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与交大
释义

《我与交大》是交大人写自己在交大学习与生活的一本书,时间跨度从建校初期至今,记叙了交大的百年沧桑,分为校史留踪、雪泥鸿爪、风物趣事、师情难忘等六部分。

基本信息

作者:张其坤、高学民

ISBN:10位[7810828614]13位[9787810828611]

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

定价:¥19.00元

内容提要

这是北京交大师生在隆重欢庆交大11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敬奉给母校的不寻常的生日献礼!

打开这本书,一幅幅交大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出、向我们走来。

本书汇集了自建校初期至今广大北京交大学子的文章,记叙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其中有许多文章可以说是十分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那个历史阶段的真实情况,从中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变迁。

目录

校史留踪

难忘的接见

发扬求新求变的交大精神

一次难忘的教益

刘仁同志和北京交大

六十年后话沧桑

……

书摘

燕子洞历险记西门外不远有一个天然岩洞,叫燕子洞,或杨子洞,大

小可容全校的人躲空袭警报。战时,摸不准日本人下回要炸哪里,燕子洞既

极近,去躲警报总安心些,所以在平越读书的人没到过燕子洞的恐怕绝无仅

有。

我们躲警报的大石堂大体上成圆形,洞顶极高,洞口宽敞,天光可透进

石堂的一半。躲警报的人,大多一群一群地散在前半部,也有人走进光线幽

暗的后半洞看看。石壁兜过来形成洞底,这洞似乎已到此为止了。不过在洞

底正中,有一条石缝,好奇地向里张望,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见。

不知哪一个人说起,石缝后面还有洞,有人走进一小点,不敢再往里去

了。这个传说,引起一批人的好奇及兴趣,商量准备周到些,进去看看。这

团体,大部分是沪校寄读的上海佬,记起来的有邓伟才、田正平及他的未婚

妻张小姐、张小姐的哥哥张志炯、我及我妹妹陈再芳。

我们买了大批的“明子”(夜间走路照明用的木片,顶端蘸有硫磺,以

便引火),若干包火柴。明子分成两份,小份作进洞用,大份回程用。另外

带了些粉笔,作画记号之用。

在这么简陋的装备下,我们这批人就愣头愣脑地出发了,有人居然还着

了长衫,有几位小姐竟还着了旗袍,全不当是一回事。一进那石缝,才发觉

那不但是探险的探险,实际上比想像中艰难得多。

进入石缝后没有几步就到了一个垂直的洞边上,这直洞像一口大井,井

口几乎和平洞一样阔,只在两壁有很窄的着脚处,既到了这里,只有硬硬头

皮朝前走了。几个胆大些的先扪了石壁,战战兢兢地一步一步绕过去,在里

面大喊说,直洞后面是平地。于是较胆小的和几位小姐就手牵手挨了过去,

果然在井口后是个平洞。

那时,我们有个简单的观念,认为有洞必有底。前面的石堂既似底而非

底,则石缝后面,一定会找出一个底来。现在既在井口后有了一个平洞,一

直进去,一定会到底了。不料走了几百尺,洞就分支开去,有斜向上的,斜

向下的,向旁岔开的。我们停留在那里,商量了一阵,决定一个原则。有几

个支洞要选择的话,选向下斜的。于是用粉笔划了大大的记号,向下斜的支

洞钻进去。

越到里面,支洞越多。选一个,划记号,往里钻。天然的岩洞,不是造

来给人游览的。脚下,越走越不是路了。有时,好像已到了心目中的“洞底

”,心里暗暗希望前无去路,就可以向后转退出望天。不过岩石下有条缝,

将肚子贴地爬一会,前面豁然又是一个大洞。有时是一条竖缝,侧着身子挤

过去。有时一个洞口在石壁顶上,一个托一个攀上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