆美术作品选“中刊登。1991年编辑出版《伊犁垦区画册》,1997年套色版画作品《三北晨曲》参加新疆兵团举办美术作品展,被评为三等奖。1997年9月3幅作品参加“艰难与辉煌”展览,并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近几年创作的作品有:《艰难岁月》、《在那遥远的地方》、《智慧的结晶》、《三北晨曲》等套色版画。 作品赏析武怀扬写的《浓墨重彩写屯垦》,属于文化随笔,由于从事了多年的文联工作,武怀扬对伊犁垦区的文化文艺事业的发展了然于胸,笔墨间流露出他对伊犁垦区每一块热土上孕育、诞生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珍视,谈来如数家珍。但又绝不流于呆板的说教,而是将各团场文化事业的发展写得趣味横生,既有现代典故,又有历史小知识,颇有学养深厚的长者之风。 此外,武怀扬写的《夜宿吉尔尕郎河畔》、《草原文化》、《最亲近的小伙伴》、《烛光》、《怀念麻雀》、《骏马作伴好还乡》等一大批优秀散文,陆续刊登在《新疆日报》、《绿洲》、《兵团日报》和《新疆经济报》,以其朴实耐读的文风,在文艺界乃至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其中,《骏马作伴好还乡》以委婉生动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了名噪海内外的画家姚迪雄鲜为外界熟知的成长故事,笔调如同白描,点点滴滴,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草原文化》则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分别阐述了可克达拉草原、巩乃斯草原以及昭苏草原的文化特质与历史积淀和现代文化生活。文章用若干个小故事勾勒出当地文化的全彩图。而《怀念麻雀》则以趣味性的口吻讲述了人与麻雀相处的历史,不啻为一篇精巧的“当代麻雀编年史”,读来妙趣横生,又不禁为麻雀曾经有过的悲壮历史扼腕。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武怀扬更多的是对文学、文艺的思考,他撰写的《漫谈中国西部“屯垦摄影”的潜在力》、《论新疆大山水画的独特性》、《深入生活描绘军垦伟业》等论文分别入选相关论文集并获奖,这些论文对相关文艺种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果说古代文人的标准是琴棋书画样样通,那么武怀扬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文人,而在当今这个专业分工精细的时代,武怀扬也许可以算上一个文人中的文人了。他的文学作品质朴流畅,从容淡雅,给人以文字之悦,他的美术和摄影作品则以气魄雄丽、于写意间优雅抒情而备受推崇。他的版画摄影作品入选多个美术摄影作品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收入较有影响的集子中。作为艺术的执著追求者,他正以更加丰沛的活力,向更高的艺术顶峰攀登。 有关评价其人如杨武怀扬,心中有杨,其人如杨。他,是行走在大地上的一棵杨树。杨树之朴拙大气,杨树之参天地之间,吸天地之菁,吐自然之风,均见证于其身。 武怀扬最初从事新闻工作,10年的新闻采访,让他对伊犁这片土地有了较为知性的认识。后又从事文联工作,为促进当地文艺繁荣、培养文艺新人做了大量工作,但繁忙的工作并没有消磨他对美术、文学、摄影等艺术的热切追求,尤其是近年来,散文及文艺论文写作取得较大成就。 新疆诗缘我的朋友武怀扬,他曾经陪我在伊宁的街头闲逛。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兵团美协副主席,怀扬送给我很多关于兵团美术的杂志,让我看到和了解了兵团美术50年发展的历史和脉络。兵团美术最丰硕的成果其实在雕塑和木刻,《舞》《歌》《第一春》《军垦第一犁》《工作队来了》《瀚海新歌》《天山情》,这些用心灵的刻刀刻出来的叫做“美术”的诗,久久地感动着我和哺育着我的异常敏感的对于一切美的事物的审读。 怀扬曾送给我一幅四尺斗方《伊犁秋色》,这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诗,阿尔泰高原上黛色的山峰,红黄缤纷的水杉、桦树、红松、花楸树逶迤错落;遥远的天际线上,两峰骆驼在大漠深处温情地互望。画面简洁、大气,墨韵淋漓,但是纸质不好,西部的窘迫和偏僻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窘迫和偏僻掩盖不了一个人的才情和诗情,有诗便有画,才高画就高! 在新疆许许多多的朋友中,我还有一位朋友赵彦良。赵彦良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生产兵团文联主席。赵是一位楷书专家,尤其是小楷,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他却送给我一幅四尺草书诗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笔力雄健,峰回路转,以楷书之功力化为行草,其端庄遒健,或如观音坐莲,或如飞天起舞,丰姿曼妙,可想而知。 现在,离开新疆的日子,已经差不多有两年了,每当想起新疆,我就会想起新疆的文朋诗友们,我曾经写下了新疆行竹枝词四首送给新疆的朋友们,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到我嘶哑的吟唱呢? 自小爱唱伊犁歌,今来始见伊犁河;王蒙曾逐河边客,吾辈毋忘此坎坷。//一进新疆便清心,湖光水色自有情;关山处处皆入画,大漠戈壁亦宜人。//五十始作新疆行,民族风情醉我心;山南水北有兄弟,多情最是兵团人。//归来更忆新疆情,白桦黄兮冷杉青;夜夜灯前思旅事,生死不渝胡杨林。 人物感言新疆山水很有气势,不同于全国各地。作为新疆画家,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研究。新世纪经济发展推动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为我们新疆大山水画的研究提供了机遇,研究探索上我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伊犁河谷这块富饶有诗意的土地上,近些年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努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