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堂胜
释义

吴堂胜 1945年10月生,男,广东海康县人。现任广东省海康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1971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84年任乡镇党委书记,1990年后任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兼经理。1988年他所领导的大队率先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业生产全面超历史的成功经验,得到中央调查组的肯定和推广。他所领导的海田镇3年内开发虾场1万亩,造林5万亩,新建中学和中心小学各一所,分别被市、省授予文明乡镇和校舍建设特级乡,他本人被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担任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刚3年,全县烟草市场由乱转稳,经营效益连年倍增,现已破土动工新建建筑面积共2.2万平方米的雷州大厦和烟草宿舍大楼,并开始筹建雷州烟草综合市场,固定资产从20多万元发展到现值2000万元,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

中国试行包产到户改革的先行者——吴堂胜

——记原海康县(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队的党支部书记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启动的。在包产到户这场伟大的农村变革中,广东、安徽、四川的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涌现了许多敢闯敢干的改革先驱。吴堂胜,当时广东湛江地区海康县(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就是最早试行包产到户改革的先行者之一,1977年11月,吴堂胜毅然决定在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南村第五生产队搞试点,然而此行动比1978年12月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分田到户,实行包干的惊人壮举整整早了一年多。

一、雷州半岛包产到户先行者

1977年,海康县(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地处雷州半岛西南沿海,一个干旱严重的地区,这里土地贫瘠,地瘦人穷。长期属于生产靠货款、吃粮造返销、生产靠救济的“三靠队”。全大队共4条自然村,16个生产队,364户,1733人,劳动力750人。每年要吃国家几万斤返销粮。1975年至1977年间,潭葛大队有几百人外出逃荒。采访时得知,吴堂胜的父亲生前曾经是长期担任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是省劳动模范,带领大家苦干多年,仍然摆脱不了穷困。吴堂胜接任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后,虽然大队年年被评为先进,但群众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包产到户,正是因为穷,没有办法了,才逼出来的!”吴堂胜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1945年出生,25岁开始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年32岁的吴堂胜,就是为了大家吃饱穿暖,敢闯敢干,于1977年11月冬种番薯时,吴堂胜决定在自己所在的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南村第五生产队搞试点,当时,该队有28户人家,141人,161亩耕地,迈开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原称“联产到户”)的第一步。

刚开始时,土地、工具、耕牛等仍属于生产队,土地按人口、劳动力划分到户,工具、耕牛等凭价给农户使用,规定谁种谁收,结果获得丰收。到了1978年春耕时,实行土地、工具、耕牛等全部包给农户,结果早造大增产;到了1979年,潭葛大队全部实行联产到户,结果当年农业获得大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61万公斤,比上年增产1倍多,第一次交售余粮1万公斤。

潭葛大队全部实行 “联产到户”的具体内容是按“四定一奖”,即定地段,按年龄分成四等,一等劳力(18岁以上劳力)定十分;二等(12岁至17岁,包括老人和在校学生)定八点五五分;三等(8岁至12岁)定七分,四等(七岁以下)定六分,按分划地段定产,按土质优劣,水利设施好差,把田地划为三等,按常年产量增加5%;定工分,定成本,全奖全罚。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联产到户给该大队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吴堂胜搞联产到户获得丰收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邻近的生产大队也开始纷纷悄悄效仿。北和公社的陈和略书记和海康县的洪绍宏书记、陈光保县长知道情况后,虽然不敢公开表扬和推广吴堂胜的做法,但都在暗中支持,要吴堂胜坚持下去,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时任湛江地委的书记的林若到北和、东里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民搞包产到户后,生产确实上去了,表示应当允许各地搞试验。鉴于当时的政治大气候,林若不能公开号召和各县搞包产到户,但在1979年春召开的地区三级干部会议上肯定了潭葛大队的增产经验。

对于往事吴堂胜感慨万分,他说真没想到搞包产到户的举动后会引起那么大的影响。“从1979年开始,上面就不断有人来调查。在1980年5月初,新华社的4位读者来到潭葛大队调查了7天。”这些记者都是刚从国外回来的,态度比较公正。他们由本地的退伍军人带领到每家每户调查,不要大队干部参加。后来还分别召开了大队干部会、生产队干部会、五保户会、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会、外出工作人员家属会、土改老干部会等。”这次调查结果是大家反映包产到户,还清了欠交粮,还卖了余粮,每亩单产从200多斤增产到580多斤,大队也没有人外出逃荒。“半年后又有2位记者返回潭葛复查了4天。”

海康等地的包产到户惊动了省委领导。大约是1980年3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到湛江检查工作,专门到海康县开了一个座谈会。地委林若书记陪同习仲勋同志召集县委和北和、南里等几个公社的书记参见会议,上级领导特意要吴堂胜参加。县委洪绍宏书记介绍说吴堂胜最早搞包产到户,要吴堂胜先向省领导汇报包产到户的情况。“开始我以为要受省委领导表扬,没想到等我汇报完后。习书记却严肃地说:作为一个大队为了解决群众目前的温饱问题,暂时这样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长期这样搞下去,那就不合方向和路线,要追究责任。如果一个公社全面这样搞,这个公社的书记就要受批评和处理。如果海康全县都这样搞的话,你洪绍宏就要立即被撤职!在座的同志听后都有一些紧张。”随后,习仲勋又问吴堂胜搞包产到户还想搞多久,吴堂胜坦言要永久搞下去。习仲勋说这样搞路线不对啊。吴堂胜本着农民的朴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按上面的路线搞,农民就没有饭吃了,现在我们不按路线搞,包产到户,群众才能吃饱。”就这样,吴堂胜与省委第一书记联系海康的情况对话了2个多小时,这次汇报直到当天晚上11时才结束。汇报结束在返回县委招待所的路上,县委洪绍宏书记和陈光保县长不断给吴堂胜壮胆,要他不要怕,不要停下包产到户。

谈到这里,我们问吴老当时面对高层领导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勇气?“我一家两代都是大队书记,勤勤恳恳为群众做事,但农民却吃不饱饭。看到群众吃不饱挨饿,我心里很难受,如果我家米缸还有一点米,我会拿出来分给大家吃。这种穷的滋味实在很难受啊!”吴堂胜动情地说“搞包产到户,群众有饭吃了,上面又说不符合路线,不符合政策,我想不通。就凭搞包产到户能让群众吃饱饭,再大的压力也要搞,受批评不让当大队书记也无所谓,我本来就是当农民的。”

我们为吴堂胜的朴实、勇气和责任心所折服。当时中央对包产到户尚无明确意见,各地争论颇多。包产到户被视为单干,姓“资”,是一个大禁区,广东各级干部和许多群众对包产到户持观察和思考态度,一些领导干部则猜疑甚至压制。在这种情况下,省委于1980年5月12日印发了《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几个问题的讨论纲要》,提出一些落后的“三靠队”允许包产到户,但坚决制止分田单干。5月14日至27日,省委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未能统一认识解决争议;7月3日印发了《农村工作会议纲要》要求各地纠正分田单干。同时允许特许困难地区的生产队搞包产到户,作为解决困难的权宜之计。会后省委抽调230名机关干部分别到海康、廉江、惠阳等地纠正分田单干,但调查组下乡后,深入群众,到户访问,了解生产生活真实情况,思想震动很大,进一步认识到过去一套政策的严重危害,对农民深表同情,绝大多数调查组都认为包产到户能普遍增产增收,绝不能强行“纠正”。

吴堂胜的改革担着大的压力,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碰上了一个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包产到户越来越为人们支持和接受,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允许边远山区和落后地区的“三靠队”实行包产到户。10月18日,广东省委发出通知允许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并存。这样,许多农村干部群众放下思想包袱,纷纷化暗为明搞包产到户。1980年11月3日林若同志在《南方日报》发表文章,肯定包产到户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作用;12月4日《南方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正确对待包产到户》,认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广东包产到户改革形势发展越来越快。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当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定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确定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而掀起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浪潮。

“我们大队成为包产到户的典型后,地委林若书记要地区许多领导和同志来潭葛参观,把我们作为解放思想的典型。”吴堂胜继续说,“包产到户后,我们向把潭葛建设得更好。”吴堂胜带领干部群众不断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村里建设统一规划,宅基地统一安排,成为县里的文明村。目前尽管雷州半岛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潭葛村的变化是巨大的,从村到镇里的道路是沥青路,村民大多数都住上了砖房,种粮食和水果以及外出打工,使村民的收入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针对目前珠三角一带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新变化,我们问吴老怎样回过头来评价20多年前搞的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对头的,符合中国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中获得很大的实惠,都是支持的。”“当然还要结合各地情况发展完善。有些问题比如宅基地、祖宗地等问题一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处理好了群众就比较满意。”吴老谈到自己当过10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很喜欢同农民群众在一起劳动、生活,目前虽然离开了潭葛村,但与哪里的干部群众还有许多来往,潭葛的干部群众有大事时还来同他商量。于是我们说农村基层干部难做工作的话题,这位老党员、老支书接着郑重地说“我们干部只要真心为群众做事,没有私心,公平对人,就会受到群众的支持和尊重。” 这位朴素而平凡的老支书的一番朴实的言语掷地有声。

二、吴堂胜追忆潭葛大队联产到户的部分片段

1978年,我在职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地处半沿海干旱地区,地瘦人穷。全大队共4条自然村,16个生产队,364户,1733人,劳动力750人。过去大队党支部虽已采取多种措施,下了大力气,想改变这里穷困的面貌,但多年由于左的路线束缚,生产一直上不去,群众的温饱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真正的解决。过去全大队每年吃国家返销粮4至5万斤,救济款3至5千元,借销种籽2万多斤,到1978年为止,国家公购粮历年尾欠达16000多斤,是北和公社七个“四靠队”之一。

大队党支部面对现实,抱着对国家和群众负责的态度,敢于转变观念,大胆解放思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于是,在1977年经过试点取得经验之后,从1978年冬种开始,在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变为前提再由大队党支部统一部署之下,在全大队全面实行包干到户,使全大队有农业生产在遭到自然灾害威胁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特大丰收,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979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1227000斤,比1978年的448000斤增779000斤;人均收入粮食528斤,比1978年的216增1.4倍;人均现金分配75元,比1978年的33元培1.7倍。历年超支175户,超支款15700元,1979年看只剩7户,超支款449元。盈余户322户,点总户数的88.5%,存款达33600元。一年内不但完成了当年的各项粮食上调任务,还还清公购粮历史尾欠,并为国家多售余粮两万多斤。此外,还交售花生两万多斤,甘蔗1290多吨,蒜头10000多斤,生猪200多头,名列全公社第二位。生产丰收,农民增收,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过去劳动出勤率平常不超过70%,包产到户后达到110%。就从这一年开始,潭葛大队的农业生产就打开了新的局面,“生产成本靠上拨,群众生活靠救济”的现象从此出现了新的局面。潭葛大队包产到户经中央、省、地、县调查组的深入调查证实和上面各级领导实地考察认可,最后给予充分肯定并公开推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