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墩岭 |
释义 | 基本信息乌墩岭是“烟墩岭”的俗称。什班公宫是供奉“明无祀公”牌位。 历史明朝末年,内政不修,国防废施,人民生活日益凋蔽。东南各省海域辽阔,闽、浙、粤等地沿海倭寇(倭番)频频入侵,人民常遭抢掠烧杀,惨受荼毒。廿八都乡民曾于烟墩岭修建烽火台,以报寇警。山村各地,广围寨栅,御盗防寇。这些寨栅,实起过保安的作用,旧址仍存不少,单翔云境内有:前山寨、东山寨、顶寨、下寨、太平寨、横厢寨、安中寨、南山寨、莲花寨、黄田寨、寨仔箍、寨林、庵翔寨、崎林寨、福地林寨、狮湖寨等十多处,可资后人凭吊。在百多年的斗争时间里,山村乡民,靠坚强的意志,坚固的寨栅,写下可歌可泣的流传于民间不朽的史话。如梁四姑智退倭番、廖徽柔千里寻儿、梁伯斗愿代父受刑的美传。 倭寇犯境,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的绝境,唯有组织武装自卫,才有生路。于是有一乡民廖丑,揭竿而起,振臂高呼,组织抗倭义军,乡民群起响应,从者如云。“丑为先锋,骁勇冠其属,纵横安南同,所向无敌。” 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叛清,郑经派刘国轩,发兵助之,耿、郑联军攻下泉州城,泉属各县义军纷纷起义,漳平蔡寅攻下安溪县,郑军征饷至内地,少数人纠合抗拒。李复贵、廖丑响应郑军进攻洞后寨,抗饷者被迫向郑军缴送粮草。于是抗饷者与抗倭义军嫌隙成仇,水火不能相容。一日,两队人马于石角坑发生遭遇战,廖丑不幸被被飞石击伤左眼,血流如注,但仍奋力死战,终因流血过多,当场牺牲,后耿军被清军所败,郑军撤守金、厦,蔡寅随郑军入台,义军失去首领,被摧残而星散瓦解。 廖丑牺牲后,乡民为纪念其抗倭救民有功,修祀公宫于石角坑。廖丑坝作为地名仍保留至今,祀公宫香火不断,每年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乡民轮值祭祀(值年表附后)石角坑地处廿七都界内,祀公宫屡受拆毁,时常引起乡民械斗,后经乡绅协调,将祀公宫迁建于乌墩岭,宫内碑牌勒雕“明无祀公”四字,不立廖丑名讳,既是奉明正朔,又使廖丑成为无名英雄。 义军惨遭摧残后,乡民穷困难以生活,“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经乡民要求,封建统治者不得不对祭什班公十甲内,辖免丁、粮十年,后沿习成例,但百年后官府把丁、粮承包给个人,承包者不承认辖免条例,不但追收新粮,还要清欠旧粮,因而引起“户房”德打溪美汛的暴力事件。 乌墩岭祀公宫是一座象征性的英雄纪念地,现廿八都乡民为廖丑加上无冕称号有:“明无祀公”、“明仗义公”、廿八都“都主公”、“什班大将”等。在举行祭祀时,值祭人称××后裔侄孙××等,不称弟子,以别于祭祖伯叔血肉至亲,不同于一般信仰称谓。为缅怀抗倭义军功勋,什班公宫遍播安(溪)南(安)同(安)三县市境内乡村。廿八都乡民家家户户都奉有“乌墩岭什班公”牌位,年节焚化“千金万银”的纸帛。旅外乡亲,都带有“乌墩岭什班公”香火,随处奉炉敬祀。轮值之年,远居海外的侨胞,也专程返乡祭祀。可见“乌墩岭什班公”在历史上的功勋是永远不能被淹没的。 历史是人民写的,信不诬也。 注:本文根据革命先辈梁新民同志所写的材料进行整理。 年分主祭人物甲 份 主 祭 轮 值 年 份 次第 地 区 与 姓 氏 岁 次 举 例 天 干 公元纪年尾数逢 干 支 年份 公 元 年份 干 支 年份 公 元 年份 一 桃源、楼仔、刘氏 己 9 己巳 1989 己卯 1999 二 坂头、仕林、沙溪、柯、丁、陈、蔡、林氏 庚 0 庚午 1990 庚辰 2000 三 象运东山:东山、梅庄梁氏、南山林氏 辛 1 辛未 1991 辛巳 2001 四 头梅、运道廖氏、埔边、许溪、罗城内、西坑、洋山外 壬 2 壬申 1992 壬午 2002 五 象山卓氏:福庭、云山、峻林、翔山、安中、溪湖店(安溪) 癸 3 癸酉 1993 癸未 2003 六 陈、黄、刘、周氏 甲 4 甲戍 1994 甲申 2004 七 黄氏 乙 5 乙亥 1995 乙酉 2005 八 象运王氏:坑柄垅(金安)、黄田、大帽等 丙 6 丙子 1996 丙戍 2006 九 象运前山:(即翔云、椒岭)梁氏(梁德) 丁 7 丁丑 1997 丁亥 2007 十 欧(欧阳)氏 戊 8 戊寅 1998 戊子 2008 南邑廿八都奉祀乌墩岭什班公甲份并主祭轮值表 注:本表中尚有缺漏,待补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