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豆根
释义

正文

乌豆根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山豆根。

乌豆根 (《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山豆根、矮砣砣、打锣不响、野松皮、矮槐、野建芪、糙皮黄根

汉语拼音:wu dou gen

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

植物形态:西南槐树 。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凉,味苦涩。

功用主治:清热除湿。治痨伤,水泻。

选方:

①治痨伤:乌豆根一两。泡酒服。

②治水泻:乌豆根五分。磨水服。

来源

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

植物形态

西南槐树

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17枚,主轴密被棕色毛;小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下部小叶较小,长1.5~4厘米,顶端小叶较大,长4~6厘米,先端渐尖,有时钝圆,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上面初被浅锈色短毛,后变无毛,下面被浅锈色毛。总状花序腋外生,常与叶近于对生;萼钟状,5浅缺刻,外被浅锈色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狭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花丝基部均有毛;子房有毛,柱头头状。荚果长2~5厘米。种子1~3。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山坡林下、湿润的灌丛中或石壁上。分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采集

全年可采。

性味

性凉,味苦涩。

功用主治

清热除湿。治痨伤,水泻。

选方

①治痨伤:乌豆根一两。泡酒服。

②治水泻:乌豆根五分。磨水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