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运铎纪念馆
释义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吴运铎纪念馆始建于1991年6月,展室设在雷锋馆内,面积100平方米。 展出300多件实物图片,展示我国兵工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为新中国诞生作出的贡献。

概况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

《把一切献给党》主人的公吴运铎,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为研制武器,三次身负重伤,但他从未退缩。他在书中写道,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这就是吴运铎的人生价值追求。 展出300多件实物图片,展示我国兵工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为新中国诞生作出的贡献。

展厅布局

该展室第一部分以时间顺序展示吴运铎献身国防军工事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做出的贡献; 第二部分展示吴运铎写书题字作画,畅谈人生,关心青少年、残疾人等活动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第十三块展板为15所50年来的成绩,表明新时代航天人继承吴运铎老军工精神,献身航天事业的决心。

相关人物

早年

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

伤残

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27年夏,国民党反动军队开进安源,屠杀革命者,学校停办,吴运铎的家庭生活也陷入绝境。1931年,他随家人迁到湖北黄石。经父亲的同事介绍,兄弟几人都进矿当了学徒,后来当了电机师傅。为了弄清机器工作的原理,吴运铎在繁重劳动间隙把车间里的一个小阁楼打扫干净,当成了"书房"兼"实验室",把装机器的破木箱翻过来当书桌,又省吃俭用买来一些工业小丛书,学习机械知识。他还开办了讲座,把机械知识讲给工友们听。 1937年,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在煤矿办起了抗战讲座,吴运铎天天去听课,家中也成了工人集会的场所。他还参加了党的《新华日报》的发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后便把报纸贴出去。矿主报告警察要捉拿他,他毅然参加了新四军。他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在农舍的茅草棚子里开始了军工生涯。1939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在吴运铎为时10年的革命战争生活中,他随兵工厂从皖南到苏北,再到淮南,然后转战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的大连。为了军工事业,他的婚事一拖再拖,还主动放弃了去延安学习的机会。他先后担任过新四军军工部党支部书记、华中军械处副处长兼华东炮弹厂厂长、东北联合兵工企业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

相关电影

电影《中国保尔——吴运铎》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北京电视台和吴运铎纪念馆联合摄制的8集电视连续剧《中国保尔——吴运铎》,日前在安徽皖南地区投入紧张的拍摄。 吴运铎是我国军工史上的传奇英雄。他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参加新四军,长期工作在后勤军工战线上。在三次负重伤和原材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他坚韧不拔,舍生忘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为前线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他虽然在军工战线上被炸瞎了眼,失去了左手,一条腿也成了残废,全身伤痕累累,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吴运铎始终顽强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在和平年代,他仍然拖着残疾的病体,身体力行,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他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品德曾深深影响了共和国的几代人,他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