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侯庙 |
释义 | 佚名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慙同“惭” 拼音:cán ) 明代风流才子我首推唐伯虎,但若论诗文等的著作及才学,则应首推杨慎(1488─1559)。 他与金元才子元好问都是於年少时已能吟诗尚文之辈。 他更曾中了状元,但由于明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得罪了皇帝,故被贬谪云南。 杨慎博览群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且著作之丰为明代之首。 对于杨慎,我们可能不太熟识;清代毛宗岗修订中国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在开头加入了杨氏的词作「临江仙」,以致多人误以为此诗为罗氏所作。 该诗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武侯庙》 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题武侯庙(白话翻译) 诸葛北伐必经的剑江(*1)的水流湍急, 他殒亡之地域五丈原(*2)的日头昏暗。 他意图统一中原未竟地(*3)不归刘襌, 他死前有对应的大星(*4)已陨落军中。 南阳卧龙冈武侯庙(*5)徒然生出秋草, 四川西部(*6)关塞和山脉有雾霭阻隔。 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7)而生惭愧, 谈理三国历史(*8)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注*1: 水名,在四川省剑阁县北,是嘉陵江的支流。 注*2: 诸葛亮曾六出祈山,北伐中原,古领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县); 与魏将司马懿对峙百多天后死於五丈原军中。 注*3: 旧业即指统一大业。 注*4: 旧时认为世上一个人, 对应著天上一颗星, 星落便意味著人将死去。注*4:旧时认为世上一个人,对应着天上一颗星,星落便意味着人将死去。 注*5: 南阳在河南省南阳市; 祠宇亦即武侯庙。 注*6: 诸葛生时主要在四川西部活动。 注*7: 此处著重诸葛亮精神传万古。 注*8: 三分即天下三分之三国史也。 《武侯庙》并不是杨慎写的,只是他在《升庵诗话》(卷六)中引用的别人的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