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万峰精舍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宿万峰精舍》 【年代】清代 【作者】明中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宿万峰精舍 我身如孤云,去住在空谷①。 偶来万峰头,意倦便一宿②。 水凉山影沉,树暝人烟簇③。 夜静冷吟虫,秋声散丛竹④。 爱此风味清,得句一烧烛⑤。 作品注释①“我身”联:此联二句谓自己身如孤云,但来去都在山谷,与外间世俗尘世全无瓜葛。 ②万峰头:万峰乃南屏山群峰之中的一个峰头。一宿:住一晚。 ③“水凉”句:谓山的影子沉浸在冰凉的溪潭中。“树暝”句:谓村落民居簇拥在暗淡的树色里。暝:昏暗。簇:聚集,簇拥。 ④吟虫:鸣叫的昆虫,此处指蛩,即蟋蟀。“秋声”句:谓秋风吹过竹丛,发出飒飒之声。 ⑤风味清:指风景清幽,情调清雅。烧烛:燃点蜡烛以照明。 作品鉴赏万峰精舍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屏山中,为当时著名诗僧篆玉所禅隐修行的斋舍。明中过访篆玉,留宿精舍,写此诗留赠。诗中主要描绘万峰精舍周围的风光胜景,以及自己留宿精舍中秉烛夜吟的情形。诗写得明快清新,潇洒劲健,把一代诗僧爱好翰墨词章,夜读苦吟的高雅形象突显出来,给人很深的印象。 作者简介明中,又名演中,字大恒,又字焚虚,号啸岩,清代浙江杭州净慈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715年前后在世。俗姓施,桐乡(今属浙江省)人。尝侍雍正帝讲禅学,颇受优宠。居京师多年,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放还。乾隆帝南巡,召见并赐紫衣。为当时佛教界之泰斗。雅好词章,尤长五言。与同代诗家名人如杭世骏、梁同书等多有唱和,时名极高。作品结为《焚虚大师遗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