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的祖国 |
释义 | 1 郭兰英原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为歌曲原唱,其他很多演唱家和歌手(如宋祖英、彭丽媛、李谷一、韩红、刀郎、刘紫玲等)均翻唱过这首歌。另外,《我的祖国》也是斯美塔那的一首交响诗和陈培勋的一首交响曲。 ◎ 歌曲简介《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 歌词《我的祖国》(合)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郭)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合)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郭)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合)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郭)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合)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 歌曲背后的故事乔羽,新中国两大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作词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我的祖国》、《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等至今传唱不衰。本书作者对乔羽跟踪采访十余年,他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乔羽的成长史及其心路历程,浓墨重彩描写了乔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与郭兰英、王昆、李谷一、彭丽媛等一大批艺术家友情交往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双桨”就这样荡起来 创作、拍摄于1954年春天的电影《祖国的花朵》,是第一部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故事片。它需要一首主题歌,导演约请中国剧本创作室27岁的乔羽来完成主题歌的创作。他认为乔羽是最合适的作者,乔羽不仅在年龄上与少年儿童接近,他创作的七八部少年儿童题材的作品已受到全国小朋友们欢迎。导演相信乔羽有足够的能力写好这首“儿歌”。 乔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歌词创作生涯就这么开始了。然而,他感到为难了,他必须从27岁回到11~12岁、8~9岁,他必须把满腹经纶全部丢弃,他必须忘了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疤”和疼痛,他必须让心灵出现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而后进行随心所欲的“涂鸦”。 他打定主意,干脆放放再说。这时乔羽正与佟琦进行着热恋。 一段时间里,乔羽就是忙活三件事:一、恋爱与划船;二、饮酒与神侃;三、漫无边际的溜达。有时在湖边散步,大脑一片空白,但他却有一个独特的重大发现:不论是他自己,还是佟琦;不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也不论是男人和女人,只要是翻身解放了的中国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好心情。 乔羽与佟琦常常为到哪里玩而发生争执。1954年4月16日,乔羽与佟琦又是一场争执。 乔羽:“就在昆明湖玩吧!”佟琦:“到北海去。” 乔羽:“哪里都一样嘛!”佟琦:“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乔羽自然依了佟琦。两人溜进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尾随着过队日的少先队员在湖上泛舟。这时正有一船孩子向他们划来,孩子们悠悠然划桨的姿态,小船儿推浪而行的“憨态”……神差鬼使般地让乔羽把心智的大门敞开,此时,他已经忘记自己身置何处,口中呢喃不止:“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佟琦被乔羽的神态弄呆了,这是怎么了,怎么了?乔羽说:“快上岸,歌词来了!” 立即将船靠岸,他拉着佟琦连蹦带跳来到一片绿草地上,掏出个小本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这样诞生在北海公园里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歌词近乎白描,因事起意,触景生情,它是去尽雕饰、洗尽铅华的纯美奇奂。 乔羽紧接着又按照导演的要求写了第二首歌词,这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姊妹篇《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说来奇特,这首最贴近《祖国花朵》的主题歌,却远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风光无限,长达五十多年的如潮好评为这只“小船”鼓起了远航的风帆。 远赴长春,为“上甘岭”写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我的祖国》诞生于1956年夏天,这年乔羽29岁。 这年稻花飘香的季节,乔羽遵命赴赣东南、闽西一带原中央苏区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目的是写一部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少年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即后来家喻户晓的《红孩子》。当他正处于采访过程“十八盘”紧要阶段的时候,长春电影制片厂沙蒙导演的电报却接二连三地“撩拨”着乔羽,约他为正在拍摄的影片《上甘岭》创作歌词,并希望乔羽能回长影去写。沙蒙又把剧本寄给乔羽。乔羽读罢剧本,立即预感到这也是一个有着卓越前程的“孩子”,不禁使他陷入两难境地。 乔羽想一鼓作气把即将动笔的《红孩子》剧本尽可能在当地写好,因此,他几次回电恳请沙蒙就近找人写歌词,免得徒劳往返,贻误时机。当乔羽完成采访回到南昌,坐下来要写《红孩子》的时候,又收到了沙蒙近乎“绑架”之势的电报。电文长达数页,连启程的路线都安排妥当:让乔羽先到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尽快赶到长春,电文最后一连用了三个“切”字,三个惊叹号。接到电报的那个晚上,乔羽正在看福建梨园戏《陈三五娘》,他再也无心看戏,当机立断离开剧场,当夜登车赶往上海。 车到上海,是早晨8点钟。袁文殊厂长已经为乔羽买好了直驱长春的火车票,下了火车上火车,中间的时间,便是乔羽与袁厂长一个劲地寒暄。当列车随着几声长鸣驶出上海站,当送行的朋友们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说来奇怪,他眼眶里竟涌出了热热的泪水…… “长江,长江———”车厢里出现了人群的骚动,所有的窗口里挤拥着贪婪的眼睛。乔羽迅即摆脱思索,和乘客们争抢着一睹长江的风采。这是他第二次观瞻长江。两个月前,他通过这里赶往江西。第一次看到长江时,其突出的感受是惊讶!走出书本和梦想的惊讶!再次看到长江时,其突出的感受是“补课”般的急切和不能再留下遗憾的决心。然而,他想看的一切都没看清楚,大江蒙在一片雾里,想象中的长江却在他的大脑中奔腾起来…… 列车经泰山,过济南,跨黄河、天津,入山海关,过锦州、沈阳,哐哐当当直达长春。下车之前,他还细心地看了一会列车里程表,从南昌到长春,正好是八千里路云和月。 最先蹦出的句子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下车伊始,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摄制组停机坐等,即使什么也不干,每天也要耗费两千块钱(两千块钱在当时不是太小的数字)。沙蒙的意思,是在催乔羽快写。乔羽忙问沙蒙:“你认为这首歌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呢?”沙蒙说:“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只希望将来这部片子没有人看了,这首歌还有人唱。” 乔羽哈哈大笑。然而乔羽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急切想写好这首歌词的时候,却出现了临纸踌躇、四顾茫然的状态。 乔羽在江西已经看过《上甘岭》的本子,他现在找人要来样片,躲在长影小白楼里,翻来覆去看了整整一天。太行山里长达3年的战争岁月,使乔羽懂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饱受严寒折磨的人,最企盼温暖的阳光。乔羽在苦苦寻找一种角度,战争之后的和平,硝烟弥漫后的“江山如画”…… 他想到过《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惊雷般的佳作,高山仰止般的感觉,使他不打算再走这样的道路。他必须寻求适合自己更适合时代的创作走向。 在写歌词的这段时间里,长春下过一场大雨。大雨过后,乔羽在外面溜达,发现乐得发狂的一群孩子,正在小小的水沟里放草船。这个小小的细节使乔羽再次沉浸在对家乡大运河、微山湖,对太行山西部的汾河,对长江、黄河的亲切回忆和精神皈依中。水,始终是乔羽创作时灵感闪现的“源头”。他急匆匆地往住处跑,坐在写字桌旁,点上一支香烟…… 最先“蹦出”来的句子是“一条大河波浪宽”,乔羽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了第一句,就等于有了全篇。半个多月的煎熬、期待,终于有了结果,《我的祖国》的歌词终于诞生了。 乔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 在乔羽“难产”的日子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一趟,不急不躁,闲扯几句就走人。作品诞生的时辰是深夜。第二天早晨,沙蒙又到乔羽房间来,乔羽把稿子胆怯地交给了他。沙蒙把稿子铺在桌子上,不足两百个字的歌词,站在那里看了足足半个小时,最后,沙蒙只说了一个字:“行!”接着,他拿着稿子笑吟吟地走了。 第二天,沙蒙又拿着稿子来到乔羽的屋里,问:“你的这一条大河是指的长江吧?” 乔羽回答:“是。” 沙蒙说:“好极了,我没猜错。那么既然是长江,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那样不是更有气势吗?” 这一问可把乔羽问了一个愣。他把稿子铺展在桌子上一声不响地看了足足半个小时,最后乔羽说出了这样一个理由:长江的确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江,居住在这个流域的人口也很多,但和全国相比仍然是少数。譬如我吧,是一个北方土包子,只见过黄河,没见过长江,这次去江西才第一次亲眼看见了它,印象之强烈引发我写出了这首歌词,但这只是一种引发,而不能代替别人的亲身感受。用“一条大河”就不同了,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会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河流,在幼小者的心目中也是一条大河,无论将来你到了哪里,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因此,我感觉还是用“一条大河”为好。 沙蒙沉吟片刻,“就一条大河!”拿起稿子起身告辞了。 沙蒙拿着歌词找到了作曲家刘炽。刘炽本是有名的作曲快手,这一回,他竟然比乔羽“憋”了更长的时间。近20天后,他终于以优美的旋律为这首歌配上了飞翔的翅膀。紧接着,长影请了当时一批国内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满意。乔羽忽然提出:“怎么不请郭兰英来?” 郭来了,一试,在场的人都拍手叫好!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郭兰英的演唱使参加录音的工作人员的眼里噙满了泪花。第二天,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了这支歌。迅即,神州万里都回荡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 《上甘岭》电影首播式结束时,放映室里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沙蒙哭了。乔羽却笑了。两位艺术家的一哭一笑,等于这首不朽之作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郭兰英唱红了“祖国”,唱哭了观众 《一条大河》这首歌以后的巨大影响和永远年轻的生命力,是乔羽无法预料的。 故事之一:1962年11月,在某南疆边境线上,为庆祝边境保卫战的胜利,有关地区军民举行了规模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欢迎现场,云集了上万名人民群众,欢迎保国将士们的凯旋归来。然而,当大队人马走近,当人们目睹一个个担架上抬的伤病员,当人们看到将士们被战争摧残的不堪入目的情景之后,准备的锣鼓敲不起来了,手里的鲜花舞不起来了,心里的口号也呼不出来了,泪水涟涟的欢迎群众,用自己模糊的双眼看着自己的队伍通过。终于有了人的声音,那是从一个担架上飞出的歌声,那歌声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那伤员的头部包满了绷带,绷带里浸出了鲜红的血,而“一条大河”的歌声却惊人的清脆美丽。顿时,现场的人们一起唱起了《我的祖国》,欢迎者和被欢迎者都沉浸在《我的祖国》的“一条大河”里…… 故事之二:“四人帮”垮台后不久,郭兰英在深圳开音乐会,有很多东南亚华侨在座。台下不断往台上递条子,强烈要求郭兰英唱《我的祖国》。当音乐响起,观众席上一片安静。郭兰英唱着唱着,看见前几排观众都低下了头,郭兰英以为自己唱出了毛病,心中有点不安,再往舞台前走了几步,又看见后面的观众也低下了头,最后,几乎全场的观众都低下了头。郭兰英一边演唱,一边仔细观察,果然动人的一幕映入了她的眼帘,那些低头的观众都是在擦眼泪。他们在哭,郭兰英也边唱边流泪。《我的祖国》是一首让人永远动情的歌,特别对海外游子更是这样。《我的祖国》的灵魂是乡恋,说到底乔羽的乡恋就是“祖国之恋”。 故事之三:1998年2月7日,《羊城晚报》在第8版以整版的篇幅,以套红大字《一条大河波浪宽》为通栏标题,并配上了5幅照片,介绍了《上甘岭》影片中那位志愿军女战士在坑道里给战士们唱歌的生活原型、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志愿者协会吴炯的动人故事。1950年,17岁的吴炯在四川老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又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战役中,她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食品,抢救伤病员……其中有位叫姚余达的战友,就是吴炯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 1955年,吴炯转业到天津工作。她把自己的原名吴祖福改成吴炯,也把自己一系列立功受奖的荣誉悄悄地隐藏起来,默默无闻地工作生活了40年。姚余达寻找救命恩人长达45年,直到他在1997年第7期《中华老年》杂志上看到一篇《上甘岭女卫生员的昨天和今天》的报道,才“顺藤摸瓜”找到了阔别将近半个世纪的救命恩人。这样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被作者冠之以“一条大河波浪宽”的题目,是耐人寻味的。“一条大河”是祖国的象征,是岁月的象征,是友情的象征,是人生的象征,只要属于这条“大河”里的故事,它就会永远的流动。流动,便是“故事”永远不老的吟唱。 故事之四:美国时间2011年1月19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设国宴招待来访的胡锦涛主席,席间一曲《我的祖国》从国际级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指尖流淌出来,令来访的中国嘉宾倍觉亲切。刚刚演奏完,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的郎朗在网上写下日记,和大家分享他在白宫的一天。“今晚参加晚宴演出的有流行教父昆西·琼斯,传奇歌手芭芭拉·史翠珊,爵士大师赫比·汉考克,大提琴家马友友等,成龙大哥也出席了晚宴……而后我又独自演奏了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歌’之一的《我的祖国》,能够在众多贵宾面前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乐曲,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和自豪。” 2 斯美塔那创作交响诗◎ 作者简介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自幼就显露出了出色的音乐才华,他四岁开始学小提琴,五岁演奏海顿的室内乐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作曲。19岁时,斯美塔那已经形成了具有捷克民族特征的音乐创作风格,并且成为当时肖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者之一。他创办了布拉格音乐学校,领导了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种音乐活动,创作、指挥、演奏、教学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愧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是《我的祖国》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及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阙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1882年11月5日在布拉格首演,以后每年斯美塔那的“布拉格之春”的第一天(5月12日)一定由捷克爱乐乐团演出;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是指挥大师库贝利克在1990年的演出(捷克爱乐乐团)。 ◎ 作品赏析1. 维谢赫拉德城堡(Vysehrad);它是位于布拉格南、沃尔塔瓦河东岸的一座城堡。斯美塔那诗人眺望城堡的岩石,用心倾听传说中游吟诗人鲁密尔在弹竖琴。此刻,城堡过去辉煌的时光似乎又重现眼前。公爵与王公们座前,簇拥着大群整装待发的骑士们4一人城的士兵脚步声与胜利的欢呼声相呼应。然而,诗人眼里马上又浮现过去的光荣和没落的景象,激烈的战争如狂视扫荡,金碧辉煌的一切化为瓦砾。在暴风雨过后,城堡被弃在一片废墟之中,长时间沉默,后鲁密尔竖琴的回声从废墟中传出,如泣如诉。”此曲为缓板,降E大调,以第一竖琴的华彩为主体,偶尔加入第二竖琴的城堡动机。华彩结束,转为最缓板,骑士集合的号声出现,穿插鲁密尔竖琴的乐声与沃尔塔瓦河嘈杂的音型。城堡主题重现后,转为不很激动的活泼行板,激烈斗争部分,主题变形而引入对位,铜管借用贝多芬的命运动机。达顶点代表昔日光荣的旋律由木管呈现,然后这部分似乎玉立在废墟之中。速度再转为徐缓的缓板,加入竖琴,城堡主题再现,表示对过去的追忆而静静消失。 2. 沃尔塔瓦河(Vltava);斯美塔那说: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水遇岩石发出快活的声音,受阳光照射而发出光辉。河床渐渐宽阔,两岸传来狩猎的号角及乡村舞蹈的回声—阳光、妖精的舞蹈。流水转人圣约翰峡谷,河水拍打着岸边岩石,水花飞溅。河水流人徐缓的布拉格,向古色古香的维谢赫拉德打着招呼。”此曲为急促的快板,E小调,先借第一、二小提琴拨奏,由长笛描述第一水源,一条清凉的水流;第二水源由单簧管表现,一条温和的水流。两道水流汇合后,河床宽阔,双簧管及第一小提琴奏第一主题,经反复而进入发展,表现它映着阳光闪耀着光芒。然后表现“它在森林中遗巡”,圆号声为“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接着表现农民的婚礼,“在它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转为降A大调,长笛、双簧管描写水流中,第一小提琴奏“非常温柔”的第三主题,表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转为E小调,双簧管、第一小提琴奏第一主题,这已是早晨,“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河水顺着圣约翰峡谷奔泻而下,冲击着峻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通过激流后进入布拉格,E大调第一主题再由木管及第一小提琴奏出,木管部出现城堡主题,表示它流经维谢赫拉德,它现出全部的瑰丽与庄严。在竖琴华彩后,转为庄严的最缓板,最后表现河水经过昔日波希米亚王的宫殿旁,“同易北河巨流合并渐渐消失在远方”。 3. 萨尔卡(Sarka);斯美塔那说:我在一个名叫萨尔卡的地方,追怀这位女英雄。故事开始,萨尔卡的爱人背叛了她,使她发誓要向所有的男人报仇。此时,斯提拉特(Ctsrad}及士兵出现,见她绑在树上,他爱上了她。她挑逗他,趁着士兵们喝得烂醉,胡闹一通后,她吹响号角,指示女伴们攻击这没有抵抗力的军营,把 敌人杀得片甲不留。”按波希米亚传说,伍拉斯塔(Wlasta)是亚马森(Amazon)族女王,她向波希米亚骑士挑战,因不能取胜,让手下的萨尔卡设计,绑在树上诱惑波希米亚士兵。结果斯提拉特中计,亚马森趁机把他们斩尽杀绝。此曲以不太激动的热情的快板,先以A小调描写亚马森国与波 希米亚骑士作战的情况,木管与小提琴展示其主题,至中庸的中板,描写骑士进入森林。单簧管表现绑在树上的萨尔卡,斯提拉特的主题用低音管与大提琴独奏呈示,单簧管与大提琴对话表现萨尔卡对斯提拉特的挑逗。中板部分,表现斯提拉特把萨尔卡带人营中举行宴会,达到高潮只留下节奏,表现士兵们烂醉如泥。寂静之后,变成很活泼的速度,圆号以信号调表现萨尔卡的召唤,亚马森军队出现,陷人混乱,最后以亚马森军队全胜而告终,斯提拉特主题以变形浮现。 4. 波希米亚的森林与草原(Z ceskych luhuv a hajuv);斯美塔那当我们伫立在捷克大地上极目四望,从四面八方—从原野和森林传来我们所感亲切的熟悉声响。它有时欢乐,有时沉思,这里所要表达的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萌生的多方面的感情体验。”此曲G小调,先以中板反复奏大草原上的凉风音型,铜管沉默后,小提琴接替,单簧管出现优郁旋律,双簧管与低音管发展这乐念,长笛加入。转调后,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对位,造成热闹的氛围,表现人们的歌舞。然后加入4把圆号、单簧管而奏圣咏合唱,再转降D大调,木管奏甜美曲调,圆号加入,进入农民丰收气氛。达波尔卡舞曲快板后,大合奏,然后小提琴单独展开,单簧管、低音管以甜美对位,舞蹈达顶峰后,速度转慢,木管抒情,继续到另一高峰,在G大调主和弦结束。 5. 塔波尔小镇(Tabor);塔波尔是离布拉格南约100公里的小镇。捷克15世纪有一个重要人物胡斯(Jan Huss,1369?--1415 ),胡斯引进了宗教改革,使捷克民族情绪觉醒,因反天主教而被捕处以火刑。胡斯死后,胡斯党人发动不波希米亚战争,此曲选用了当年保卫塔波尔城的胡斯党人的一首古老赞美歌《你们是神的战士》。缓板,D小调,先奏这首赞美歌动机,力度增加后,呈示赞美歌第一部分,以发展风格处理。木管再呈示赞美歌旋律,经对位处理,速度升至很活泼的快板,表现战争,变成庄严的缓板后,赞美歌表示胡斯党人的胜利,长号奏第一曲城堡主题变形,以生动的速度形成顶峰,结束。 6. 布拉尼克山(Blanik );布拉尼克山在布拉格附近,据说当年胡斯党人没有死,他们只是在这里长眠集结,随时准备从山中走出来为祖国自由把波希米亚从暴政中解放出来。以中庸的快板,D小调,先奏胡斯党赞美歌动机,对位展开后暗示英雄们在长眠休息。速度至不太快的行板,双簧管奏牧歌旋律,速度加快,表示敌人来袭而四散奔逃的羊群。信号吹响,圆号再导人赞美歌,引出进行曲,表示英雄们随时投入战斗,赢得胜利。此时,强有力的城堡主题表示捷克过去光荣的历史延绵不断,最终变成活泼的快板,两种赞美歌汇在一起,庄严地结束。 ◎ 作品录音交响诗《我的祖国》的优秀版本1.多拉蒂1987年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版,Philips, CD编号442 641-2,《企鹅》评介三星。 2.莱文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G, CD编号431 652-2,《企鹅》评介三星。 3.贾维1994年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版,Ghandos,CD编号CHA.}I 9366 ,《企鹅》评介三星。 4.库贝利克1990年指挥捷克爱乐乐团版,Sup,CD编号11 12D8-2,《企鹅》评介三星。 5.贝尔格伦德指挥德累斯顿交响乐团版,EMI, CD编号CZS S 68649-2(+德沃夏克《谐谑随想曲》、格里格《古老的娜威舞》,廉价小双张),《企鹅》评介三星。 6佩谢克(Pesek)1989年指挥利物浦爱乐乐团版,Virgin, CD编号CUV 5 61223-2,《企鹅》评介三星。 7.库贝利克1971年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版,DG, CD编号429 183-20。8.库贝利克1996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版,MERCURY,CD编号434 379-2,《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 《沃尔塔瓦河》这套交响诗中,最经常演奏的是第二段《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的优秀版本 1.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39 009-2(金版,+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2.赛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版,Sony,CD编号SBK 48264(十比才《交响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企鹅》评介三星。 3.贾维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版,Chandos, CD编号CHAN9230( +《我的祖国》中的另一首《维谢赫拉德》、弗比特《第一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 4.多南伊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版, Decca, CD编号444 867-2(十斯美塔那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吻》、《里布舍》的序曲、选曲),《企鹅》评介三星。 ◎ 托斯卡尼尼而托斯卡尼尼有1950年指挥N13C交响乐团录音版,RCA,CD编号GD 60279+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科达伊《哈利·雅诺什组曲》),《企鹅》评介历史录音两星。布鲁诺·瓦尔特1941年有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录音版,Sony, CD编号SIVIK64467(+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选、约翰·斯特劳斯的序曲、圆舞曲),《企鹅》评介两星。 3 陈培勋创作交响曲◎ 作者简介陈培勋(1922一2006),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自幼随叔父学习钢琴,先后在香港、上海学习钢琴、管风琴和作曲。抗战时辗转祖国各地。193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谭小麟深造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曲江、重庆、上海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 建国后,长期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兼配器教研室主任。80年代,在香港浸会学院艺术教育系任教。曾随苏联专家亚拉波夫和古诺夫学习配器,之后返回香港居住;2006年2月于香港逝世。 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卖杂货》、《思春》、《双飞蝴蝶变奏曲》,交响诗《心潮逐浪高》、《从头越》,音画《流水》、幻想序曲《王昭君》、交响曲《我的祖国》、《清明祭》等。其中,《从头越》曾获国庆三十周年创作一等奖,《清明祭》获第一届全国交响作品优秀奖。 ◎ 作品赏析“我的祖国”是任何一个有人格力量的作曲家都无法忘怀的题材。一个国家最深层的精神底蕴也只有它自己的儿女才可能谱写。陈培勋对祖国满怀深情,将中国的土地、文化、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节都浓缩在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中。 《我的祖国》由三首交响诗组成,原写于1960-1964年,“文革”中总谱遗失,1976年重写第一、二乐章,1989年重写第三乐章。第一乐章《前奏曲“咏雪”》、第二乐章《英雄的诗篇“娄山关”》都出色地表现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清平乐·娄山关》中的壮阔情怀。第三乐章《叙事曲“追怀、展望与前进”》则以更加高远的视野和胸怀为祖国追怀历史、展望未来、奋发前进,中间插部的进行曲引用了群众歌曲《在胜利的旗帜下前进》。 ◎ 陈培勋陈培勋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童年时期赶上了中国人面临民族存亡的艰难岁月。抗日战争的颠沛流离日子,他也跟许多中国人一样,在自己的国土上四处逃难,跟命运抗衡。抵御外辱的战事结束之后就是内战、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其间更有动荡不安的十年“文革”。他的第一交响乐《我的祖国》的创作过程,便透露了作曲家艺术人生的坎坷:这一部交响作品,可说是作曲家的心血结晶。因而,不难理解,有过作曲家那样坎坷经历的那一代人,不管走到哪里,对祖国的感情,总是难以割舍;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陈培勋的作品里,从起音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到乐曲结束时画下的休止符,每一个音符与顿句之间,几乎都贯彻着作曲家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操与坚毅不拔的民族精神,华夏的血脉汹涌澎湃地贯穿其中。 ◎ 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可说是为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经验作总结。作曲家亲自执笔写下的乐曲说明,最后一句话便是:“愿我的祖国永远安定与繁荣!”这是一个从苦难岁月中走过来的中国人,写下的一个最真诚的愿望! 4 马来西亚国歌◎ 介绍(马来语:Negaraku、爪夷文:لاڬو نڬاراکو、淡米尔语:நெகாராகூ)是马来西亚的国歌。此歌曲采用了霹雳州州歌的旋律。 此歌曲的节拍曾经被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马哈迪改编过。新的歌曲于2003年8月31日半夜12时于默迪卡广场作了第一次的演奏。事实上,新的歌曲仍然和旧的歌曲一样,只不过是士兵或铜乐队的步伐的速度会加快而已。 正式演奏此曲前,有一阵短鼓声(多数是在独立日/国庆日时),此实为吸引听众注意之举,并预示将会开始一个庄严的步伐及演奏国歌,并暗示已开始唱起了承诺效忠国王和国家的安全的歌。 历史 在马来亚就快独立时,11个州(当时为11个州,沙巴和砂劳越还没加入马来西亚)个个都有自己的州歌,但没有国歌。为此,马来亚的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与当时的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东姑阿都拉曼组织该委员会的目的是选择一首适当的国歌。他的建议公布后,便展开了一个世界性的竞争。此赛一共有514人参赛,而且是来自世界各地,但皆被认为不合适 。 于1957年8月5日,该委员会决定采用霹雳州的州歌的旋律,因为它具有传统风味的旋律。最后,此歌曲于1957年在吉隆坡Depoh警察礼堂被正式宣布成为马来亚的国歌。 歌词 《我的祖国》的歌词通常都使用马来语来写,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之下才使用爪夷文来写。 马来语 爪夷文 中文解释 Negaraku ◎ 曲名《我的祖国》一曲的曲名曾经于2003年被公布转换为Malaysiaku。此事公布后,有许多人反对。因此,《我的祖国》一曲的马来语曲名至今仍是Negaraku。 ◎ 改编事件黄明志《我的祖国》一曲曾经于2007年7月被留学台湾的马来西亚学生黄明志改编成音乐录像带,并以饶舌(rap)的方式唱该歌曲。他将改编的歌曲取名为《我爱我的国家》(马来语:Negarakuku),上载至YouTube。上载过后,黄明志马上遇到各界的批评及评论,马来西亚的其中一家报馆报道他的歌曲有接触到种族和宗教信仰和政治等敏感问题,可能会导致各族人民分裂。马来西亚政府也表示当局可能会索引《1965年国歌法令》第8(2)条款控告他。有关法令注明,任何人在任何公共场所蓄意表示对国歌不尊重的人,可被判罚款不超过1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1个月。事后,黄明志及他的父亲黄安熙通过马来西亚卫生部部长和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理蔡细历对这件事公开道歉,并希望国人及政府能够接受他的道歉,而此事也可以就此结束。另外,马来西亚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则表示,如果黄明志被控上法庭,行动党将会组织一个由非政府律师和马来西亚律师公会的律师团,以免费提供他法律协助。 行动党领袖林吉祥对于此事发表意见时说,内阁在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国庆时,不负责任地处理台湾留学生黄明志的改编国歌事件,激起马来人更大异议,华人却很支持。内阁花了很长时间讨论是否接受黄明志的道歉,可是却没有认真面对比此事还更重要的事件,已令内阁本身被国人沦为笑柄。 另外,民政党全国署理主席丹斯理许子根认为,政府若要控告黄明志,就应该一视同仁地将其他所有发表破坏国民团结的言论的人也依法处理,不管该人物是多么的位高权重。 5 韩红演唱歌曲◎ 基本信息歌曲:我的祖国 歌手:韩红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专辑:红 发行日期:2003年10月19日 语言:国语 发行公司:无线星空 唱片公司:水晶唱片 ◎ 歌曲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6 刀郎演唱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刀郎版介绍刀郎在2008-03-13发行的《红色经典》专辑中翻唱了《我的祖国》。该专辑还翻唱了包括《十送红军》《映山红》《翻身农奴把歌唱》《红军照我去战斗》等红色经典歌曲。 ◎ 刀郎特色刀郎用特有的刀式沧桑、沙哑而又高亢的唱法,演绎经典红色歌曲,别有一番风味。 红色歌曲加入西域新疆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 音乐作品专辑专辑名称 发行时间 语言 试听专辑 详情 红色经典 2008-03-13 国语 专辑类型:原声带专辑唱片公司:九雨天下专辑简介:刀郎继原创专辑《刀郎3》之后,发行的全翻唱专辑,独特演绎向红歌致敬。专辑曲目(10)01 我的祖国 02 十送红军 03 翻身农奴把歌唱 04 红军照我去奋斗 05 映山红 06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07 九九艳阳天 08 再见吧妈妈 09 绣红旗 10 送别 ◎ 歌词歌曲:我的祖国 歌手:刀郎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 《红色经典》歌曲介绍◎ 十送红军《十送红军》,江西民歌,张士燮、朱正本创作。 演唱:刀郎 云朵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 ◎ 映山红作词:陆柱国作曲:傅庚辰 演唱:刀郎 《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江西民歌风格。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