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在伊朗长大 |
释义 | 1 连环图书《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这套连环图述说了一个伊朗小女孩在伊斯兰革命时期的成长故事。这个小女孩经历了国王被推翻、伊斯兰革命、与伊拉克战争等国家大事。伊朗作者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述说的正是她本人的成长经验。 ◎ 连环图书◎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我在伊朗长大 作者 玛嘉·莎塔碧 地区 伊朗 语言 法语 ◎ 作者简介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1969年生,一个长得中东面孔,讲起话比西方人还大胆、直率的伊朗人。从小听爸妈揭发政府弊端,认清这是个不得不革命的时代;看《辩证唯物主义》连环漫画,发现马克思和上帝长得超像;上街头游行抗议,因为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最大的梦想是当女先知,集上帝的正义与爱憎于一身。十四岁被送往维也纳当小留学生,从此学会一个成年人该会的所有事情。 2001年出版自传漫画《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横扫各国漫画大奖,包括:「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最佳漫画奖」,有十五国译本,全球销售二十万余册。 反对布希,反抗强权,但强调自己不是恐怖份子,也不是女性主义者,只是说话大声的人道主义家。目前选择定居巴黎,因为巴黎不禁烟,而且巴黎人不平则鸣,常罢工。偶尔没车可搭,没电可用的巴黎是她的最爱。 ◎ 图书简介大家对伊朗的印象是否只有战争、石油和宗教狂热?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伊朗等中东国家战争连连?你又想不想了解伊朗的历史?伊朗人民在政治动荡下是怎样生活的? 作者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黑白对比带出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运用令画面充满力量。随着主角Marji的成长,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历史、政治和文化。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全系列共四册书(面纱,安息日,流浪奥地利,回家),在法国推出时大获好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并获得了包括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等多个漫画书大奖。 ◎ 媒体评论与其说这是绘本,莫不如说是多格漫画。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作者玛赞·莎塔碧生于伊朗,后来到欧洲求学并在世界范围内发表漫画作品,她在书中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 ——中华读书报 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 正因为此,创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玛赞·莎塔碧 ◎ 获奖记录2001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1年比利时布鲁塞尔Lion大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法国国家Info电台年度最佳漫画奖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剧情奖 2004年美国Harvey奖美国最佳外国出版物 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 2 改编电影◎ 基本信息中文片名 我在伊朗长大 英文片名 Persepolis 更多中文片名 茉莉人生.....台湾译名 影片类型 动画 / 剧情 片长 95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美国 对白语言 法语 英语 德语 波斯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评级 Rated PG-13 for mature thematic material including violent images, sexual references, language and brief drug content 级别 USA:PG-13 France:U Finland:K-11 Canada:14A Switzerland:10 制作成本 $7,300,000/estimated 拍摄日期 2005年10月 - 2007年4月 上映日期:2007年6月27日 法国 发行公司:索尼经典 ◎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 文森特·帕兰德Vincent Paronnaud 玛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 编剧 Writer 文森特·帕兰德Vincent Paronnaud .....screenplay 玛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 .....comic & screenplay/novel 演员 Actor 吉娜·罗兰兹Gena Rowlands .....Grandmother (voice: English version) 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Chiara Mastroianni .....Marjane 'Marji' Satrapi, as a teenager and a woman (voice) 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 .....Mrs. Statrapi, Marjane's mother (voice) 达尼尔·达黎欧 Danielle Darrieux .....Marjane's grandmother (voice) 西蒙·阿布卡瑞安Simon Abkarian .....Mr. Satrapi, Marjane's mather (voice) Gabrielle Lopes Benites .....Marjane enfant (voice) Gabrielle Lopes .....Marjane as a child (voice) François Jerosme .....Anouche (voice) Arié Elmaleh .....(voice) Mathias Mlekuz .....(voice) Jean-François Gallotte Stéphane Foenkinos 西恩·潘Sean Penn .....(voice: English version) 伊基·波普Iggy Pop .....(voice: English version) 蒂莉·曼德布洛特Tilly Mandelbrot .....Lali (voice) 制作人 Producedby Tara Grace .....co-producer 凯瑟琳·肯尼迪 Kathleen Kennedy .....executive producer Xavier Rigault .....producer Marc-Antoine Robert .....producer Marc Jousset .....executive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Music Olivier Bernet 剪辑 FilmEditing Stéphane Roche 艺术指导 ProductionDesigner Marisa Musy ◎ 制作发行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2.4.7. Films The Kennedy/Marshall Company 美国 ..... (co-production) France 3 Cinéma 法国 ..... (co-production) French Connection Animations ..... (co-production) Diaphana Films 法国 ..... (co-production) Celluloid Dreams 法国 ..... (in association with) 索尼经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 美国 ..... (in association with) 发行公司 索尼经典 Sony Pictures Classics 美国 ..... (2007) (USA) (all media)/(2007) (USA) (theatrical) Cinéart 比利时 ..... (2007) (Belgium) (theatrical) Diaphana Films 法国 ..... (2007) (France) (theatrical) ArtCam 捷克 ..... (2007)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2007) (Slovakia) (theatrical) Bir Film 土耳其 ..... (2007) (Turkey) (theatrical) Celluloid Dreams 法国 ..... (2007) (worldwide) (theatrical) Europa Filmes 巴西 ..... (2007) (Brazil) (theatrical)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 (200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Green Light Films ..... (2007) (Iceland) (theatrical) Gutek Film 波兰 ..... (2007) (Poland) (theatrical) Longride Inc. 日本 ..... (2008) (Japan) (theatrical) PCV 希腊 ..... (2007) (Greece) (theatrical) 其它公司 Dreamachine ..... international sales Dolby Laboratories 美国 ..... sound mix Donna Daniels Public Relations ..... public relations: USA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2007年5月23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国 France 2007年6月27日 意大利 Italy 2007年7月12日 ..... (Giffoni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9月6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7年9月26日 ..... (Hong Kong Asian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Italy 2007年10月6日 ..... (Internazionale Festival) 美国 USA 2007年10月14日 ..... (New York Film Festival) 俄罗斯 Russia 2007年10月18日 ..... (limited) 西班牙 Spain 2007年10月31日 德国 Germany 2007年11月22日 瑞典 Sweden 2007年11月23日 美国 USA 2007年12月25日 ..... (limited) 意大利 Italy 2008年1月4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1月31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8年2月21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8年2月28日 ◎ 剧情介绍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Marjane,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 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Marjane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上学。 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Marjane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Marjane结交了男朋友,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后来发现了男朋友的背叛,让她痛不欲生,经常露宿街头,后来换上了支气管炎,昏倒在街边,被别人送往医院,得到了救助。Marjane在病床上醒来后,决定给父母打电话,并让父母保证什么都不问,父母答应了,于是Marjane决定回国。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Marjane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 相关评论《我在伊朗长大》让人笑中带泪,并且没有局限在伊斯兰专政当时对一批人的迫害和打击造成的创伤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义,引人入胜。 ——《巴黎竞技》 艺术操控游刃有余,睿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人道报》 《我在伊朗长大》的每一分钟都是全新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世界。这是一部真人电影,具备所有一部现代影片应有的特征。 ——《解放报》 如果看过《我在伊朗长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会乖乖地闭上嘴巴、停止争论,意识到动画片的确能够成为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传播媒介。 ——《综艺杂志》 ◎ 幕后制作【改编自同名漫画】 伊朗,像众多中东国家在西方媒体描绘下,离不开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主义、宗教狂热的妖魔色彩。《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我在伊朗长大》系列书一共四部,分别是一《面纱》、二《安息日》、三《流落奥地利》和四《回家》。2001年在法国推出时大获好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全球销售二十万余册,并获得了包括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最佳漫画奖、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等多个漫画书大奖。 影片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故事背景为1979年后的伊朗,由国王专政被推翻,伊斯兰革命胜利,到两伊战争,记录的是这个文明古国历史以外的女孩生活,在纷乱变动的社会和个人日常生活夹缝中,她看到的世界,不在面纱之下,她写她流亡的朋友,不忌讳讽刺批评的父母,恋爱中的女仆,还有她小时候喜欢的作者和道听途说的政治黑幕。影片在法国上映之后,各大媒体纷纷予以较高评价,包括《解放报》、《巴黎竞技》、《费加罗日报》、《影视周刊》等数十家媒体均给出满分,还在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奖。 【我在伊朗长大】 玛嘉·莎塔琵1969年出生于伊朗西北部城市雷什特,当地有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的。后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了维也纳,后又在1994年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她写过几本儿童读物,创作的插图发表在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包括《纽约人》和《纽约时报》。早年在维也纳留学时,因远离故乡的孤僻气质吸引了从事艺术的人与她成为朋友;而她善感的内心和对艺术的领悟天赋使其从事插画艺术多年。莎塔琵虽然至今已经在法国生活了十几年,仍然十分怀念祖国“法国就像是我的妻子而伊朗则像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哪怕她是失常的或者是发疯的,并不会改变她是我母亲的事实。我当然可以选择自己的妻子但是我可能会选错、离婚或者和藏在另一个地方的女人一起生一个孩子”。 莎塔琵在法国的电视上看到很多有关祖国伊朗的片段,奇怪的是报导的内容都并非她生活所体验的,她开始跟很多朋友谈这件事:她不认为大家所看见的伊朗就是当地真实的情况,她跟朋友奖很多她童年时在伊朗生活的趣事。在工作室的一次聚会上,她的朋友跟她说:“你该为你的故事做些行动。”他们又为她介绍一些插画家,这也让她决定要以插画的形式为她的故事创作。她认为图像本身就是写作的一种方法,因为她能写也能画,于是就更觉得最好同时透过文字和图画的搭配创作。她又曾经把插画创作跟电影比较,作为一种说故事的经验,作者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有什么想说,再发掘不同的方法并选择最佳的方式去说,像有些艺术家要强调加入音乐/声音的元素。而她在创作《我在伊朗长大》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透过插画强烈的视觉传达去书写,简单的线条所勾画友善的脸蛋,搭配占据相当篇幅的黑色背景,面纱少女、烈士、暴警……等等重复的人物图像,是她这套插画书图画的基调。 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是玛嘉·莎塔琵与文森特·帕兰德的导演处女作,文森特在从事导演工作之前也是漫画家。因漫画分格与电影分镜头相类似,因此在技术方面的过渡与衔接过程中,二人可谓是得心应手。值得一提的还有,法国重量级女影星凯瑟琳?德纳芙也被吸引为该片贡献声音,出演母亲一角,而这一角色英语版的配音演员已经确定是吉娜·罗兰兹(Gena Rowlands)。 【随之而来的争议】 《我在伊朗长大》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高荣誉评委会大奖之后,伊朗本土却公开谴责该片,有关人士Mehdi Halhor在接受伊朗半官方新闻机构Fars时,评价这部电影是“一部没有真实描写伊斯兰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片,”这位伊朗电影机构的负责人对于影片能够获奖丝毫没有感到意外,认为“西方电影中敌对伊斯兰教就是始于法国,因而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才得以制作和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大力推崇。”他还把这次获奖形容为“一种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 影片自从戛纳斩获大奖以来,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谴责。在即将举行的泰国曼谷电影节上,影片原定于2007年7月19日作为第一部影片在开幕式放映的。赞助此次电影节活动的泰国旅游局官员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因为这部电影被邀与伊朗大使会晤,宣称“双方达成一致共识认为这部电影如果不放映的话,对泰伊两国都有好处。”但是他并没有指出取消放映该片能为泰国带来怎样的好处,只是提到“在艺术方面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是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和有可能产生的影响。”电影节主要负责人Kiriangsak Silakong对审查机构的这种做法感到十分遗憾,在接受泰国曼谷的《国家报》时认为“泰国观众无法看到这部电影,真的很糟糕。”而英国路透社还援引了他更进一步的评论“泰国已经在伊朗施加的压力之下屈服……” ◎ 精彩花絮·影片《我在伊朗长大》入围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与墨西哥影片《沉默的阳光》(Luz silenciosa)并列获得评委奖。 ·2007年6月27日发行的泰国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位置报道了反伊朗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被取消参加曼谷电影节的消息。据报道,英文报纸《曼谷邮报》援引此次电影节主办方泰国旅游组织发言人的讲话报道说,考虑到伊朗和泰国的良好关系,应伊朗使馆的要求,取消电影《我在伊朗长大》参加曼谷电影节的资格。另一份报纸也在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份报纸援引一位伊朗使馆外交人士的话报道说,因为由于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中有不符合事实的镜头以及对伊斯兰革命和伊朗人民的不利的描述,因此要求电影节主办方取消其参加资格。反伊朗电影《我在伊朗长大》本来是要作为曼谷电影节第一个电影在7月19日的开幕式放映的。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位于伊朗南部法尔斯省境内设拉子的东北2公里。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斯波利斯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曾经是波斯帝国行宫和灵都(今日伊朗的塔赫特贾姆希德)。古老的波斯是众神的王国,贾拇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话中王的名字。 ·在提到同名漫画的创作初衷时,插画家出身的玛嘉·莎塔琵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正因为此,创作《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 ·2007年纽约影评人协会(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年度评奖结果今天揭晓,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又一次当选最佳。《我在伊朗长大》则打败了《料理鼠王》、《冲浪企鹅》等一系列人气作品,则荣获了最佳动画长片。 ·《我在伊朗长大》真可谓战绩连连成绩不菲,先是获得了200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再顺利进入奥斯卡、安妮奖、金卫星奖等一些列热门奖项的最佳动画角逐(复习请看:12佳作入围奥斯卡动画长片评选! 小鼠战企鹅安妮奖提名新鲜公布第12届金卫星奖最佳动画提名公布),可谓2007欧美动画届的最强黑马。 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简介 出生在伊朗西北部城市雷什特的玛嘉·莎塔碧是在一个改革派家庭中长大的,她的母亲是波斯国王的曾孙女。童年时她进入了一所法国学校,幼小的她目睹了当时在特殊政治形势下越来越压抑的公民自由。1983年,为了逃避国内的政治制度,16岁的莎塔碧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维也纳,中学毕业后又回国深造。 后来,婚姻失败的莎塔碧移居法国斯特拉斯堡。她结识了法国漫画家大卫·B(David B),开始致力于图画小说、插画和童书。在莎塔碧的早期作品中,充分效法了大卫·B的风格。真正为莎塔碧在全世界赢得赞誉的是她先后完成的图画小说《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和《我在伊朗长大2》Persepolis2,书中讲述了她在伊朗度过的童年和在欧洲的经历,其中的《我在伊朗长大》获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的Angoulême Coup de Coeur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