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限制潜艇战 |
释义 | 无限制潜艇战简介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但到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无限制潜艇战的战史1917年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协约国商船的损失由1月份的30万吨增至2月份的40万吨,再猛增至3月份的50万吨,直到4月份的85万吨。英国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击沉。当年,德国潜艇共击沉协约国商船2566艘,注册总吨位为573万吨,其中英国商船占五分之三。而当年英国造船的总吨位只有270万吨。为了击败德国潜艇,英国海军军部咨询了许多数学大家,根据概率,数学家们指出,集体航行是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因此,为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海军部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这就是说,将十几艘或几十艘的商船编成船队,由驱逐舰或巡洋舰护送,往返于美英国家之间。由于护航舰艇安装有声纳和深水炸弹,可以反击德国舰艇,因而大大减少了商船的损失。1916年10月开始按照上述办法护航后,在当年后两个月中,协约国商船损失数字分别下降为24.58万吨和23.16万吨。随着反潜战术的不断发展,德国潜艇的损失逐步增加。1918年,德国潜艇虽然仍击沉了协约国商船1283艘,注册吨位达292.2万吨,但它只及1917年击沉数的一半。而协约国造船的总吨位则比损失数字增加了100万吨,从而打破了德军潜艇对英国的封锁。 无限制潜艇战的战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共击沉协约国商船6000艘,注册总吨位1200万吨,击沉军舰150艘,自己损失潜艇178艘。协约国为打破德国的潜艇战,共动员舰艇和辅助舰船5000艘,飞机3000架,终于挫败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于二次大战于大西洋使用大量潜舰(U潜艇;Untersee-boot)截击越洋船只,以图阻止美国援欧的行动。所攻击船舰包括军舰、运兵船、运送军事物资医院舰、以及其他民用船舰。美军则以护航舰团作为对策,减少大量损失。 同时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潜艇同样对日本进行无差别潜艇战略,击沉大量日本商船,尤其是大批往返于日本、台湾、菲律宾、中国战区、东南亚战区等地的运兵船及运输舰,使得日本无法将各战区或占领区的军用和民用物资作有效分配,例如到了二战末期,因美军的海路封锁,日本本土向来依赖马来西亚所产的石油和橡胶也极度缺乏。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