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德兴 |
释义 | 1.原扬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简介吴德兴 研究员。1937年10月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苏州农校。曾任扬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是市三届政协常委。 经历农家子弟吴德兴,以不错的成绩初中毕业后,决心继承祖业,毅然报考了在当时社会不太吃香的中等农校,三年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农业发展十分落后的苏北水乡。从此,开始了他为时40多年的农技推广生涯。 50年代的江苏里下河,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极低,一年只种一茬早稻,冬春沤水护田,茫茫一片泽国。初出茅庐的他,在老科技人员的帮扶下,一面积极参与当地政府旨在提高复种指数的沤改旱等生产改制,一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阻碍水稻生产的栽培关键,经过三年艰苦摸索,明确了防范对策,有效地解决了烂秧损种和食根金花虫危害两大历史性难题。 他在农村基层农技站扎实干了10年,1964年被选调到地区农业局。任副局长后,视野扩大,着眼全区农业发展。他围绕提高当地粮棉作物产量,积极组织推广适用新技术;他认真协调所属各县技术力量,努力搞好试验示范,移植外地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苍天不负有心人,1981年以来,他主持或参加的15项科技推广项目中,有4项获国家、部、省级奖。其中他作为第二主持人的“兴化市棉花丰产技术研究”获1991年“农业部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和同年国家星火计划四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的“里下河地区沤改旱技术”获农业部198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又组织棉区主要技术力量,编写专业书籍两册,《棉花综合诊断技术》为第一主编,《棉田高效多热立体种植技术》为第三副主编,均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他还为省级以上科技刊物和市级科普报刊撰写论文和文章约30多万字。其中《充分挖掘土地汗力,促进种植业致富》一文1987年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产值高效益农业生产实例征文二等奖。1989~1991年、1996~1998年以他为农业专家组组长两次率组赴几内亚共和国执行国家农业经援任务。援外期间,除全面完成政府《换文》规定项目任务外,还突破原援外工作模式,在整个非洲地区第一次成功移植我国农村改革经验,在项目实施区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种植,既扩大了项目在受援国的影响,又为国家减少项目开支21%,并因地制宜推广了一批国内科技成果:首次引种示范杂交中籼“汕优63”成功,亩产较当地品种增加4倍多,创西非地区当年杂交水稻单产之最。水稻抛秧技术和热白菜、番茄等多种蔬菜丰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技术也均获成功,因出色完成任务受到我驻几使馆党委和受援国政府表彰,深受当地官员和农民欢迎。 2.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简介吴德兴,现任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浙江省省交通厅“283”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人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业绩从事公路工程方面的设计、咨询及科研工作30年,主持和参与了近四十余项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公路工程综合项目的前期工可和设计工作,多项重大公路项目获国家和部省级优秀设计奖。作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设计、独立设计或参与设计了浙江省内超过100座、总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公路隧道,领导苍岭隧道、括苍山隧道以及钱江江底大断面盾构隧道等项目的设计与科研工作,参与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修订、新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的编写起草工作,主持编写了《浙江省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要点》。在岩石隧道及公路隧道通风照明与防灾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目前正在主持展开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公路隧道火灾排烟与排烟道顶隔板结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等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