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丝栏
释义

乌丝栏,版本学习用语。谓书籍卷册中,绢纸类有织成或画成之界栏,红色者谓之朱丝栏,黑色者谓之乌丝栏。栏亦作阑,或作襕。乌形容其色黑,丝形容其界格之细。

中文名:乌丝栏

古语:乌丝阑/乌丝襕

史料记载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亳 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

郁逢庆续书画题跋:“乌丝栏唐界黑而细,宋人淡墨而粗,此唐界宋界之别。”

宋 袁文 《瓮牗闲评》卷六:“黄素细密,上下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此正所谓乌丝栏也。”

宋 陆游 《雪中怀成都》诗:“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乌丝阑格鼠须描,爱我新诗手自抄。”

由来

帛书文字是由上而下书写,每行字数没有一定。为使各行文字书写整齐,有的帛书仿照简册之原有界线,用朱笔或墨笔画上界栏。如马王堆帛书《老子》,各行间就有用朱砂画成的红色界行。帛书的界栏,早期大多为手画,当帛书盛行以后,为使用方便,也为了美观,于是有人用赤丝或黑丝事先在缣帛上织出界栏,如同今日稿纸,专门供书写之用,后人称之为“朱丝栏”、“乌丝栏”。

今乌丝栏一词,多于著录抄本时用之,例如“某书某卷,乌丝栏抄本”。抄本在印刷术未发明之前,占首要地位,即使在印刷术发明之后,有些珍藏的善本秘籍,亦赖传抄保存。明清两代大藏家如毛晋、黄丕烈、张蓉镜等,均以家藏宋元孤本,请名手影摹临写,此种抄本之价值,不在原刻之下,尤其明代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最为著名。叶德辉书林清话引藏书纪要云:“汲古阁影宋精抄,古今绝作,字画、纸张、乌丝、图章追摹宋刻,为近世无有。”是知毛氏抄本,乌丝栏亦是一绝。今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之三历撮要、盘洲乐章、梅屋诗余等书,即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乌丝极细,精美无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