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
释义 | 武汉科技大学位于“九省通衢”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湖北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后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等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几经更名、几度搬迁,但钢铁情缘一脉相承、崇实理念一以贯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学科优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1988年开始招收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现在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1996年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同年建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硕士点,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唯一设岗学科和单位。现有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省级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和软件开发研究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总价值达1350万元的科研实验设备和总面积达6940平米的各类研究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师资队伍,其中楚天学者1人,博导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25人拥有博士学位;具有多个特色明显,基础雄厚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在计算机科学理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与工程、实时软件系统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工程、智能仪器仪表与传感器、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复杂工业过程数学模型及其仿真、嵌入式系统与工程数据库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探索,通过与其它多个学科如冶金过程、机械与电气控制、企业管理、电子通信等领域的融合与交叉渗透,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省部级科学基金和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各类科研任务数十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各类科技专著和教材数十部,拥有十多项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版权。其中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复杂工业过程模型与仿真计算、计算机控制与实时软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好评。该学科近五年以来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在国内外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100多篇,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点注重营造文明、健康和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具有良好的教学风气和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现有3个本科专业1200多人和三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专业200多名硕士研究生。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电子竞赛”、“英语竞赛”、“挑战者杯”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机器人足球队在全国机器人足球大赛中连续获得2003,2004,2005,2006和2007年FIRA11:11项目的冠军,2006年该项目夺得世界冠军;2007年在该项目蝉联世界冠军;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4人次,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励5人次。毕业生以科学理论基础扎实、软硬件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强、工作踏实勤奋肯干、为人朴实诚信等特点而赢得广泛好评,在各行各业成为社会栋梁和技术骨干,为国家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