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昌起义纪念馆 |
释义 | 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谘议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这里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基本概况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 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历史事件1979年3月7日国家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为本馆题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方匾名。8月张难先之子张彻生捐赠有关辛亥革命珍贵文物25件。 1983年初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旧址主楼实施第一期抢救维修工程。春中共中央委员、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来馆参观。3月《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下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馆楚文杰、陈祯琏、余汉涛、甘骏等参与编辑。6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吴汉家、罗哲文、王振铎、王世襄、华君武、黄苗子、黄翔、丁聪等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联名提案,提请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部划归文化部门管理,辟作陈列开放场所。 10月6日本馆在省政府第五招待所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辛亥老人审定《湖北军政府旧址复原陈列》。同年雷鸣出席“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二次年会”。 1985年1月湖北省编制委员会下文,同意本馆与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分设办公。陈祯琏、陈怀宇、梁华平分别任副馆长。下设办公室、陈列保管部、群工部3个部门。3月陈祯琏在河南郑州大学征集当年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日记本1册。春旧址主楼实施粉刷、油漆、外墙喷漆工程。6月26日湖北省文化厅在本馆举行仪式,聘请辛亥革命史专家章开沅教授任本馆名誉馆长,同时聘请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正、副秘书长刘望龄教授、吴剑杰副教授担任本馆客座研究员。章教授即席讲话,阐述辛亥革命的意义与纪念馆的建设。同日召开捐献文物表彰座谈会。7月1日正式成立馆党支部,陈怀宇任党支部书记,楚文杰、朱保平为支部委员。10月8日与民革湖北省委联合举行纪念辛亥革命74周年座谈会。25日黄兴后裔黄一中夫妇、黄伟民等来馆参观。 1993年5月04日国家文物局下文,同意本馆延伸复原旧址东西配房施工方案。6月与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辛亥革命研究动态》创刊。同月编著《辛亥革命人物像传》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昕主编,朱保平、梁华平、余汉涛、蔡汉宁、尹维贞、刘昕等编撰。8月5日馆属宏禄文化发展公司正式成立。同月旧址东西配房延伸复原工程竣工。 2003年初 被所在武昌区政府评为“2001-2002年度文明单位”。2003年8月获省文化厅“做文化人,树文化人形象”主题教育知识竞赛一等奖。2003年9月21日台湾立法委员、蒋介石之孙蒋孝严来馆参观并题写“缅怀历史,放眼未来”。2003年10月至12月梁华平赴天津南开大学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首期省级博物馆馆长培训班学习。2003年12月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省第四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2003年12月获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命名的首批十家“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2003年12月获市公安局“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部门设置办公室负责全馆日常的行政、党务、纪检监察、人事、老干、群团、接待、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上传下达,综合协调。 保卫部负责全馆的安全保卫工作。 财务部负责全馆的财务管理工作。 文物保管与展览部负责全馆的文物征集和文物保护及保管工作,临时展览的策划、推介和引进工作, 《辛亥革命研究动态》的编辑工作,图书和照片资料的管理工作。 旅游与社会教育部负责本馆开放时间内的导游讲解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共建工作,旅游宣传以及与旅游部门的相关业务接洽工作。 展室管理部负责本馆开放时间内展览场所的文物安全、环境卫生和零散游客的业务咨询工作。 旅游市场部负责旅游市场的开发和馆内的产业开发工作。 陈列展览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8693㎡,其中用于展览的面积为3500㎡。建馆20多年,因为场馆建设、环境改造以及旧址维修等原因,陈列场馆有所改变,但始终保留《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基本陈列。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现布置于都督府旧址一二层,通过实物、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风貌。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院内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此外,在院内东配楼中段辟有200㎡的临时展览展厅。《沈汉生先生辛亥革命文物珍藏展》、《辛亥革命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等40多个展览曾在此展出,这些展览也曾深入武汉市各学校以及湖北省地县巡回展出。 参观指南武昌起义纪念馆地图门票:20元/人 到达方式:在武汉市区内乘坐10路、64路、503路、715路、电车1路、4路、市内旅游专线1路均可到达。 开放时间:08:00到17:00 购物:红楼的二楼为纪念馆的购物场所,主要经营工艺品、字画和书籍。 历史文物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 陈列古迹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