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地
释义

简介

吴地的概念首先源于春秋后期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区。浙北的嘉兴地区则是吴越之争的主战场。

但在当代吴地的概念要宽泛得多,明确吴地的范围需要区分两个有关“吴”的概念范围,一为“吴语区”或“吴方言区”,二为“吴文化区”。

吴方言

又称吴语,虽然在所使用的地区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承袭了许多基本的语音要素、共享了许多基本语汇。古时吴方言分布区域主要为安徽、江苏两省的江淮、江南地区以及浙江省。当今的吴方言区范围基本为:江苏境内自西以镇江的丹阳和常州的金坛和溧阳为界,往东至上海地区;安徽境内东南部的芜湖、宣城一带、皖南地区;浙江境内自湖州、嘉兴往南至杭州,杭州往东至宁波、台州。这一范围包括了江苏的丹阳、溧阳,苏锡常及所辖县市区,上海地区,安徽的芜湖、铜陵、宣城一带以及皖南各市县,浙江的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三门除外)及所辖地区。

吴文化区

古时的南京、扬州、滁州和镇江都属于“江南”的范畴,其传承的士族文化今天依然有浓烈的江南吴文化特色,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流民的问题,这三个地方的坊间习俗已经多具江淮文化特色,方言除了保留一些吴方言词汇外语音基本不易于苏中、淮北地区的方言,此外吴文化传播的范围还可以明确至安徽南部的徽州、黄山地区,这些地与苏南、浙北接壤,传统上习俗相近,出行多乘舟走水路,民居沿水而筑,但如宁、镇、滁、扬一样,近代以来淮北移民的涌入也使得这些地区的民间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元朝以来由于省域不按文化圈划分,苏浙两地吴文化圈的人们对于吴地的认同态度大为不同,今天说到吴地一般就是指的苏南,苏州为东吴,常锡为中吴,浙江的吴文化圈则被谬称以“越”,实际上古吴国、古越国的习俗文化早已失传,现在流传下来的江南文化始于永嘉南渡,发展于隋唐,成型于南宋,而极盛于明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