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 |
释义 |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通过亲身实践阐述游学教育的作品。作者是著名的新华商、海归学者王辉耀先生,也是我国文革后最早一批留学生之一。从1990年女儿安琪与儿子安东先后出生以来,作者就设计了一条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接受多元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主题,以游学教育为形式,根据孩子兴趣与特长因材施教的教育路径。先后带着孩子游学了加拿大、美国、法国、西班牙等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短短两周的语言培训班到进行为期一年的插班正式学习…… 书名: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 作者:王辉耀 ISBN:9787506033077 类别:游学教育 页数:291 定价:26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自序 第1章 在游学中体验多种校园文化 第2章 游学夏令营乃学生必不可少的补充 第3章 在游学中体验社区参与 第4章 游学胜读万卷书 第5章 在游学中学习财商 第6章 在游学中锻炼情商 第7章 在家国万里游学中寻根 第8章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内容简介《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是一部通过亲身实践阐述游学教育的作品。从女儿王安琪与儿子王安东先后出生以来,作者为子女设计了一条以成长为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接受多元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主题,以游学教育为主要形式,根据孩子兴趣与特长因材施教的教育路径,先后带着孩子游学了国内许多地方,和加拿大、美国、法国、西班牙、希腊、埃及等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短短两周的语言培训班到进行为期一年的插班正式学习,另外还参加过十几次不同特点的夏(冬)令营。 在游学过程中,安琪和安东不但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掌握了至少3种以上的外语,结识了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朋友,拥有一般同龄人难以比拟的跨文化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跨国界的人脉与生存适应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国际化人文素养与理财意识。2008年,刚满18岁的安琪,目前已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录取。这是作者多年来坚持游学教育的一种收获,也是其游学教育理念的最好证明。 《我带安琪安东游学世界》正是作者亲身实践、观察、研究、思考游学教育的总结,也为那些渴望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与老师探索了一条成才的新模式,提供了一份十分难得、非常实用的启示。 本书正是作者十八年来亲身实践、观察、研究、思考的总结,也为那些渴望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与老师提供了一份极为难得、非常实用的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王辉耀,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先后担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 历任中国经贸部官员,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首席商务经济参赞,全球最大工程咨询公司之一SNC-Lavalin国理公司董事经理和世界第三大项目管理公司AMEc-Agra国际公司副总裁,曾担任GE、西门子、ABB、三菱、阿尔斯通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高级顾问。 曾在欧美留学,获MBA学位,并继续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发表著作多部,包括《我在东西方的奋斗》、《新华商之路》、《MBA通才之道》、《海归时代》、《当代中国海归》、《献给母亲的礼物》和《开放你的人生》等系列畅销书籍。 曾经作为首位中国大陆的留学人员被加拿大《商业周刊》选登为封面人物,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杂志评为中国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被《时尚》杂志评为“中国首届时尚先生—时尚国际人物”,被《中关村》和“新浪”等媒体评为“十佳最值得尊敬的海归人物”。 媒体推荐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在辉耀的子女教育实践中,他让安琪安东阅遍奇异世界,通览大千人生,在积极的“行”中获得了广博的“知”。我鼓励所有不同的背景和能力的家庭,从本书获得行走的冲动和行的举动——无论是锦绣中华,还是小小环球。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 辉耀在本书中以自己的实践展现了他对子女教育超前的独特见解,丰富了“体验教育”的内涵。对于当今世界日益兴起的“游学潮”是一个绝好的诠释。 燕定美中教育总裁高燕定 本书作者带领一双儿女的游学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会持续地体现在他们的成长中和成年后。生活在国外的孩子可以游学回国,生活在国内的孩子可以在国内游学,也可以游学出国。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有条件也应当成为具有宽广视野的新一代。 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版主编刘菲 游学是学生课堂学习最好的补充,也是培养通识之才最好的方式。 浙江电视台《留学世界》频道总监任溯 编辑推荐国内第一部阐述游学模式培养青少年的著作 在游学中体验多元文化 游学夏令营是当今的必修课 在游学中体验社区参与 游学胜读万卷书 在游学巾学习财商 在游学中锻炼情商 在游学中寻根 通过游学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目录自序第1章 在游学中体验多种校园文化一、在国内体验不同的校园文化 1.幼儿园:中国老师的嗓子与外国教室的圈子 2.花与刺:究竟把什么送给孩子 3.排名榜上争个龙头望 4.住校:培养自我独立意识的开始 5.读上海中学,看海派文化 6.重在参与的香港耀中 7.人太英语角的新锐 二、亲历北美校园文化 1.玩乐奖让安琪摆脱孤独 2.当孩子家长的班长 3.从show and Tell中学会演讲 4.四年级就做“三文鱼专案” 5.国外“学年制”的编班特色 6.小学生也过“情人节” 三、经历欧洲校园文化 1.读法国学校先过IQ关 2.EABJM:离北美很远,离中国很近 3.图上旅游中国 4.海岛采风:小学生集体出书 5.读拉松: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6.在西班牙上学:少年胜于成年人 第2章 游学夏令营乃学生必不可少的补充1.学会独立:六岁离家当“营”员 2.国情教育:江南风雨天府情 3.民俗体验:京华烟云,塞外篝火 4.探险阿拉斯加,泛舟冰河 5.意志磨砺:城郊骑马,滑雪锻炼,山地“飞”车 6.思维训练:当个记者不容易¨ 7.锻炼自信:语言优势带来自尊与朋友 第3章 在游学中体验社区参与1.选区择校:给孩子设定良好的成长环境 2.社区参与:爱心培育从身边开始 3.教堂是社区交往的窗口 4.社交是学习外语的捷径 5.在巴黎圣母院过圣诞 6.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 7.巴黎超值的“步行一日游” 8.诺曼底最长的一天 9.到希望小学教英语 第4章 游学胜读万卷书一、东方亚洲 1.香港:混血儿更易成功 2.台北故宫历史课 3.马尼拉日落大道旁的乞儿 4.从韩流到性格磨砺 二、初识美国 1.人生若峡谷 2.黄金海岸美国梦 3.不赌就是赢 4.打捞沉没的历史 三、粗读欧洲 1.寻找安妮和于连 2.新旧巴黎的魅力与张力 3.抚摸德意志的伤痕 4.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四、精读英国 1.大英博物馆——中国古代三大发明? 2.伊顿中学的“顶级”学生 3.剑桥的爱心纸片 4.宁愿失掉印度,也不愿失掉莎士比亚 五、再识美国 1.白宫里的“坏”孩子 2.双子塔与纽约客 3.不放过带小孩参观世界顶尖学院的机会 六、游学古埃及希腊 1.埃及已“神光”不再 2.雅典:老师与真理 第5章 在游学中学习财商一、学会理财 1.假如凡·高财商高 2.华尔街股市现场课 3.换外汇的小算盘 4.跳蚤市场砍价没商量 二、学会经营 1.麦当劳叔叔卖什么 2.巴黎的诚信 3.欧洲小国:一招鲜吃遍天 4.北国游学学会维权 5.去爸爸公司实习 第6章 在游学中锻炼情商一、学会适应 1.让孩子大胆走出家门 2.男孩不许哭 3.突发事件要沉着 4.单飞中学会自我保护 5.苦旅是一笔人生财富 二、学会合作 1.学会与国际家庭打交道 2.EABJM:小联合国里的国际竞争 3.竞选胜了巴西大使的女儿 4.埃菲尔铁塔下的美欧亚组合 三、学会交友 1.社交从生日Party开始 2.友谊让异国的陌生走开 3.善待比较另类的同学 4.带上朋友去度假 5.青春少男少女交友的把握 第7章 在家国万里游学中寻根1.第一次寻根:江南忆 2.第二次寻根:天府吟 3.第三次寻根:岳麓行 4.第四次寻根:黄河梦 第8章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1.北美中学生上大学是如何准备的 2.安琪的哈佛时光 3.培养安东爱运动的兴趣 4.如何在课外活动中取得突破 5.做个美丽的姑娘 6.带着流浪狗散步 7.安琪的模拟联合国 8.特别,为你打开大学之门 9.考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 序言天地人间,我们在大化流行中,历经了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此种必经的人生转变,既是天命之理所应当,更是人生之升华。因此,对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之道,我们都需要了解、关注以及揣摩。 我从小生活在有天府之誉的四川成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而,盆地终归是盆地,偏居西南一隅。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川蜀英杰冲出夔门,越过剑阁关,只为见识更广阔的天地。从幼时起,我就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能翻越盆地,化鱼成龙。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在铁路部门工作,在那个时代,我和弟弟便有机会周游全国。我们随着父母辗转各个工地,一列列火车载着小小的我们和稚嫩的梦想奔向北京、上海、广州,走向四面八方。当时还并没有游学这个概念,然而,这种游历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我看到了山外之山,天外之天,视野得以扩展,心胸得以开阔。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像今天的“背包族”一样一个人去北京、杭州、武汉……等很多地方“自助游”。有一次在火车上,我邂逅了一位先生,我们聊了很多天南海北的话题。当他知道我从小就去过很多地方,曾感慨道,你父母让你们四处游历的前瞻性,会造就你们的一生。 我当时对他这句话体会并不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外地念书,后来又到国外求学,才越来越感激父母带我们游历的经历,这是人生中一笔使我终生受益的巨大财富! 文摘第1章在游学中体验多种校园文化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分区划片、户籍制等原因,国内教育存在着“一校终身制”的现象。学生上了一个学校,被分配到某个班级后,基本上就会在这个班一直上到毕业。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转班、转校。而且国内.的中小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实行大循环,即:一个班主任配几个主科教师,把一班学生从一年级一直送到毕业,然后回头再带一年级,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从一而终的做法,固然有保持教育连续性的好处,但数年如一,天天老面孔.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际能力,也使学生正在逐渐成形的思维、个性、知识、视野受到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遇到一个好老师则好,遇到不合适的老师就会被耽误,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会根据考试成绩划分重点班与普通班,把最好的师资力量集中在重点班,学生往往可能因为过去成绩不好或者一次考试发挥不好就被分配到普通班,被学校“歧视”性地忽略,从而造成“差生更差”。 而国外现在的许多学校并不是这样。很多学校每年都会对各班学生和老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使得班上年年都有新面孔;有的学校甚至还与其他国家的学校结成教育联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以丰富教学内容。“人挪活,树挪死”这个道理其实有时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经因为转学从而获得了一生中最大的转机。 韩国著名三星财团的创立者李秉哲,这个经济界奇才少年时代曾因为拿不到任何毕业证而闻名一方。李秉哲出生在一个交通不便、贫瘠落后而且几乎与世隔绝的地区,那里没有正规的学校,村里的孩子都在他祖父办的“文山书亭”读书。由于李秉哲的祖父教的都是传统封建道德伦理和古典入文知识,加上教学方法陈旧,丝毫不能激起李秉哲的兴趣,他经常逃课,成绩很不好。 小学快毕业时,李秉哲听说城里的新式学校很好玩,不仅教读书、识字,还讲故事、讲历史,还有许多课外活动。于是他请求父亲把他送进了晋州智水学校。新式学校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讲课方式,学习过程讲究循序渐进,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乡村学校没有的。在全新的环境中,李秉哲很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一个顽童变成了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 后来,李秉哲又转到汉城去读书。当时汉城已经被日本占领,成了殖民地,残酷的社会现实,再加之老师的影响,李秉哲开始不满足于只了解本国的情况,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