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斯曼
释义

乌斯曼,即可以指位于位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首府利佩茨克以南75公里、乌斯曼河畔的城市乌斯曼;也可以指非洲塞内加尔小说家桑贝尔.乌斯曼。

城市乌斯曼

(俄语:У́смань,英语:Usman),城市名,名称来源于乌斯曼河(Usman River)。位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首府利佩茨克以南75公里的乌斯曼河畔,北纬52° 3′,东经39° 44′,地处俄联邦欧洲部分中部丘陵地带与奥克斯-顿河平原交界地区,属顿河上游流域森林平原地貌。人口19,600(2005年)。1645年建立,1652年曾遭到鞑靼人的侵略。1779年设市。

雕塑家乌斯曼·索乌

乌斯曼·索乌(Ousmane Sow)是当今非洲最著名的雕塑家,有"非洲罗丹"之称,他的作品曾在法国、日本、德国、瑞士、比利时、美国等世界多国展出,其中有些雕像存列在塞内加尔、法国及日本的城市广场。 2007年底,72岁高龄的索乌被《青年非洲》杂志评选为"以各自方式构建当今与未来非洲的100名人物"之一。

索乌1935年出生于达喀尔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喜爱雕塑。1957年父亲去世后,性格刚烈的索乌只身闯荡法国,靠打零工过活,1958年开始在巴黎学习护士专业。由于不愿接受双重国籍,1965年,他放弃在法国的工作,回到塞内加尔,在一家医院当运动疗法师。1968年,他二度返回法国,在巴黎郊区自办私人诊所。工作之余,索乌频繁光顾巴黎各艺术博物馆,细心揣摩罗丹等雕塑大师的作品,并开始自学雕塑及动画片拍摄。 1978年,他彻底返回塞内加尔,边干着运动疗法的老本行工作,边钻研雕塑技艺。1984-1987年,他用了4年业余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组作品《努巴人》。这组作品由12件雕像组成,表现的是苏丹南部地区努巴族的摔跤者。1988、1989年,该组作品先后在达喀尔法国文化中心和法国马赛博物馆展出。

1989年,年过半百的索乌决定彻底弃医从雕。近30年的从医经历使他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为日后的人体雕塑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索乌钟情人物创作,特别擅长创作反映非洲和印第安等游牧民族争强好斗的系列作品。他的创作填补了前人在这类题材上的空白。索乌对他的创作理念解释道:斗是为了得到你所喜爱的女人,斗是为了争夺地盘,斗是一种生存和了解他人的方式。因此,非洲是一个争与斗的战场。索乌的创作灵感主要源于电影和历史故事。他对人物创作追求形似与真实,但又不同于现实。他创作的雕像一般都大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创作时,他从不找模特。

专职从艺后,索乌的杰作接连不断。如1989年,创作了《马萨伊人》(Les massa?s)(一组6件作品),主要表现生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的马萨伊族斗士的形象;1990-1991年,创作了《祖祖人》(les Zouzous),由4件作品组成,其中名为"祖祖族缔造者"的7人雕像是作者雕琢的第一件带有叙事情节的作品;1993-1994年,推出了《颇尔人》(les Peuls)(一组5件作品),主要反映散居在西非的颇尔族人的家庭及日常生活;1994-1999年,创作了由14件作品组成的《印第安战役》(Little Big Horn),该系列作品通过23个印第安战士和8匹马的不同造型,逼真地反映了印第安战役,堪称一部地道的叙事作品。1999年春,索乌在紧邻卢浮宫和法兰西学院的巴黎塞纳河艺术桥畔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雕塑作品展,35件大型作品吸引了三百多万过往观众驻足观看。从此,他一举成名。后来,此展中"公羊与少年相争"的雕塑作品被置放在达喀尔索韦托广场。

2001年,受国际奥委会的委托,他创作了《起跑线上的运动员》(le coureur sur la ligne de départ)。该作品长期存列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运动会博物馆中。同年4月,为庆祝非洲大陆跨入新世纪,受塞内加尔总统瓦德的委托,索乌和塞著名建筑师皮埃尔·古迪亚比·阿特巴共同完成了耸立在达喀尔滨海大道上的大型纪念建筑"第三千年门"。其中"吹号女兵"的雕像为索乌所创。该建筑中有小中大三座门,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千年及其历史发展进程。被称为"亲爱的妈妈"的"吹号女兵"坐在第二千年门上,吹响号角,呼唤非洲大陆的同胞们团结起来,携手迈向第三千年。

2002年,索乌根据"世界医生组织"的要求,为"废除割礼、拒绝悲惨日"创作了维克多·雨果的雕像。后又根据法国贝桑松市(雨果的出生地)的要求将该雕塑铸成铜像,于2003年10月17日矗立在贝桑松市的人权广场。

根据索乌的雕塑浇铸的铜像作品还有《短发舞女》、《站立的摔跤者》、《母与子》、《坐着祈祷》。

目前,介绍索乌的画册及DVD影视片有:《乌斯曼·索乌》、《面向太阳》、《乌斯曼·索乌,1999年艺术桥》。

小说家乌斯曼

小说家乌斯曼

基本资料

姓名:乌斯曼,桑贝内.

籍贯:塞内加尔

职业:塞内加尔小说家

生卒:(1923~2007)

职业生涯

塞内加尔小说家。1923年1月生于济金朔尔一个沃洛夫族渔民家庭。由于家境贫穷,除了短短几年初级教育外,他再未受过正规教育。先后做过渔夫、管子工、泥水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自由法国部队”当汽车司机,参加过意大利和德国境内的战役。1945年复员回达喀尔,参加过达喀尔—尼日尔铁路工人大罢工。几年后去巴黎雷诺汽车厂当技工,接着又到马赛作码头工人,并成为码头搬运工会的领导人。

1956年,乌斯曼发表第一部小说《黑人码头工》。1957年,第二部小说《祖国,我可爱的人民》(也译为《塞内加尔的儿子》)问世。1960年发表的《神的儿女》是他的代表作,描写铁路工人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工人阶级的成长过程,人物众多,场面壮阔,在非洲社会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乌斯曼的创作注意反映现代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他还著有小说《公民投票》(1964)、《汇票》(1965)和《哈拉》(1973)。1958年曾访问中国。

乌斯曼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1963年,他编导的故事影片《四轮马车夫》在法国图尔电影节上获最佳作品奖,标志着黑非洲电影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开始进入世界影坛。此后相继编导《黑姑娘》(1966)、《汇票》(1968。根据本人小说改编)、《蒂亚罗伊军营》(1988)、《莫拉德》(2004)等影片,主题对法国殖民者和本国社会的阴暗面同样进行抨击和揭露。先后三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国际评论奖”,并摘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某种关注”单元桂冠。享有“黑非洲电影之父”美誉。

2007年6月9日逝世。

非洲著名作家

姓名 国籍 姓名 国籍

阿伯拉罕姆斯 南非 戈迪默 南非

库切 南非 桑戈尔 塞内加尔
喀麦隆

乌斯曼 塞内加尔 奥约诺

艾哈迈德·邵基 埃及 塔哈·侯赛因 埃及

纳吉布·马哈富兹 埃及 陶菲格·哈基姆 埃及

台木尔 埃及 舍尔卡维 埃及

续表
姓名 国籍

钦努阿·阿契贝 尼日利亚

沃莱·索因卡 尼日利亚

阿西娅·杰巴尔 阿尔及利亚

夏巴尼 坦桑尼亚

恩古吉 肯尼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