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元欣
释义

吴元欣,1957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地区归国博士联谊会会员,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鄂州市人民政府高新技术顾问团顾问,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Ind.Eng.Chem.Res.》杂志特约审稿人。先后就学于武汉化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分别获有机化工学士、生化工程硕士、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以及博士后研究经历。入选"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化学工程与技术专家。

个人履历

职业经历

吴元欣教授现任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武汉工程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1982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1月任助教,1987年1月晋升为讲师,1993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贡献

从事教学工作近20年,主讲研究生、本科生主干课程8门,主编(主审)和参编教材4本。指导毕业论文多次获得省级奖励。

主要科学研究领域为化学与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与环境工程。重点研究方向为多相化学反应与分离工程,生物化学工艺及过程装备,绿色化学工艺及其装备,废水、废气处理新工艺及其装备。

成就及荣誉

成就

吴元欣教授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论文集1部,参加编写化学工程设计手册1部,出版独撰专著1部。论文被SCI ,EI,ISTP收录81篇;SCI论文被国外同行引用200余次。获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化工部及其它省部级科技三等奖3项,经部、省级鉴定获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水平的科技成果9项。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大学作学术报告。

荣誉

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获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湖北省百名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寸草丹心报春晖

1995年9月的一个深夜,美国华盛顿大学一所住宅楼的灯光亮着。一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站在窗前陷入了沉思,此时他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当3年的访问学者工作就要结束的时候,华盛顿大学的导师提出让他留下来,继续他们之间的合作。

面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面对已经融入美国生活的妻子和孩子,他最终还是做出了令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回国去!祖国才是我的根!学成之后就是要回去为国家服务。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的发展,回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位访问学者就是武汉工程大学现任院长吴元欣博士。自从20多年前吴元欣参加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走入武汉化工学院的那天起,他就与武汉化院、与化工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无论是留校任教还是到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甚至出国深造,在吴元欣心里有一个信念十分执着,那就是一定要回到母校,做一名优秀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化工人才。

会当水击三千里

回到母校的吴元欣分管学校的学术科研工作。当时,虽然武汉化工学院各个方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比起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周边的名牌大学,科研条件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然而,吴元欣认为,能在困难的环境中做出点成绩,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吴元欣说:'我要科研!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机会要寻找机会,有了困难要克服困难,有了机遇要把握机遇。'历史总是给予那些不畏艰险的开拓者更多的恩惠。近年来,吴元欣取得累累硕果。

三相固定床放大方法学研究是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项目的研究以工业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对如何在实验室获得可靠的数据,以及工业上如何选用反应器提供理论及实验数据,建立实用的反应器模型,并为这类反应器的工业放大和广泛应用做出理论指导。吴元欣的研究成果《反应工程基础理论与多相反应器的工程应用研究》荣获200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众多科研成果中不能不提的是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的研制及其在水工中的应用。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大大增强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及其他力学性能。这项成果1998年开始在湖北建设小溪口水电工程中得到应用,小溪口水电站从1999年3月蓄水发电至今,经全面检查未发现裂缝,为全国混凝土面板矾的抗裂及耐久性提供了成功的应用范例。近3年来这项研究成果还先后在湖北高坝洲、四川鱼跳等水电工程的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得到推广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获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成果的另一特点是WHDF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加入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使用WHDF外加剂后,即使减少每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10~20千克,其力学性能指标与未使用WHDF外加剂、不减少水泥用量基本无异。如果全国混凝土用量的10%掺用WHDF外加剂,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6亿元。该技术亦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8月,吴元欣带领研究组在攻克PC塑料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PC塑料广泛用于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目前的光电子等高新技术更是以此为基本原料。我国PC塑料年需求量超过30万吨,其年产量却不足5000吨,制约PC塑料生产的关键性难题是:工艺路线长、成本高;催化剂消耗大、设备腐蚀严重、产品提纯难。吴元欣同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非均相催化氧化羰化工艺和固定床技术合成碳酸二苯酯',重点解决了催化剂的组合配伍问题,并达到了选择性大于90%、总收率达到85%、催化剂一次使用寿命大于3个月的指标,在保持清洁生产的条件下综合经济指标优于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工艺。这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2003年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吴元欣极为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目前已经与香港中阿伟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以技术入股方式合作开发新产品的意向……

在吴元欣负责学校学术科研工作的短短三四年中,该校科研进帐从100多万元劲增到2002年的2053万元;继2002年专利申请数跃居湖北省内高校(含部委8所高校)第五名、省属高校的第一名后,2003年继续保持了这一水平。

待到山花烂漫时

2002年12月9日,具有学者风范的吴元欣走上了武汉化工学院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岗位。仿佛命运注定了他要用知识与科技的力量、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改变这所学校的历史使命,建设多科性大学成了他走马上任后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为了适应全国高校改革、促进学校发展,吴元欣与领导班子一道制定了16字办学方针:'质量立校、科技强校、特色兴校、协调发展',并为此实施了4项工程:品牌工程、人才工程、凝聚工程、效益工程。

'不搞教学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学校,不搞科研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名牌学科,研究重大成果,提高教授知名度即是品牌工程的内涵。现在的武汉化工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固定资产4.3亿元,科研和教学设备总值7500多万元。该校有教职工1890人、在校生1.3万多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12%。2003年,武汉化工学院教学研究共有11项省级立项项目、24项校级立项项目,比2002年净增近100%;新增了生物工程等9个硕士点及9个立项建设硕士点、5个立项建设博士点。这一切是吴元欣最想看到的,虽然许多工作还刚刚起步,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吃更多的苦,但这是他拥有的最大、最宝贵的财富。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是吴元欣多年来做学术研究体会颇深的一点。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领导班子里每个人的潜能,调动起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舟共济、相互协调',武汉化工学院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2003年6月5日和2004年1月11日,武汉化工学院分别迎来了湖北省政府和教育部高校设置专家组对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的评估考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今,吴元欣仍在探索和思考怎样完善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怎样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怎样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怎样为学校更名夯实基础,怎样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一流大学迈进……站在新校区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看着即将竣工的新校区二期工程,吴元欣心潮澎湃:更多的化工人才将从这里启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