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释义 |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学校最早设置的教学科研行政单位之一。学院设置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含精细化工、涂料与涂装、高分子化工三个专业方向)、制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化学工艺、药剂学两个硕士授权点和一个化学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签有“2+2”联合办学协议(国际班)。学院在读本科生800余人,在读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概况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学校最早设置的教学科研行政单位之一。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系、制药工程系、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保护研究所、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制药工程研究所、化工实验中心、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车辆化学品研究所、计算机网络室、图书资料室等机构。 自2004年起,化学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开始联合招生,学生成绩合格者授予武汉理工大学和MONASH大学学士学位。 历史沿革化学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武汉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8年创办并开始招生,最初设置的专业为无机物工学、高分子化学工艺(合成橡胶)、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与设备等本科专业;1963年,经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批准撤消化学工程系建制,组建武汉工学院材料保护研究所,为部属研究所,承担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93年,恢复成立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实行系所合一建制,开始招生精细化工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2000年武汉理工大学组建后仍保留化学工程系校直属系编制,2001年增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04年化学工程系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自1958年起,学院已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累计3500余人。 组织机构学院设有2个系、2个研究所(学院基层教学和科研组织)、1个实验教学中心和2个省级研究基地。 师资队伍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合理的学术思想活跃的师资队伍。2008年,学院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和助教20人;博士学位教师23人,硕士学位教师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50%和19.6%;11%的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7.4%的教师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15%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全院教师平均年龄39岁,36岁至45岁教师占53.2%。 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教学委员会委员1名,湖北省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武汉市突出贡献专家1名,8名专家分别担任16个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和理事。 此外,学院聘请美国北卡大学药学院刘建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毛海泉教授、日本国立蛋白质研究所Saburo Aimoto教授、法国国立理工大学Alain Dufresne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该院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系科简介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是在原机电部武汉工学院材料保护研究所基础上重组设置的专业系,是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科研并重型基层单位,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一个,有化学工艺、化学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一个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化学工程系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例40%。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含涂料与涂装、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三个专业方向,有学生四百余人。化学工程系一贯强调以夯实基础,注重专业训练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成绩斐然,造就了较好的社会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武汉理工大学前茅。 化学工程系半个世纪科学研究工作沉淀和积累,特别是2003年以来,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科方向的凝练,锤炼了一支业务精干、造诣较高的学术队伍,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企业委托项目一百余项,形成了以先进涂料与涂装技术、药用高分子合成与改性、工程设计与工艺优化、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合成、智能可视化技术等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制药工程系制药工程系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共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能在医药等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行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2003年以来,制药工程系教师承担了国家863、省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已形成以手性药物的合成及工艺改进、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及制剂、生物药物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教学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2年,由原化学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合并组建而成。实验中心下设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基础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涂料和涂装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900 平方米。中心现有实验技术人员5人,兼职教师21人,兼职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占教师的比例为62.0%,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已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和开拓意识强、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力地保证了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