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的丁一之旅 |
释义 | 版权信息作 者: 史铁生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字 数: 325000 页 数: 430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20053322 包 装: 平装 定价:¥27.00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苦命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终致尿毒症,终至透析。病情稳定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和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出版。作品多次获奖。曾任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于北京。 编辑推荐在《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又献上新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主题却是其以往作品回避的“性与爱情,这一对千年不死的游魂。”作者通过发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爱情故事,探寻从性意识最初的萌动到性爱-情爱-爱情之间扑朔迷离飘忽不定的轨迹。主人公丁一的故事是小说的结构主体,其间穿插了姑父的故事、依的故事、娥的故事、秦汉的故事、丹青岛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是现实的、好看的,又被赋予寓意,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该书的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自从伊甸分手,自从那无花果叶飘然而至,遮蔽了我们的信物,抑或其实是遮蔽了爱恋者独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别人。”在书中,史铁生这样写道。 文摘1 姑父曾经并不很老,孤身一人住在丁家对门,即我和丁一最初与世界相遇的那条小街的另一边。姑父屋里总挂着一幅陌生女人的照片,有回丁一问:“这阿姨是谁?”我以为姑父一定又会敷衍说是别人,但是没有,姑父沉吟良久,庄重地把那照片掸一掸、扶一扶说:“这是位烈士。” 烈士!丁一回家把这消息告诉父母,父母听了甚是纳罕。父亲问母亲:“烈士?不都说他是叛徒吗?”母亲说:“男的是叛徒,女的就不兴是烈士?”“谁呀?”丁一问,“谁是叛徒?”“小孩子,甭打听!”父母大人齐声呵斥。这事就此告一段落。少年丁一不及细想,惟懵懵懂懂地感到姑父必跟某些戏剧或电影有关。但此后他还是背着父母,常到姑父家去——那老头会讲故事。 2 在姑父讲过的故事里,最是一个涉及魔术的故事让我难忘。姑父年轻时在E城读书,一天姑父出门闲逛,走到一家剧场门前,见个伙计正扯着嗓子吆喝:“快来瞧快来看呀!享誉欧美的华裔魔术师(什么什么斯基或是什么什么斯坦,姑父说他记不清了)回乡祭祖啊,要在本剧场做一次精彩绝伦的演出啦!”姑父抬头,见海报上闪电般八个大字:鬼神莫测,瞠目结舌。姑父买了两张票。 演出本应晚上七点开始,但台上毫无动静。再等一会儿,大幕依然紧闭,台下“嘁嘁嚓嚓”有些议论了。七点二十分,台下有人抗议了,有人把果皮往台上扔。又过了一会儿,剧场老板急慌慌走到台前,向观众道歉。姑父的同窗好友X有些耐不住了,说要到外面过过风去。可X前脚出去,后脚就传来消息:那个什么什么斯坦或是什么什么斯基到了。姑父出去望了一回,到处不见X的踪影,这边大幕已然徐徐拉开,姑父赶紧跑回坐位。魔术师走上台,他整理一下燕尾服,向观众深深一鞠躬:“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敝人迟到了半小时。”他举举腕子上的表,“不多不少,整整半小时。”姑父也看了看表:七点半。 魔术师在台上踱步,说,“这世界我也差不多快走遍了,很少有像E城这样迷人的海滨!所以嘛流连忘返,迟到了半小时。”说到这儿魔术师站住,愣了一会儿。姑父说就这会儿,他注意到舞台灯光好像跳了一下,随后就暗淡了些。魔术师一边作揖一边又说:“不过呢,我忽然想起今晚是要为我的父老乡亲们演出,这怎么可以怠慢?所以我立刻跳起来就往这儿赶。”说着又举腕看表,“还好还好,一分钟也没耽误,各位请看,整整七点钟。” 众人纷纷看表,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