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祖镇 |
释义 | 文祖镇位于章丘市南部山区,北距市区明水8公里,南与莱芜市接壤,有章丘南大门之称,距济南、莱芜、淄博三市市区均不足50公里,距胶济铁路、济青、济王公路均不足10公里,省道242线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4.5万人,耕地3.5万亩。 自然资源文祖镇交通便利。镇驻地距济南、莱芜、淄博三市市区均不足50公里,距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济王公路均不足10公里,省道242线纵贯南北,境内全长15公里,境内水资源匮乏,没有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源,地下水平均深度在200米。境内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从镇南穿过,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 文祖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锦屏山旅游风景区引资1亿元,正在开发建设之中。黑龙洞、白云洞等特色景点也正在对外招商,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矿产资源较丰富,除煤炭外,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等储量较大,储量均在1亿吨以上。 经济状况2004年,引进项目15个,合同利用资金6.9亿元,投资5亿元的丰汇工业园和投资1亿元的淄矿集团水泥粉末站两个大项目,实现了引办规模的新突破。在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增长22%,税收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207万元,增长4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41万元,增长41%,农民人均收入4532万元,增长11.3%。被济南市授予文明乡镇称号。2005年,为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文祖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一一三五五的工作思路,即抢抓一个机遇(抓住市委市政府突破山区的政策机遇),坚持一个不变(坚持历届党委提出的建设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的新文祖总目标不变),加快三个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由地下向地上转变,加快城镇建设由政府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加快镇村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突出五项重点(引进引办、城镇建设、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社会稳定),抓好五大工程(学校建设、荒山绿化、山区吃水、道路建设、敬老院)。按照这一思路,文祖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全镇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激情创新,再创辉煌。 工业发展该公司是明水经济开发区和文祖镇人民政府共同引进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公司落户于明水经济开发区,位于唐王山路和轻骑路交界处,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257亩,整个项目分四期建设,建设周期18个月,其中厂房及生产线设备建设周期10个月。公司拥有电力系统起重机械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四项资质,是国内首家持有特种设备制造国家A级资质的企业,已成功研发和制造了大型塔式起重机、码头专用大型人字起重机大型桥式起重机等十几个系列产品,生产的FZQ1380系列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英国UKAS机构颁发的国际互认证书。 公司以“培育人才、创造价值、服务社会”为根本理念,发展目标是“创建百年丰汇”。公司正全力打造章丘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将极大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该项目是依托原淄博矿物局埠村煤矿一号井闲置资产引进的一家水泥加工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可加工水泥100多万吨,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经过紧张建设,已于2005年8月竣工投产,可完成20万吨水泥生产任务,实现税收100多万元。 章丘市锦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5日,注册资金50万元。公司致力于生态开发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观光农业,结合旅游优势打造名优品牌。公司现有职工80人,技术人员18人,固定资产10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主要以农产品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现生产的“锦屏山”牌小杂粮(小米、绿豆、红小豆)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2004年被济南市列为重点农业扶持项目,本公司已与农户签定种植协议面积4000亩,年生产能力达到500吨,可实现年增收60万元。 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村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为突破农村文明创建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文祖镇以“三在农家”为主题,强力推进山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以“美在农家”为主题,全力创建优美环境,为农村文明奠定基础。在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解决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功能提升。在村村通的基础上,有60%以上的村硬化了村内道路,实现了户户通,一半以上的村实施了自来水改造。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实施了沼气池建设工程,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投资过亿元实施城镇规划建设,拆迁改造了三条街,新建商住楼房近10万平方米,以新中学、敬老院建设为依托,启动了以南山华庭花园为核心的东部城区开发,加快了对接章丘城区步伐。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了镇容村容管理,改变了脏乱差的状况,为山区群众营造了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交通环境、人居环境,在使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二是以“乐在农家”为主题,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农村文明增添活力。先后投资280万元,在15个村建设了文体广场、街头公园、文化大院、小康书屋等文化设施,出版了章丘第二部庄志??《三德范庄志》。为群众文化搭建了良好载体和平台。扶持发展了青野五音戏、三德范吕剧、老年文艺队等10多个“庄户剧团”,这些庄户剧团结合政策,以农民自娱自乐、自编自演为主要形式,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山区人民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山区发展的主力军。去年,青野五音戏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德范芯子代表山东赴广东参赛获得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三是以“爱在农家”为主题,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为农村文明创造动力。以“知荣辱、树新风”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创建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敲锣打鼓进行表彰,促进了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的形成和传播。 城镇建设文祖镇在市建管局和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总体规划,把章莱路、中心大街、文王路、文青路、锦屏山路作为城镇框架路,着力构建章莱路黄金经济带,完善镇驻地商住、政务、休闲等功能,全面完成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环境美化任务,实现城镇发展西扩北进东移,构建和谐城镇。在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华盛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编制了《文祖镇总体规划》,对南山华庭花园小区作了详细规划设计,规划了文祖东山小区,经过科学的规划,镇驻地总体布局呈现出“一带、二园、三组团”结构。以章莱路为经济发展轴心,发展北外环西外环南外环的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四纵三横一环”的文祖城区新框架。 建设新城镇,描绘新画卷。按照规划,该镇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指导城镇建设,用多元化投入加快城镇建设。在东山建设了文祖新中学和敬老院工程,拉开了新城开发的序幕。同时,建设了一条长500多米的东山大道;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开发商投资搞建设,实施了文宏商贸街二期、中心大街拆迁改造、干部教师公寓楼等旧城改造工程,实现了旧城框架路的全面贯通;对章莱路、景观大街、文宏商贸街等街道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在完成上述工程的同时,按照《文祖镇总体规划》,该镇围绕城镇发展目标,加大投入,完善管理,优化布局,加快实现与章丘新城区的对接融合。积极推进了南山华庭花园小区开发建设,实施北扩东移,加快新城建设步伐,推进与章丘新城区的对接融合;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区水、电等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实施中心大街西侧北段拆迁改造及景观大街西延工程,加快实施镇驻地主要路段的改造,优化城镇人居环境,实现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名优特产红小豆富含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食之能调节人体组织生理平衡,锦屏山红小豆更以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味甘浓郁而著称。绿豆 绿豆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滋气益肾之功效。锦屏山绿豆色泽鲜亮透灵,甘郁青香,实为“绿宝”之佳品。 龙山小米,历为进贡之佳品,聚全国四大名米之首,而锦屏山确是龙山小米的盛产地之一,其地势土壤之优越,所产小米,油中透黄,籽粒圆滑,性粘味香,营养丰富,回味悠长,是“龙山小米”之上品。 特色村屯长水村 文祖镇长水村460户,1500口人。耕地面积1350亩。该村人多地少,荒山面积大。村支部书记刘克敬,带领村两委班子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发展特色种养业上来。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在荒山上规划养殖区面积100亩,带动了50余户养殖户入住养殖小区,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著名的养鸡专业户于云江,利用土山挖洞养鸡,减少了盖鸡舍的成本。土洞内冬暖夏凉,雏鸡成活率高,有利于鸡疾病的防疫,产蛋量大,效益年年增长,带动了一批养鸡专业户的发展。花卉养殖户苏立元,承包了村里的2亩土地,建起了2个钢架花卉养育大棚,购买了农用汽车,按照市场的需求和季节的变化,调整了花卉养育的品种,集引进养育管理销售于一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花专业户。 青野村 该村位于文祖南部4公里、南大寨村以北、章莱路西侧,该村2580口人,人均耕地仅有0.27亩,人多地少。全村70%以上的男壮劳力从事建筑业,与该镇的黑峪村都是章丘有名的建筑之乡。村两委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了建筑企业不断达标升级,做大做强了这一主导产业。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因势利导,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养殖、加工、运输等行业逐渐兴起,村里养殖户已发展到十几家,其中张兆生年纯收入已逾10万元。大型面粉厂有三家,于光中的田园面粉厂年收入超过50万元。在大户的带动下,以主导产业为基础,村民积极发展多种经济,该村成了远近文明的富裕村。 大寨村 该村位于文祖镇南部,章莱路西侧,交通便利,位置优越,816户,2820口人,粮食批发、加工、运输等行业是该村农民的主导产业,全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该项产业。建有章丘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南大寨粮食批发市场。60间高标准的营业楼房、4000米的硬化街面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在该村的带动下,周围各村的粮食批发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货运流量已达每日1000辆,年交易量6.5亿斤,交易额3.2亿元,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 文祖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5103 男 22435 女 22668 家庭户户数 13876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589 家庭户男 21931 家庭户女 22658 0-14岁(总) 9410 0-14岁男 4845 0-14岁女 4565 15-64岁(总) 31644 15-64岁男 15862 15-64岁女 15782 65岁及以上(总) 4049 65岁及以上男 1728 65岁及以上女 23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2178 下辖村: 文祖东村 文祖南村 文祖北村 甘泉村 马家峪村 分水岭村 三德范东村 三德范西村 三德范南村 三德范北村 三元村 长水村 东窑头村 西窑头村 东王黑村 西王黑村 水河村 大寨村 青野村 黑峪村 东田广村 西田广村 三槐村 石子口村 东张村 郭家庄村 朱公泉村 石班鸠村 双龙村 黄露泉村 鹁鸽崖村 水龙洞村 文祖镇下辖村:文祖东村 文祖南村 文祖北村 甘泉村 马家峪村 分水岭村 三德范东村 三德范西村 三德范南村 三德范北村 三元村 长水村 东窑头村 西窑头村 东王黑村 西王黑村 水河村 大寨村 青野村 黑峪村 东田广村 西田广村 三槐村 石子口村 东张村 郭家庄村 朱公泉村 石班鸠村 双龙村 黄露泉村 鹁鸽崖村 水龙洞村 所属各学校章丘市文祖镇三元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三槐树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东张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东王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东田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东窑头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中心中学 章丘市文祖镇中心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分水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大寨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石子口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西王黑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西田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西窑头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长水村小学 章丘市文祖镇黑峪村小学 旅游资源锦屏山,在章丘市区南18公里处,属泰沂山脉北麓。该山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海拔563.5米,横亘于文祖镇西南8公里与垛庄镇交界的地方。其主峰在三德范村西南方,由此再往西南50公里就是东岳泰山。锦屏山,因山林蓊翠,古木苍郁,远观宛然横铺“一”字,似屏风,而得雅号锦屏。又因山头平而方,俗名平顶山。山虽小,可树、洞、泉、石、古迹齐全,不失为游客休闲远足的好去处。经明水南下,顺章莱公路即可直达。 锦屏山遍山翠柏,植被繁茂,风景奇秀,有柏林3000多亩,柏树100万余株。山前是大片原始森林区,山背是广阔的50年成年林,山中有名贵中草药100余种。远看重峦吐绿,叠嶂滴翠,山林幽邃;近看柏涛起伏,树冠相连,蔽日遮天。山风吹来,沙沙作响,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在锦屏山“一”字形山脊上,现存古柏43株,盘根错节,造型各异,株距整齐划一,颇为壮观。 锦屏山的传说传说,泰山神碧霞元君云游四方,来到锦屏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脱下一只绣鞋埋在山顶作为标记。恰巧太上老君也看中了此处,将一支拂尘埋在了绣鞋下面。结果,二仙争得不可开交,最后老君心生一计,在二人面前各放铁树一盆,谁面前的铁树先开花,谁就赢得此山。二仙相对盘坐闭目等待,一等就是三百年。老君忽然偷眼观瞧,碧霞元君面前的铁树已开了花,而自己那盆还是无动于衷。于是,老君偷偷地将两盆铁树对换了一下。时辰已到,二仙同时睁眼,有言在先,自然是老君赢了。碧霞元君情知中计,一气之下,一屁股坐平了山顶,一甩袖子飘然离去。此后,锦屏山又有了另一个名字“平顶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清雍正年间,山头店村秀才韩阳成,20岁出家,来锦屏山修行,修建碧霞祠、老君堂。从此,锦屏山香火渐旺,声名远播。有朝阳洞、莲花洞、龙女泉、朝阳洞泉、三蹬崖、鸡冠峰、马脖岭、迎仙巨石等自然景观。锦屏翠柏为锦屏山又一奇景。在泰山行宫往东“一”字形的山顶,每隔15米即有一巨柏,共存43株。巨柏龙干虬枝,高大挺拔,蔚为壮观。山四周的村民历来就有保山护林的优良传统。据传,自修建泰山行宫始,沿山村民即报请章丘县衙卫护山林。乾隆五年、八年,两任章丘知县均发布保护山林告示,现两块护林碑刻仍保存完好。正因如此,锦屏山成为章丘境内绿化最好的山。现有柏林三千多亩,柏树百余万株,树冠相连,蔽日遮天。 锦阳关齐长城坐落于与莱芜市交界处的山岭间,是一处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筑,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三槐树村南1公里处,为齐长城锦阳关旧址,现为章莱公路通道。关隘西侧一段长城,因清同治年间重修,现保存尚完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