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释义

早在20世纪20年代,武汉大学就先后开设社会学课程、设立社会学专业。我国著名学者李达、李汉俊等教授先后在武汉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社会学专业停办。1979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武汉大学是率先恢复社会学教学、重建社会学专业的全国10所高校之一。1983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建立社会学教研室,开始在全校开设社会学课程。198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大学建立社会学专业,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学院简介

1990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上招收“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92年8月建立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2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正式挂牌成立(与哲学系合署办公)。1997年3月,在学科归类思想的指导下,社会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调整到武汉大学法学院。2005年10月,经学校批准,社会学系从法学院成建制划出,成为武汉大学直属系。社会学系现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工作四个硕士点,一个社会学博士点。目前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

近年来,社会学系先后主持和承担20余项国家、教育部及湖北省的重点、一般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 10余项国家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10项欧盟等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港台20余个学术机构和办学实体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或合作办学关系。

社会学系专业简介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现设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

社会学专业

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具备较全面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社会研究,评估与测评、规划与管理等工作,还可以在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出版单位做编辑、记者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进行的助人服务。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旨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基础知识、较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以及反思批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在科研机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福利机构、城乡社区从事教育与研究、管理与辅导工作,也可以在社会保障机构、城乡社区建设、妇女与青年等社会团体、民政部门、计划生育、政策研究、发展规划部门就业。

培养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和本专业要求,在掌握现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与学说,通晓社会发展与管理知识,熟练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使学说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公关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学位授予本科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系设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比较现代化、家庭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每年有10%的学生免试直接保送攻读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社会建设人才的需要,武汉大学拟举办第一期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通过课程班的系统学习,培养一批为社会建设服务的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管理和研究人才。

二、报名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表现好,品行端正。

2、中央机关、各地方政府机关单位、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大型国有、民营企业集团中高层负责人;科研院所与高等院骨干人员;

3、申请博士学位学员,需要已获得硕士学位。

4、单纯参加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个人专业素质者,需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5、具备一定的进修学习时间。

三、培养方式

学制2-3年,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中讲授。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

四、报名办法

1、提交报名申请表(报名处领取)、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学位证明复印件、一寸彩照六张;

2、申请材料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审核,确定通过名单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批准后,学员名单在学校网站公布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3、学员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按规定交纳学费并办理相关进修手续;

4、课程费用、学位申请费:按武汉大学相关政策标准执行。

五、核心课程

本班采取和全日制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基本相同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包括:经济学(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社会学)、专业外语、统计学(社会学)、中国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专题、社会学方法专题、政治等,个别课程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六、考试及学位申请

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本班设置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武汉大学学位申请有关规定(见附件),符合博士申请条件者,进入论文撰写和答辩程序,答辩通过的,由武汉大学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课题研究方向

社会学属于综合性学科,研究方向多样,凡是与社会相关专题亦可作为课题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宏观经济、城乡经济、国家政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统计、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国家与社会、公民权责、政治与经济、社会阶层、社区管理、传媒与社会、文化、企业社会学、管理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等。

“武汉大学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的相关规定”

第一章 申请人资格及其认定

一、同等学力人员在我校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二)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5年以上;

(三)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所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4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者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学术论文,人文社科类必须有一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理、工、医科类必须有一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其学术研究成果、专利和管理方面至少有一项获得省部级奖励。

(四) 申请人应于每年4月或9月,向校学位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装订材料):

1、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科研成果的原件、清单及其复印件2份,科研成果获奖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

2、最后学历证明、硕士学位证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的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

3、由申请人所在单位聘请的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其中至少应有1名我校有关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出具的推荐信;

4、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

(五) 校学位办公室组织专家小组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二章 课程考试

一、 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必须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以上述书面通知的日期为准)起1年内完成学校组织的全部博士学位课程考试(一年举行两次考试:6月和12月)。

二、博士学位课程考试一般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跨学科(人文社科跨门类、理工医科跨一级学科)申请博士学位者,须先通过申请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为合格。

四、 申请人如不能如期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本次申请无效。

第三章 学位论文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1年内完成。申请学科专业所在学院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二、申请人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为期不少于3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作论文开题报告。

三、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打印和装订,必须符合《武汉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的要求。

第四章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 由学校聘请不少于6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中本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至少3名)进行评阅。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得聘为论文评阅人。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前3个月,由校学位办公室负责送交论文评阅人。

二、由申请人所在单位聘请的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其中至少应有1名我校有关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出具的推荐信;

三、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应至少有4人是博士生导师、2人是本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得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前30天送至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并有详细记录备查。

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三、申请人在通过资格审查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二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署名“武汉大学”)

四、申请人通过论文答辩,经申请学科专业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五、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博士学位。

六、如本次申请无效,申请人再次提出申请,必须在3年以后。

专业前景与发展

社会学既是一门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学科,又是一门面向现实的应用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发展性学科。它通过实证研究深入系统地认识社会,从而提出相应的理论,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社会学目前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和日益成熟的时期。中国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的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其他学科的广泛重视,也引起国际学术界特别是中国问题研究者的关注。在国际学术界,社会学的理论在反思和重建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的完善和运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增多,社会学的研究也日益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