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蛇止痒丸 |
释义 | 关于瘙痒之症,其病因病机古有“风胜则痒”,“热胜则痛,热微则痒”,“血虚肝旺,生风生燥”等,而湿与热搏结者,则常缠绵难愈。故治痒需祛风养血、除湿清热。乌梢蛇性善走窜,搜风胜湿,彻里彻外,故止痒力强而为本方主药。防风味甘微温,散风胜湿;蛇床子苦温,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苍术辛苦性温,祛风燥湿,三者佐用,助乌梢蛇祛风湿而止痒,故为本方辅药。 简介商品名称: 乌蛇止痒丸 规 格: 30g 单 位: 盒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44020044 【作用类别】本品为风瘙痒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 份】乌梢蛇、防风、蛇床子、苦参、黄柏、苍术、人参须、牡丹皮、蛇胆汁、人工牛黄、当归。 方解本方治疗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属血虚郁热、风湿相搏证者。关于瘙痒之症,其病因病机古有“风胜则痒”,“热胜则痛,热微则痒”,“血虚肝旺,生风生燥”等,而湿与热搏结者,则常缠绵难愈。故治痒需祛风养血、除湿清热。乌梢蛇性善走窜,搜风胜湿,彻里彻外,故止痒力强而为本方主药。防风味甘微温,散风胜湿;蛇床子苦温,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苍术辛苦性温,祛风燥湿,三者佐用,助乌梢蛇祛风湿而止痒,故为本方辅药。湿热之邪久羁则可化为热毒,内伤阴血,投苦寒之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加苦寒之人工牛黄、蛇胆以清热解毒;择苦辛微寒之丹皮,以清热凉血。五药合用,既可加强主辅药祛风燥湿止痒之力,又兼清热解毒和监制主辅药温燥之性。后又以当归补血活血、参须益气养血,以治血虚之本,“血行风自灭”则痒可止。凡此七味药,共为佐使,与前药配合,共奏养血祛风、燥湿止痒之功。 【性 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辛。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燥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 【规 格】每10丸重1.2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克,一日3次(约20丸)。 【不良反应】 【禁 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疗效。 2.因糖尿病、肾病、肝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不属本品适应范围。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食物。5.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 6.不宜滥用护肤、止痒的化妆品及外用药物。必需使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时,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并向医师咨询。 8.小儿使用本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减量服用。 9.服用一周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向医师咨询,或停用本品,去医院就诊。 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1.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4.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相关病因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 瘙痒症状1、全身性原发者,最初仅局限于一处,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局限性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处多见。 2、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 3、阵发性剧烈瘙痒,瘙痒发作常有定时的特点。此外,尚有烧灼、虫爬及蚁行等感觉。 4、感情冲动、环境温度变化及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综合治疗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胆疾患、习惯性便秘、糖尿病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对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 2、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 3、阴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时情绪逸怡,忌忧思恼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疗皮肤瘙痒常用西药抗组胺药、钙剂及激素等。由于这些药物禁忌多,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病人很难坚持治疗。具有用药安全可靠、副反应少等优点,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患者也适用。对湿盛型皮肤病疗效显著,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可加用赛庚啶或其他抗组胺药。 5、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临床研究再评价乌蛇止痒丸治疗血虚郁热、风湿相博型急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结果:乌蛇止瘁丸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90.83%,显效率为51.67%;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总有效率为87.22%,显效率为48.33%,经Ridit分析,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乌蛇止痒丸在治疗血虚郁热、风湿相博型急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方面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中成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